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世界进步,推进学科发展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学术讨论综述

2017-03-10

关键词:世界史和平研究

胡 玲

(淮阴师范学院 欧美国家边界争端与化解研究中心, 江苏 淮安 223300)

聚焦世界进步,推进学科发展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学术讨论综述

胡 玲

(淮阴师范学院 欧美国家边界争端与化解研究中心, 江苏 淮安 223300)

2017年9月22日至24日,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在淮安市召开第20届学术年会。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变化最新趋势,成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通过选择新的研究视角,使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新的历史资料,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学者们在一些传统领域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从关注世界进步和现实需求的立场出发,与会代表还就高校世界史教学和世界史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交流。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讨论;世界进步;学科建设

2017年9月22日至24日,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在江苏省淮安市召开。会议由淮阴师范学院承办,来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德国费希塔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16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学者们就世界地区国别史、专门史、世界史教学和学科建设等问题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一、关注世界变化,回应现实需求

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发展变化最新趋势,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陈晓律教授密切关注世界格局的演变,探讨了当前的民主化问题,并提交了论文《第三波之后的民主“困惑”》。他在大会发言中,首先介绍了塞缪尔·亨廷顿的名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及其观点。亨廷顿认为民主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但世界局势的新发展并不符合这一预期。陈晓律教授认为:(1)世界经济的发展并未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在不利的国际分工体系中甚至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整合,再去搞民主化,必然带来混乱。因此,发展中国家靠经济发展“自然地”实现民主,几乎是不可能的。(2)很多推行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没有产生预期的成就,反而带来社会动乱。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创新性地使用“包养式民主”说明了这些变种民主带来的复杂结果。(3)政教分离、政治社会的世俗化是民主化的基础,这种基础在中东地区尤其薄弱,导致宗教极端主义的回归,如“伊斯兰国”的出现,它威胁着中东、北非乃至全球的安全与稳定。要在这些国家实现民主化,必须提供适宜的世俗化土壤,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多年来,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所长刘成教授一直致力于和平学研究。在日前南京成为中国首个“国际和平城市”之际,刘成教授作了“和平学视域下创建南京国际和平城市的思考”的大会发言。他从和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世界和平城市主要类别、国际和平城市组织概况、南京和平城市愿景目标四方面作了介绍,重点分析了南京成功申报国际和平城市的国内背景及学科基础、南京建设和平城市的目的。他认为,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之后,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地区和平教育与和平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和平活动,加强城市历史足迹的开发与利用,建设和平纪念场馆,建立健全和平城市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围绕和平学研究课题,来自德国费希塔大学的埃贡·斯皮格尔(Egon Spiegel)教授讲述了德国城市德累斯顿利用战争创伤创建和平城市问题。德累斯顿在二战时遭受轰炸,死亡人数一直存在被夸大的现象,曾被认为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近年来,德累斯顿市长组建了由历史学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调研结果显示死亡人数是2.5万人。这虽遭到少数左翼、右翼人士的反对,却为大多数德国人所认可。此外,德累斯顿在战后还开展了多种和平建设活动,不仅保留了遭受轰炸后的场景,而且展现了该城市繁荣的新风貌。

伊斯兰教与伊斯兰世界是影响当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苏州科技大学的祝曙光教授做了题为“日本外交战略中的伊斯兰世界”的研究报告,探讨了日本对伊斯兰世界的政策和策略。祝教授估计,日本的穆斯林人口约15万,绝大部分是滞留在日本的外国人,表面上看,他们对日本社会没有多大影响,但伊斯兰世界在日本外交战略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安倍多次出访中东、长期经营中东即为一例。日本政府在农业、防沙治沙、疾病预防、教育等领域与伊斯兰国家的交流合作,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好感。日本通过经济援助、文化输出,积极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在伊斯兰世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俄罗斯人多年来对这场革命不断进行反思,与会专家也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苏州大学金卫星教授的《世界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述论》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方面得益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战争,这使它们无暇顾及、难以干涉俄国;另一方面是列宁接受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抓住两个关键问题,即群众和土地问题,短时间内扭转了局势。列宁回国发动革命,其目的就是用行动证明马克思的世界革命理论是可以实现的。另外,南京大学吴贺副教授的《从发展的角度重评苏俄早期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从列宁的理论创新与革命实践、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斯大林模式三方面梳理了苏俄早期社会主义实践过程,认为苏联建成的只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对经济建设的特别重视以及政治建设的乏善可陈并不是斯大林独有的问题。从发展角度看,苏联的存在本身在现代化进程中就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深挖传统领域,推进学术创新

