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运用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35期
关键词:财务分析案例教学法

谢 苇 陈 曦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借助于银行系统为保障自身债权权益的情况下,初步形成了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而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使用者日益剧增的信息需求,促使财务分析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它包括的内容广泛,涉及问题繁多,依据各会计信息资料,利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各个能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的各分析主体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社会对于具有财务分析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作为人才输出部门,怎样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如何培养学生实际的财务分析能力显的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财务分析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分析能力的最终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务分析课程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的广泛运用是源于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清晰的理解原本枯燥、难懂的各种知识点,并且通过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财务分析课程应广泛运用案例分析法,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财务分析的实际操作。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都希望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后能独立的分析当今经济热点,能了解当今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然而多数情形下,本科阶段的学习仍然是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为主,强调学生进入社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这样一种教学目的下,通常会引起教师灌注式的教学,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对枯燥的知识产生反感情绪。而案例教学法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尤其是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在财务分析课程上,效果更为显著。财务分析课程主要是以企业会计信息资料为依据,通过分解与剖析相关数据,来评价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各能力好坏。在讲到各种评价指标的时候,利用现实生活中实际某公司的数据来反映一评价指标的情况,进而评价企业某些方面的状况,会更具有现实意义。从而也刺激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来了解更多企业财务信息的愿望。因此,把案例教学法带进财务分析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讲解和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发言和主动思考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语言表达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益于对知识点的理解

财务分析课程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建立在具有相关、全面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没有接触过或不易理解的相关知识点。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便是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的说明来诠释该知识点的含义。例如,在讲解财务分析主体的时候,可以通过讲解某企业与分析主体间存在的潜在关系,以及该主体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原因,来反映财务分析主体实际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主体,两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因此,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师更好的阐述难点,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知识。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促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财务分析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该门课程通常是在大三、大四才会开设。对于快要面临毕业的学生来说,更多的精力可能放在了专业实习、考研、就业等方面。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松懈。这种情况下,就对上课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效率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的知识量的多少,这就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根据教学经验,学生最乐于接受知识的方式是通过听取一个“故事”,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而一个“故事”里穿插相应知识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功能,促使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由此可知,案例教学法引用到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化解知识难点,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案例教学法在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运用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

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案例、贴近生活的案例才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案例的选取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现实性。案例的选取必须注重其现实性,必须是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而不是自己凭空捏造或创造出来的资料。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本文建议以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例,上市公司数据具有易得性、完整性,且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通常的信息来源;②一贯性。案例讲述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一贯性表现为,从开始讲授财务分析需要运用案例数据开始,到财务分析课程结束要一直沿用同一个上市公司数据,呈现一份完整的分析内容。这种对案例选择一贯性的要求,一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模拟情境,提高学习的兴趣;二是为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思维;③特殊性。案例公司的选取一定要具有其特殊性或典型性,而不是随便的信手拈来。它的选择必须要具有代表性或能更多的反映学生所期望的分析对象。例如石油院校可以选择我国几个石油企业作为教学案例,或者选择当今具有争议或具有热点的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其唯一的原则是要保证分析对象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④时效性。财务分析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受理财环境、经济制度和会计法规等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某些项目的调整,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很多比率计算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案例选择必须具有时效性,要与当时会计准则、法规等保持一致。并且,与时俱进的案例选择也可以更多的诠释当今经济热点,除了可以扩展相应知识点以外,还能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愿望。

(二)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

目前,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而财务分析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如果想要比较彻底、完整的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则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通过一定的工作经验来理解企业各类会计信息的隐藏含义。因此,在本科教学中,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仍然应确定为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具体方法,能简单进行财务分析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国家对央企绩效评价的规定,进行实际的企业绩效评价。基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需求,本文建议,教师利用Excel对案例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一方面可节省实际操作时间;另一方面课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在刚开始这么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独立选择一个上市公司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根据教学进度,逐步完成分析步骤。这样可以更好的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力。课程结束,要求学生根据规定提交财务分析报告。

