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生物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17-03-10赵忠桂周业成刘艳华

环球市场 2017年35期
关键词:岗位生物内容

赵忠桂 周业成 刘 霜 刘艳华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过程与化学组成规律的科学,生物是高中护理专业的重点学科,这门学科内容深奥、枯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出现畏难心理,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将其与护理岗位结合,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1 高职生物教学课程的改革背景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和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高职教育面临着“求学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对接是每一个职教人都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职业要求不一致;实训、实验与实习上的衔接脱节;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学科过细,没有摆脱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基于此,我院在近年来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生物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的改革措施总结如下。

2 护理岗位需求下生物教学活动的改革

在护理岗位需求的导向下,生物教学活动需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为此,我们将原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成《正常人体结构》;将病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组成《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根据护理岗位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实验、实习、实训三个内容,对基础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实训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将生物与化学课程构建为护理生物化学,内容包括化学基础知识、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分解代谢与产能、物质合成代谢与能量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转化与排泄等。

3 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3.1 整合教学内容

对于高职生物教学内容与护理岗位需求之间的结合并不是对章节进行简单的分割,需要重点关注分割后各个章节内容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

以《物质的分别代谢与产能》教学为例。蛋白质、脂肪、糖类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三者在组成、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上,是不同的,但是在代谢规律上,是大体相同的,都需要经过消化和吸收的流程才能被人体所利用。在人体的代谢下,会转化为乙酰CoA、乙酰CoA能够参与有氧氧化,因此,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循环内容就是乙酰CoA的脱羧反应与脱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下排出体外,而脱氢产生的H,会与氧气生成水,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能量。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一般先为学生讲解糖的代谢,再讲到能量,在课程整合之后,直接从三大物质来进行讲解,强调其中的代谢产物,淡化反应过程,让学生知晓能量来源与能量去路,将物质的代谢明了化、系统化,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对知识产生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3.2 改革实践内容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育人要求,我们删除了与护理岗位任职要求相关度不高的实验项目,如肝中酮体生成、蛋白质两性解离,增设血清甘油三酯测定、血糖测定的内容。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护理操作方式,为后续的实习打下了基础。此外,还增加了与临床生化相关的实验项目,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让学生对肝脏疾病有深入的掌握,扩展学生的视野。

3.3 创新教学方法

①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院校生物教育专业生物课程教学采用最多的教学模式莫过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形式老套、效果低微;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在高职院校生物教学中引进一些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了满足护理岗位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问题导入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能力培养、理论学习、素质提升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为学生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或者通过小组为单位来查找学习资料,弄清楚实验的内容和原理,制定操作录像,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②推行多媒体教学技术

为了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入理解,我将电泳分离、层析分离、离心沉淀、分光光度技术制作为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边观看边操作,让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仪器与设备的操作方式,提高了实践质量,也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对于“课件”来说,要求其应以教材为基础,制作的课程应该具有界面简洁、内容重点和难点突出等特点;为了保证制作课件形象、生动,课件中应该有与内容相关的图片、音视频、动画等;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内容,除了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外,教师还应该结合板书表述、展示;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能做到教学模式、方法与过程的合理。

③以学生为主体

要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化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参与设计型实验,由学生自己设置实验项目、明确实验方案、动手完成项目,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落实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渠道。

3.4 开放实验室

基于护理岗位需求的生物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为学生开放实验室,挖掘现有的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环境条件,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3.5 改革考核模式

在考核模式上,我们将传统的考核划分为理论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三个内容,实验考核比例占总成绩的30%,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的技能操作,也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为了满足护理岗位的需求,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对高职生物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践证实,这种改革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实现了与护理岗位的对应,充分体现出了专业教学的特色。

[1]朱文渊,黄炜,章喜明,王晓华,王燕菲.构建新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02)

[2]杨新月.围绕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0(09)

[3]陈雷,吴矿琴,郝蕊.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4]史锋,周楠迪,田亚平.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

[5]章喜明,黄炜,王晓华.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03)

猜你喜欢

岗位生物内容
生物多样性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主要内容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