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
2017-03-10李忠艳赵永峰
李忠艳 赵永峰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加强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
李忠艳 赵永峰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对党员的要求更加明确和严格。研究生党员是高层次的优秀人才,研究生党员的质量高低关系着研究生教育的成败,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力量薄弱等几个方面。为此,应当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更新观念,坚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健全教育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时刻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全面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1 研究生党员的特点
研究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对其教育管理方面和本科生党员群体有很大的区别。
1.1 研究生党员主观意识强,具有独立性
研究生党员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思想意识,专注于学术研究,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对他们的影响效果不大。
1.2 研究生党员认知多元化,具有复杂性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入学条件放宽,生源来源广泛,年龄跨度大,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千差万别,因而对于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更细致、更全面。同时,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就业压力,价值取向发生异化,入党动机的纯洁度下降,造成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易取得预期效果。
1.3 研究生党员集体意识弱,具有分散性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学习分散,除了基本的课程学习之外,大多跟着导师做学术研究,集中学习的时间、内容不统一,相互之间交叉范围小。同时,研究生生活也相对分散,住宿不统一,班级功能弱。党组织集体活动的开展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2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十分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生党员思想进步,先锋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思潮泛滥等新特点,不可否认,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2.1 对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新媒体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某些方面还没有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方式陈旧、路径卑一,缺乏新媒体时代的创新模式。[3]
2.1.1 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还延续几年前的知识体系,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同时,教育内容脱离研究生党员的生活实际,没有针对性,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加之研究生党员人数众多,动员难度较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停留在了“口头传达”式集中学习等形式上,在学习活动中依旧重复读材料、大讨论、大总结“三部曲”;研究生党员并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内容与自身生活之间的关系,只会觉得教育者坐而论道,内容空洞,缺少实际意义。
2.1.2 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管理”“轻教育”,“重发展”“轻培养”[4]
在研究生党员吸收入党之前党组织会认真地培训、考核、评议,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但是研究生一旦正式入党之后在教育管理方面就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对研究生党员的后续管理力度不够,这就容易导致研究生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不再干的消极现象,使得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连续性不够,从面导致后劲不足。
2.1.3 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缺乏实践性
开展研究生党员理论学习是党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的学习更多地局限在实验室、工作室,社会实践相对较少。由此导致研究生党员教育过多重视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2.2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
虽然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不断改进完善,但是教育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首先,在发展研究生党员上,过多地看重个人的专业学习成绩,忽视对研究生的工作水平、思想素质、群众基础、社会实践的评价与考察。研究生党员作为高学历的人才群体,在培养目标上过多关注其科研能力是否突出,降低了其他因素的考察比重。同时在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出于照顾研究生党员所谓的“前途”考虑,没有严格执行考察管理和培养制度。
其次,对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评价机制不科学导致无法全面地考察掌握研究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当前,对研究生党员的评价发挥了教育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忽视了研究生党员自身的主体地位。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变成了单向的说教和评价,容易导致评价结果不公平、不公正,进而造成研究生党员对教育管理的抵触情绪。
2.3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队伍的质量高低是做好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因素。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以及研究生党员发展数量的增加,更加突显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配备上的不合理。专职党务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这就导致很多党务工作落到了学生辅导员身上。而由于学生辅导员还承担着很多其他的日常工作,这就形成了基层党务工作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重叠的现象,出现权责不清的问题,使得教育管理效果欠佳。
再者,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大都是从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虽然他们与研究生党员年龄上相仿,经历上相似,在管理上有诸多优势,但是他们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社会阅历的弊病也显而易见。加之他们本身党龄短,对党的理论政策还没有吃透,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还不高,影响了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3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路径思考
3.1 更新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观念,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研究生党员自觉接受教育管理。为此,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应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高校发展的实际以及研究生党员的现实状况作及时调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5]首先,应该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充实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上要严把入口关,以质量为重点;在后期教育上要突出重点,分类教育,让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党员都能够得到提高。同时,积极鼓励研究生党员走出教室、走出实验室,走向社会、走向基层,把理论知识真正用于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中。
新媒体时代,教育管理者应该注重利用好网络平台,坚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吸引研究生党员的注意力,时刻关注研究生党员网络言论,引导舆论,切实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3.2 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管理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构建应该从制度入手,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
3.2.1 改进考核机制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是确保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效果的关键。[6]对研究生党员的考核必须细化、量化,客观公平地检验研究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保证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有效发挥。在考核制度中除了应考虑研究生党员的科研能力外,还应该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相关党内法规,制定具体细致的党员义务和责任规定,使研究生党员能定期参加党组织召开的会议,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积极参加民主评议、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通过全方位地考核研究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把研究生党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2.2 健全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研究生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应努力健全监督机制。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针对研究生党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督细则,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研究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出现问题的研究生党员要重点帮扶,对其加强教育,帮助他改进提高。同时,要不断完善党外群众监督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
3.2.3 构建继续教育机制
高校应针对研究生党员的实际问题,认真开展研究生党员继续教育工作,使研究生党员在入党后不断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不断与时俱进。通过不定期举办党课学习班、培训班,组织研究生党员学习党的最新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组织研究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3.3 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其业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6]加强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确保高校党务工作者在数量上配备齐全。高校应该不断吸收更多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参与到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整合各方面的优质教育力量,尤其是研究生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吸引着研究生,影响着研究生,他们平日里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与研究生接触时间最长,对研究生了解最深入。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让导师成为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兼职人员,形成研究生党员专职教育管理工作和兼职教育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局面,使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出合力效果。
党务工作队伍质量的高低是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求较高,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尤为重要。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应该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方面使教育管理更加坚定可靠。同时,高校也应该经常举办相应的培训活动或者经验交流会,教育管理工作者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分析当前研究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全面把握研究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总之,高校有必要针对研究生党员的实际需求及其特点,有区别、有针对地开展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依托寒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锻炼研究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使研究生党员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感悟自己的人生价值,保证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1).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N].人民日报,2013-01-29(01).
[3]陈娟.关于加强我国青年大学生党员队伍教育与管理质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39.
[4]吕宝川,郭慧梅.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1):46.
[5]刘云.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29.
[6]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组.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9):71.
责任编辑:卢宏业
AnalysisofthePathtoStrengthentheEducationandManagementofGraduateStudentPartyMembers
LI Zhong-yan, ZHAO Yong-fe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Maintains the party member’s advanced nature and purity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arxist party, the party’s eighteen more clear and strict to the requirement of party members, graduate student party members is the high-level talents,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party relations with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uccess or failure,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nation’s future. The current graduate student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still exist certain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mainly in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old content, the method, mechanism imperfect, the talented person troop strength is weak, which should be further build perfect graduate student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new the idea, adhere to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 perfect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mprove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team,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graduate student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management; Path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6.027
G641
A
1674-6341(2017)06-0078-03
2017-09-20
李忠艳(196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