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自信
2017-03-10张淑真
张淑真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需要通过对人思想观念的引导,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充分了解人的思想动机与特点,才能保证教育质量。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人员必须要展现出理论自信,这样才能通过持续的教育来进一步引导人的思想观念,这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逻辑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思想的伟大源自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改变世界”的哲学世界观,具有现实力量。在长期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不仅具有思想指导意义,同样具有实践探索意义。马克思主义本身对自己的理论现实力量保有自信,认为“理论一旦经过由群众掌握,那么将会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缺陷,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改变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让世界历史进入到了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执行者,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上逐渐发展、成型的。我国的实践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可行性,因此我国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鲜活的,具有理论实践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价值性,其价值体现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最终归宿。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理论作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展现这一思想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自信性。马克思主义强调“要让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在这个思想理论的引导下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管理、政权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到了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建设的指导地位更具有实际意义,并且有学者研究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政治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价值中,居于首要地位[1]。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为对社会、对人民的影响,有助于激发全体人民的干劲,能够在实现国家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突出体现在对人内在价值的影响下,能够满足人们对社会化需求、精神世界构建多方面的要求,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渗透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进一步加深全体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最终成为引导人们工作、学习的核心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自信的逻辑内容
马克思理论主义思想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我国共产党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完善与创新,最终转变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从人的本质、人的需求等多方面入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构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基本完整的结构。因此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知识理论渗透,并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完善,最终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另一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的发展”理论,希望通过教育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我国共产党则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发展”进行了完善,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共产党在经过长时间探索后所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的发展”是相契合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来更好的实现每个人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2]。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因此对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具有实际意义。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两极分化与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是资本不断增殖的必然结果。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全球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占有者的手中,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产方式,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底层社会群众相对贫困的现象。从这些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财富、社会现实矛盾的理解至今存在实践意义,并且这一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对现代社会依然有指导意义。因此开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自信”的基础。
结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理论自信,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内容与逻辑基础上都得到了体现。因此对相关人员而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能够以高昂的理论自信来面对任何挑战,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与传播者。
[1]应中正.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J].高校辅导员,2017(03):33-38.
[2]陈周.文化自信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7,36(13):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