出于对现实的关怀,学者们就一些传统领域的研究课题,选择新的研究视角,使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新的历史资料,通过深化研究,获得了新的认知。

本次年会上与英国史研究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多。14世纪爆发的黑死病不仅使欧洲损失大量人口,也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扬州大学雍正江教授的《黑死病与英国农奴主体权利格局的嬗变》分析了黑死病对农奴主体权利的影响:提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享有程度,使其土地权利不断扩大,劳动权利得到改善;改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保障体制;提高了农奴的主体权利意识。作为偶然因素的黑死病,加速了农奴制度的灭亡和农奴主体权利的嬗变进程。

在17—19世纪的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历经重大变革,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投资市场新格局、社会治安等颇受重视。南京大学的施义慧副教授长期关注近代英国的儿童问题,本次年会上介绍了自己最新的研究动向——英国感化学校运动,并以玛丽·卡朋特及其雷德洛奇女子感化学校为个案进行了具体分析。卡朋特认为,监狱不是防止儿童犯罪的合适场所,并成功创办了雷德洛奇女子感化学校,推动了《1854年少年犯法案》的通过。该法案的通过使得感化学校运动在19世纪50年代蓬勃发展。尽管感化学校存在缺陷,但它在对待少年犯的问题上仍具有革命性作用,为后来保护儿童措施的出台奠定了基础。淮阴师范学院高麦爱副教授认为,17世纪煤炭在英国的逐渐普遍使用已经导致煤烟污染问题,当时约翰·伊夫林提出的治理措施深受英国国王的肯定,但现实中的各种障碍使之无法实施。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叶璐的《英国铁路证券市场的早期发展》一文指出,铁路建设资金投入大、周期长、收益慢、风险高等特点,决定了发行证券是其主要融资方式,证券市场除了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外,也为19世纪中后期英国对外投资的兴起、伦敦崛起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的英国逐渐从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的顶峰走向衰落,国内和帝国外部的发展都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于明波考察了《1965年种族关系法》,认为该法案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反对种族歧视的立法,在制订的过程中历经激烈争论,它的通过保障了有色移民的合法权益,奠定了英国20世纪60—70年代移民新政的基调,维护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并促进了英国多元文化、多种族社会的发展。有关医疗改革方面,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春梅提交了论文《制度、信仰与利益诉求:从护士角色变化看英国医院私有化改革》。她认为,撒切尔政府时期的医院私有化改革,使护士职业范围得以拓展,有利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院服务效益提高、护士薪酬制度完善及其社会地位的提升,但是,也使护士角色定位模糊、公共服务精神与护理质量下降。护士角色变化揭示了英国医院私有化改革注重市场效益的本质,如何进一步协调市场与公共服务事业的关系是医院改革未解决的难题。有关帝国发展问题,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孙朝靖提交了论文《“骑手与马”:中非联邦的建立与瓦解》,分析了“中非联邦”计划出炉的背景,即非洲中南部民族主义浪潮的高涨、南非联邦势力的兴起等,但认为中非联邦最终因殖民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土崩瓦解反映了二战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和自我调适。

在美国史研究方面,淮阴师范学院杨春龙教授从领土争端的视角研究了美国对欧洲事务的介入。他在论文《论美国威尔逊政府对欧洲领土争端的干预》中指出:对于欧洲国家的领土争端,一战前威尔逊政府的态度是“漠不关心”,参战前后转变为“适度干预”,巴黎和会上则是“全面参与”,主导欧洲和世界秩序重建始终是美国的主要目标;美国首次卷入欧洲领土争端,极大地提升了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有限地顺应了一些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同时也损害了一些民族的主权和利益,对战后欧洲和世界的稳定造成了消极影响。盐城师范学院郝宏桂教授研究了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区域城市思想,认为区域城市既是缓解现代大城市问题的重要方式,又是避免简单回归乡镇、导致城市功能丧失与过度郊区化的保障。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荣霞老师介绍了美国西部“边疆”的融合问题。她认为:随着19世纪末美国西部“边疆”意涵基本消失,美国成为事实上的大国;本土扩张的节制能力使之能够稳步消化内部发展差异,为美国的强大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在淮阴师范学院就读的硕士研究生樊世望在提交的论文中认为,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担心总统制建构不当有可能使美国走向君主制,这使君主制威胁问题成为会议辩论的重要议题,起到了一种有益的警示作用,有助于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合理建构、完善和巩固。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作为凝聚学术力量的重要平台,在澳大利亚、大洋洲及华人华侨问题等方面研究成绩斐然。中心主任张秋生教授在其论文《澳大利亚移民政策调整主要制约因素探析》一文中,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从“白澳政策”向多元主义转变的原因及其意义。颜廷副教授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香港对澳移民的历史顶峰,此后移民人口急速下滑,且由澳回流香港的华人稳步上升,其原因既有香港经济的发展、政府清廉度的提升、香港回归等,也有移民个人因素;这一变化扭转了香港对澳人才流失问题、提升了香港国际化水平,但也增加了香港民主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复杂性。鞠长猛副教授研究了大洋洲华侨华人问题,论证了大洋洲华侨华人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助作用。目前大洋洲约有华侨华人95万,大洋洲又处于海上丝绸之路南线方向的延长线上,因此他们成为促进中国与大洋洲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鞠长猛认为,大洋洲华侨华人在推动政策沟通、加快设施联通、实现贸易畅通、促进货币流通、带动民心相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挑战,应进一步加强法制意识,尊重大洋洲岛国对环境等问题的关切。

