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大体系”建构
2017-03-10聂立清
孟 轲,聂立清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53007)
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大体系”建构
孟 轲,聂立清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5300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是一项庞大而又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探析如何建构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系。当前,迫切需要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动力体系、评价反馈体系,以利于科学明确其发展的基础要素、驱动力量和规范指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动力体系;评价反馈体系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科学命题以来,学者们从不同学科领域和层次展开了多视角研究探析,推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其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发展历程、历史经验、基本原则、实现路径和方法手段等问题,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从整体上来看,以系统论视角科学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系的相关论述却并不多见。
事实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是一项庞大而又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探析如何建构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系。按照体系建构的学理逻辑和一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系应当包括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动力体系、教育传播体系、宣传普及体系、制度约束体系、评价反馈体系等内容。在这些体系之中,当前最迫切需要建构的无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动力体系、评价反馈体系。本文试就这“三大体系”作一简要探析。
一、基础要素: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
话语是人类思维表达的基本工具,也是大众接受抽象理论的关键因素。话语能否被大众顺利接受,特别是其内涵能否被大众广泛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成效。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话语体系的大众化”[1],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创新的内在要求,又是当前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战略任务的基础要素。
虽然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党内外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广泛共识,并有部分学者为此作出了初步探索,但对于从哪些方面建构、如何建构,目前学者们尚未提出较为令人信服的观点。从内在本质来说,“话语体系是关于思想、理论、观念的表达系统,是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的话语”[2],因而其本身必然包含着内容、表达、传播、功能、场域、创新等多层次体系。一般来说,话语内容体现着主旨和动向,话语表达则决定着人们接受和认同的可能与程度。因此,当前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话语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体系无疑是其中最为紧迫、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其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内容体系。任何话语都是特定思想观念的外在表达形式,只有“言之有物,言之有道,言之有理”,包含丰富而又具体的内容,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促使其深入了解和接受。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首先就必须建构其相应的话语内容体系。从内在逻辑上讲,这一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体系。作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内容体系的理论源泉和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有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其理论的抽象性和深奥性,很难使大众较为全面科学地把握其精神实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大众生活实际,研究、提炼和生成以大众化话语形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体系,使之能够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话语中掌握精髓,服务现实。二是以大众化语言呈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无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经过党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凝练生成了一些以大众化语言呈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且其中的一些内容,诸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等,已经被大众充分接受和认同,但毋庸讳言,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提炼升华,便于大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三是以大众化语言呈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时期的成就和挑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意志、主张在治党治国、执政理政上的具体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直接体现和现实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而且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现实化,即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直接的内容是引导大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辩证地认识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所取得成就,所面临的挑战”[4]。
其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表达体系。任何话语的表达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更要“言之有效”,具有易于接受、便于学习、用之有效的表达方式。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同样需要建构其相应的话语表达体系。从实践来看,这一体系至少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转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5]从实践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是,以文件语言、会议语言等为代表的“政治语言”,以教材语言、课堂语言、讲座语言等为代表的“学术语言”颇为盛行,而以群众语言、生活语言为代表的“大众语言”却严重短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建构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转化体系,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集中攻关,编写一系列有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简明教材等形式,“用概念、术语、判断、规律、范畴等在话语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新经典作家的浩瀚论述进行归纳、提炼、改造”[1],在一定程度上将已有的“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大众语言”。二是“共同语言”体系。俗语云:话不投机半句多。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要使接受者发自内心真诚地接受,就必须努力寻找与之共同认可的话语,从而引起其情感共鸣,增加话语认同成效。实践表明,共同语言不仅源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方向甚至价值观,而且更源自实践中形成的共同利益。这就要求我们,推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接受他们的真情实感、现实需求和利益诉求,又要在实践中将理论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他们逐步接受和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又在同工农群众的接近中,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了解,那么,我们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而且还可以有共产主义世界观方面的共同语言”[6]。三是网络话语体系。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使网络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互动平台,“以虚拟性、拼贴性、戏仿性为特征的网络话语成为一股新兴的话语力量,逐渐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话语内涵拓展的重要资源”[7]。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必须与时俱进,逐步科学提炼和借鉴一些有益的网络话语,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上传播实践,从而形成其自身一道独特的网络话语体系,更好地促进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同。
二、驱动力量: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体系
任何理论要想获得大众的广泛接受和高度认同,都必须有一定的动力支撑,否则其大众化的生成和发展不可能长久持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需要有一系列强大的动力支撑。这一支撑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飞跃程度。建构科学系统而又持续的动力体系,不仅是当前或者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在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其理论接受和认同的必然选择。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体系固然重要,但究竟如何建构这一体系,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大多都集中在其动力内涵和必要性等方面。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属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因而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般存在着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四个要素的基本原理,其实现过程必然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多种力量内外结合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这一思路出发,不难看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体系的建构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构基于主体要素的内动力和外推力体系,二是建构基于客体要素的源动力体系,三是建构基于介体和环体要素的传递力与支持力体系。
第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动力和外推力体系。所谓内动力和外推力体系,主要是从主体的角度提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满足人民大众需要和利益诉求的内在动力体系。实践表明,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满足是理论走向大众的内在动力。在当代中国,人民大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主体,不仅渴求先进理论的指导,而且更期望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自身的利益诉求能够得以有效满足,思想困惑得以顺利化解。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动力体系,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为导向,建立一整套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和保障机制,诸如物质需要保障机制、文化生活保障机制、政治参与和权利保障机制、教育就业保障机制等,积极引导其从利益认同走向理论认同,使之真正成为先进理论的接受者和践行者。二是以党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主的外在推动体系。党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肩负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的领导、组织和实施重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责任主体和推动力量,尤其是其中的党员干部和执政人员,更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榜样力量。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推力体系,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充分依靠和正确利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主体和责任分工,层层落实,责权一致,通过积极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理论灌输、教育宣传,有效组织人民大众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又要以制度化和公共政策化的适当形式,通过制定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公共政策,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有效融入人民大众生活,不断推动其主动接受和积极遵循。
