APP下载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7-03-10杜佳欣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农业

杜佳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前言:

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观察我国实施涉农贷款的成果发现,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就实际的农业发展状况而言,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业务不能够满足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因此,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找到农村金融体系优化的途径,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概述

农村金融主要是指将银行作为代表的银行类金融业以及将融资租赁与担保作为主体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就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状况而言,不仅包括将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代表的银行类金融业,还包括将农业小额贷款、担保以及保险作为主体的非银行类金融业,非银行类金融业主要用于补充银行类金融业,为不同信用结构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发展服务。在农村金融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小额贷款、担保金额、存款以及贷款总额都会体现出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

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增长是十分重要的概念,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均产出水平的增长。从狭义角度看来,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来体现;从广义角度看来,经济增长既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对农村经济增长进行了定义,农村经济增长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农业GDP的增长以及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增加[1]。

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系越来越完善。观察农村金融现状可以发现,农村金融已经从传统的银行金融业,转变为多种非银行金融业共同发展,实现了覆盖广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关数据显示,自从2007年创建涉农贷款,到2016年底,农村地区的贷款余额增长了3.7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8%;农户贷款余额增长了3.4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5%;涉农贷款增长了3.7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6.8%。农村、农户以及涉农等贷款的增长速度要超过GDP增速,金融扶持“三农”呈现出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提供资金支持

我国农业投资能力比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资金的筹集。农业投资能力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农村的交通设施较差,很多优质农产品都不能高效地从田间运输到餐桌;其二,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较差,与之对应的现代农业发展人才也非常缺乏,使得农业营销模式落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增长需要较多的资金予以支持,这就需要农村政府从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就目前的农村发展状况而言,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就是储蓄。但是从新农村建设角度出发,储蓄筹集的资金很难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的储蓄率也随之增加。农村金融发展可以将农村闲散资金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也就是说,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就是金融。

(二)提高农户收入

农村金融发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提高农户收入:首先,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农业保险,对大灾风险分散制度的构建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该制度能够提升农产品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民收入提供保障;然后,农业服务金融体系的完善,能够将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或者抵押,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设备的现代化,以此提高农户收入。

除此之外,农村金融发展也可以提升农村资金利用率。就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而言,金融体系主要服务于当地的农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农村各项资源配置能够达到最优化,交易成本有了显著地降低。农村金融服务能够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资金利用状况的监督,将资金利用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三)促进农业创新

首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农业龙头企业,比如,中粮集团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就将其产业和金融进行有机结合,将期货、银行、保险和信托等业务集于资本运作平台,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推广,将集团内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

然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状况。根据我国科技部提供的相关数据可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为56%左右,农业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要远高于我国,如以色列的贡献率为96%,日本的贡献率为80%。通过农村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2]。

三、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一)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重点发展创业板市场以及主板市场,构建基金退出平台以及上市平台;然后,建设区域性农业产权交易机构,从而扩大农村金融服务企业的服务范围,将投资基金进行合理配置,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优化金融机构,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风险,真正实现产业整合,提升农村金融结构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聘用农业与金融业知识兼并的人才,定期进行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将其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从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农业金融人才,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

(二)农村金融的多样化发展

首先,促进农村金融的混合制发展,农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国资监管部门对银行类金融公司与非银行类金融公司在经营业绩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国有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够为农业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我国政府部门需要改善国资监管模式,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混合所有制发展,从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然后,促进农村资金的多样化发展,投资基金选择高成长性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采用股权投资方式获取资金,并在获取资金的同时,为企业提供资本运作和管理等增值服务,从而实现投资企业上市的投资方式。对于农业投资基金而言,包括农业产业、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私募股权这三种基金形式,能够为不同农户以及涉农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三)构建农村金融保险体系

大量农业发展成果表明,农业保险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分散风险、保障农产品市场稳定性以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得以体现。因此,我国政府需要按照政府引导、协同发展以及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农村金融保险体系,该保险体系将生产经营作为主体,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品种。尤其要鼓励农业保险公司的建设,应用农业再保险的模式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与融资能力。

(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呈现出个性化趋势,在农业行业也是如此,不同主体在农业金融服务的需求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互联网金融形态能够充分满足农民较为短小的金融需求。所以,有关部门需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如农业众筹和农业互联网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务,还需要开展住房财产权以及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除此之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业务也需要与大数据相结合,明确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降低农户或者涉农企业贷款的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增长[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分析可得,通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可知,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与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促进农村金融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探究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1]黄英君.金融深化、扶贫效应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16(06):32-41.

[2]吴华增,兰庆高.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财政金融关系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0):168-171.

[3]宋翔云.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探究——基于1989—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莆田学院学报,2017,24(04):56-61.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