引入其他学科、开展交叉研究带来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有利于从多维度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本次年会上出现的“知识社会史”“医疗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备受关注。南京大学舒小昀教授的《评论与〈国富论〉的经典化研究》认为:《国富论》的经典化是合力作用的结果,除作品本身的价值外,还有读者的阅读、评论家的褒贬、出版商的推广等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知识社会史的视角下,经典化的研究必须将文本产生、传播的语境作为考察的内容,以实现文本与语境的双向理解。南京大学的闵凡祥副教授把感知史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引入医疗史的研究,提交了题为“感知史视野下的现代麻醉术:外科手术场景和病人与医生手术体验的变态及其影响”学术论文,通过对相关图像资料、病人手术体验陈述、手术施术者的报告、围观者的见闻记录等的研究,再现了现代麻醉术出现前后病人的体验与手术场景,证明麻醉术不仅消除了病人生理上的疼痛,更消除了病人精神和心理上的恐惧,从而更好地理解麻醉术对外科手术治疗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三、创新学科教学,强化学科建设

高校历史教学是世界史研究及学科发展的基础。南京大学陈仲丹教授多年来潜心收集、整理历史图片,认为“图片会说话”,强调图片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他把图片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更直观、感性,让学生更易于接受遥远异国的历史;同时,借助图片也可以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陈仲丹教授以新王国时期哈特舍普苏特女王及其大臣塞纳普特为例,通过展示图片说明了该女王统治的特点。同时,陈教授还倡导把彩色精美的图片引入中学历史教科书,让中学生最初接触历史的时候不再感到枯燥。图像对于历史教学与研究、普及历史知识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他致力于创建“图像史学”的重要动因。南京审计大学的叶俊峰老师主张把和平学教育引入高校,其论文《和平学视角下高校和平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探析》认为,在我国高校和平教育严重滞后的情况下,高校开展和平教育不仅契合当今时代主题,也是我国落实国家和平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南京大学开发、建设了一系列和平教育课程;自2008年起,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每年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举行“模拟东京审判”教学实践活动;南京理工大学把校内的水杉林命名为“和平园”,并每年举办“二月兰和平文化节”,建构校园和平文化,这三项案例都是高校开展和平教育的有益尝试。另外,江苏师范大学赵辉兵教授分析了当前高校世界现代史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重视全球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南京审计大学高志虎副教授论证了在财经类高校开设国际关系史课程的必要性。

本次年会上,多位专家就世界史学科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回顾2011年学科目录调整,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的这一变化时,陈晓律教授认为,这次学科目录调整与国家的战略调整有密切的关联。他强调,所有涉外专业,都必须具备世界史的知识和世界性眼光,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变化,这对每位从事世界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史研究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做出更有现实意义的成果。另外,他认为,世界史研究也要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注重引入最新的文献与研究成果,对外语要求也相对较高。张秋生教授以江苏师范大学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为例,强调世界史研究应在传统基础研究之外,不断调整、转向,以拓展研究领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张文德教授等以社科类项目评审、成果评奖等为案例分析了世界史学科建设现状,认为:世界史虽然已成为一级学科,但该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存在着其他学科领域对该学科不理解、不重视的现象,这需要世界史学科同人不断努力,加速提升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与会代表们就各自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既了解了同行的研究动向,又在讨论中有了新的收获,这使学会很好地发挥了思想汇集与碰撞的平台作用。再者,世界史研究不仅要注重传统的大国研究、基础研究,也要紧扣世界局势变化、密切关注现实发展需求,这是与会者们的共识。在此共识的指引下,大家相信江苏省的世界史学科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和跨越。

K1

A

1007-8444(2017)06-0636-04

2017-10-10

胡玲,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欧美国家边界争端与化解研究中心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英国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

杨春龙

猜你喜欢

世界史和平研究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家国情怀素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