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儿童活动区设计探讨

2017-03-10王乃霞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9期
关键词:活动区年龄段场所

王乃霞

华东师范大学

户外儿童活动区设计探讨

王乃霞

华东师范大学

户外儿童活动区的设置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活动区的设计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提出了现阶段的儿童活动区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亲自参与设计的儿童活动区项目,总结出优质的户外儿童活动场所具备的特性,为以后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提供参考。

户外空间;儿童活动场地;场所特性

1 引言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户外活动时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户外活动场所中儿童活动区又是孩子们的首要选择。近年来,针对住宅区、公园等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就现存的儿童活动场地而言,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施设备单一、活动场地狭小,对于活动区的设计没有根据不同年龄段做针对性的设计。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0-2岁,他们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活动,感知力强;3-5岁,在父母的看护下能进行简单的活动,喜欢探索新事物;6-7岁,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活动,能主观表达出自己的意愿;8-12岁,可独立活动,接收信息能力快。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特点,在做户外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时,结合周边环境环境,设计多样且友善的儿童活动空间。

2 户外儿童活动区现状

2.1 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很多城市的户外儿童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很少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专业活动区,多数儿童活动场地多依附于其他场地中,尺度多不符合儿童的使用,有些器械棱角多,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其次场地内设施得不到定期的维护,老旧化严重,且场地地面多为硬质材料,存在摔倒等不安全因素。场地中的植物设计也未对儿童安全因素考虑在内,有些植物配置存在视觉死角,还会出现一些硬质带尖角的植物。

2.2 形式单一,同质化严重

很多户外的儿童活动区设备过于雷同,如滑梯、沙坑、秋千等,活动内容单调乏味,忽略了儿童心理与行为的需求,以至于儿童在户外的活动时间减少,大部分都是以伙伴之间的打闹为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对缺乏新意的活动场地失去兴趣,很多活动场地也就成了摆设甚至被废弃。而儿童缺乏有效的户外运动,对儿童的身心成长都会产生影响。

2.3 面积小、数量少

有些户外儿童活动场地面积严重不足,且数量较少。很少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户外活动场所,多数设置在居住小区内的活动空间中,而小区本身的人口密度较高,公共户外空间本身面积不充足,所以一般的儿童活动场地都会设置在边角料的地块中,面积狭小、偏僻且设施极为简单。一些公园内也会设置儿童活动场地,但由于公园本身数量有限,且开放度参差不齐,使用率并不高。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户外儿童活动场地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儿童的需求。

2.4 忽视儿童切实需求

在儿童活动场地设计之初,缺乏对儿童身心成长的深入思考,体现为设施布置简单、儿童空间缺乏条理、植物种植存在安全问题、水景设计不足、材料选择单一等问题。在今后的设计中,需根据不同年龄层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使场地能满足大多数儿童的需要。

3 优质儿童活动场地具备的特性

3.1 细节的关怀性

儿童活动场地中,对于细节的注重和把握不仅关系着整个场地的品质,更多的是对儿童成长环境及活动环境的关怀。不同年龄段所需的关怀不同,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体会使用者的需求,将这些需求以细节的设计反馈给儿童。如在活动场地的铺装设计上,场地内的道路及通往场地的路面要有防滑设计且表面平整,对于婴儿活动区要设置婴儿车同行道路,多采用安全保护性材质,以减轻儿童受伤的可能性。

3.2 景观的生态性

植物是景观设计的首要因素,也是分割空间的有效手段,同时应考虑到植物对于儿童也有一定的互动价值,相比较成人,儿童更容易与植物产生互动关系,而不仅仅是欣赏。正是因为儿童好奇多动的特征,所以儿童活动场地的植物设计更应该注重其生态性和安全性,在做到安全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场地特色,保留原有自然环境的生态性。

3.3 场所的文化性

儿童活动场地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场所,它不仅仅是提供一块户外玩耍的空间,在空间当中也可以注入一些文化性的娱乐设施。不同地区的场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不同地区的所属文化特色,在设计过程中,将文化要素考虑进去,既可以做到提供一块合适的活动场地,也可以营造场地文化特性的双赢局面,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更多知识。

3.4 空间多样性

儿童活动场地的多样性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着重指的是设施设备及空间组织的多样性,可供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例如提供类型多样的活动器械让儿童们选择,因为从儿童的生理特征来看,他们很容易对单个运动器械产生厌倦,更喜欢在不同活动器械上来回切换玩耍,而将运动器械做有趣的布置,将增加儿童驻足活动的时间,空间的有趣组织也能令儿童乐在其中。

3.5 尺度的人文性

尽可能从儿童视角去营造活动空间的氛围,为儿童提供最为适宜的活动场地,包括对空间所容纳的活动人数及器材材料的选择上都要考虑进去。器械要符合儿童的使用需求,禁止出现尖角锐利面给儿童造成安全隐患,多考虑儿童的喜好程度和安全因素,塑造友善的儿童空间。

4 总结

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探索、活动,室外的空间是儿童向往自由的选择,他们通过户外儿童活动区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提供认知能力及增强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在设计户外儿童活动区的时,应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去考虑儿童的切实需求,努力营造孩子们喜欢活动场所。

[1]王威.儿童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6):49~50.

[2]毛华松,詹燕.关注城市公共场所中的儿童活动空间[J].中国园林,2005(9):14~17.

[3]林瑛.基于情节建构的儿童景观场所设计[J].中国园林,2013(8):49~53.

猜你喜欢

活动区年龄段场所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远离不良场所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