第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动力体系。所谓源动力体系,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体的角度提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表达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前所未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因而其对人民大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由此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动力体系,首先就要进一步运用现代化的理论表达和展示方式,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指导性,特别是其在当今时代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性和客观实在性,推动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一先进理论,真正实现所谓的“大众化”。其次,还要科学引导人民大众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提升整体素质,将个人成长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有机统一,真正实现所谓的“化大众”。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创新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可宝贵的理论品质,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动力体系,必须进一步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持续打造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同时,以更加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姿态走向人民大众,以更加开放包容、引领潮流的胸怀“掌握”人民大众。
第三,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递力和支持力体系。所谓传递力体系,主要是从介体的角度提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二是以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主体相互转化的客体中介”[8],能够承载和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信息,并将其有效传输至人民大众,实现理论到实践的互动转化。当前,在宣传普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尤其需要建立科学的分众传播体系,根据不同年龄、职业、行业、层次等方面的大众需求,充分借鉴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理论,结合不同介体的自身功能和特色,及时调整和完善传播内容,科学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以多样化、高效率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所谓支持力体系,主要是从环体的角度提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积极开展和谐家庭、书香家庭等创建活动,学习身边先进模范、典型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努力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微观环境支持体系;二是以广泛实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百姓讲坛、基层党课、大众宣讲、主题活动、传统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努力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观环境支持体系;三是以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切入点,努力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宏观环境支持体系。
三、规范指向: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反馈体系
系统控制论的研究表明,完善的系统控制不仅需要注重“信息的输出”,而且也需要重视“信息的反馈”,否则难以持续推进系统的有效运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双向互动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离不开必要的评价反馈。也只有探索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才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未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规范指向,使这一“高大上”的“硬任务”变成具体细致的“硬指标”。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计划经济时期以报纸为主要宣传工具以及当时的生存模式”[10],决定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单向度理论灌输和宣传,而其相应的评价反馈体系则相对较为薄弱,甚至在很多地方只有灌输,没有评价和反馈。尽管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界诸多人士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但时至今日,仍然处于基层的逐步探索之中。笔者认为,遵照一般评价反馈体系的建构原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反馈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主体体系。任何评价实质上都是以人作为主体的角度进行的度量和反馈活动,因而必须将评价主体体系的建构作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评价反馈体系的首要问题。科学地选择和确定评价主体,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从主体方面理解世界”[9]的价值评价理念,而且更能够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果从完整系统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来说,其评价主体的组成必须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结构组成一个相对科学的主体评价体系。其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同受众代表。他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接受者和受益者,对其发展程度、实施效果具有最直接的发言权。适当地选择不同区域、部门、行业的受众代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必将能够听到来自基层一线最真实的声音,以利于其后续工作的持续完善和有效改进。其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组织代表。他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任务承担者,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其进展程度和社会效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选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组织代表作为评价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给人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直观判断,但其目的在于了解工作进展,推动实践持续进行,因而其数量和角色都应当尽可能妥善安排。其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宣传与普及工作者代表。他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和一线实施人,对其发展情况最为熟悉和了解。只有将一线的理论宣传与普及工作者代表吸收为评价主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技术要领和有效途径。其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代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无论是报刊记者、广电编辑,还是网络精英、网站编辑,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受众信息反馈渠道,弥补受众来信、来电、来访、座谈、调查等传统反馈渠道的不足,从而顺应时代潮流,更加客观地评价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活动。
第二,评价内容体系。虽然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单位对于推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举措,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对其相应的评价反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保障体系,即确保推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就其重点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该区域、单位、部门领导对推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视程度;其二,该区域、单位、部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情况;其三,该区域、单位、部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实施情况等。二是工作推进体系,即推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载体。就其重点而言,主要体现为该区域、单位、部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建设情况、团队建设情况、氛围营造情况,等。三是成效显示体系,即推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展示与奖惩机制。就其重点而言,主要体现为该区域、单位、部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工作成果、活动开展情况、受众内化践行情况、奖惩机制情况,等。
第三,评价考核体系。同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一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评价反馈体系不仅仅体现为评价、反馈,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反馈实现对相关单位的考核验收,促进其更好更快富有成效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反馈时尽可能采取同类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静态效益与动态效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通过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综合运用,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各类型的综合性评价,正确评价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成效,逐步改变实际工作中尽管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着力推进,但却“雷声大雨点小”、难以检测其成效大小的现实困境,杜绝现有评价反馈中可能存在的随意性、片面性和模糊性。
[1]廖凯锋.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体系[N].重庆日报,2015-11-26(15).
[2]陈东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1).
[4]商志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260.
[5]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09-11-16(1).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3.
[7]吴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建构[J].理论视野,2010,(6).
[8]万生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指标体系研究[J].求实,2009(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10]唐碧君.简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反馈机制的构建[J].前沿,2012(7).
[责任编辑 张家鹿]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3.002
孟轲(1972-),男,河南邓州人,法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聂立清(1964-),男,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JD710038);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7-CXTD-05);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7-YXXZ-11)
B27
A
1000-2359(2017)03-0008-05
201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