案例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归纳和评估。通过归纳和评估来了解案例教学过程中获取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案例的选择是否合适、案例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等。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创新才能提高教学的总体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不仅要评价自身的教学效果,还需要评价学生的财务分析结果,指导其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和分析思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的双重目的。

(三)教学实例

1.案例选取

基于石油院校的特殊性,教师选择“中国石油”作为该门课程教学案例。学生则选择除“中国石油”以外的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但是不能有任意两位及两位以上的同学分析同一家公司,否则视为无成绩处理。为了顺利分配分析公司,教师可以先为不同的教学班级划分上市公司板块,各班班长可依据同学学号从板块中分配分析公司,从而保证每位同学有独立的分析对象。确定分析案例后,要求每位学生先下载好被分析公司近4年的财务报告,将报表数据输入Excel表,以被后期使用。

2.理论教学

案例选取后,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讲授财务分析理论知识。针对本科阶段的教学,财务分析课程仍应立足于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主要给学生讲解财务分析导论、三大会计报表分析、四大能力分析以及借鉴国家对央企绩效评价方法,对分析公司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3.Excel的运用

为了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财务分析过程,教师在完成相应的理论教学后,结合“中国石油”进行实际的财务分析。本次教学把实际分析过程融入到了理论教学过程中,按照理论教学的步骤,逐一的融入实际操作。需要进行实际操作一共有三大部分:三大会计报表分析、四大能力分析、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教师完成会计报表分析的理论讲授后,对“中国石油”三大会计报表进行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根据数据结果,结合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石油”近期所表现出来的资产结构变动、资本结构变动、重要性资产变动等,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实际操作步骤,对自己的分析对象进行三大会计报表的分析,了解企业近期的变动趋势,并可以抽取部分学生阐述自己的分析结果。

完成三大会计报表分析后,教师应对四大能力分析进行理论讲授,要求学生掌握四大能力分析指标。然后,教师结合“中国石油”报表数据,利用Excel计算出四大能力评价指标,绘制各能力指标变动趋势图,对四大能力状况作出综合评价,分析四大能力变动原因,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分析对象进行四大能力分析。为了防止初学者可能对分析指标混淆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完成一个能力的理论教学后,随即加入实际操作部分。

三大会计报表分析和四大能力分析最终都是依据数据进行较为主观的分析,如果需要更为客观的反应企业在行业当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借鉴国家对央企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教师根据《央企绩效评价细则》讲解综合绩效评价的过程与评价方法,综合绩效评价法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大部分,定性评价是邀请专家对企业的几个指标进行主观打分。定量评价又将评价企业的指标分成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其最终是为企业的定量指标值进行综合评分。企业的综合绩效分数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按照3:7的比例构成。教师完成理论讲授后,利用Excel,结合四大能力指标数据,计算企业综合绩效分数,而可以通过Excel精确计算的指标值是定量评价指标,定性评价值可以采用学生模拟打分或者估计定量指标总分估分的方式解决,尽管这种方式会导致定性评价指标分数存在不严谨的问题,但是可以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及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综合绩效评价方法。

4.分析报告

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以“中石油”为例,给出一个财务分析报告的模板,综合评价“中石油”各能力状况和综合情况,分析“中石油”的市场优势以及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学生根据教师的示例,对自己分析的企业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形成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并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依据之一。

(四)教学效果评价

西南石油大学《财务分析》课程一直沿用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期盼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了解、分析某一公司的实际状况,保证了学生从头至尾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生硬的公式能得到更好的掌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第三,财务报告的撰写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归纳与写作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尽管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能够独立的对某一上市公司做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且教师以此作为考核依据,但这并不能防止学生作弊的行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为注重教学兴趣与教学监督的结合,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1]彭艳梅.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2015.

[2]柳燕奇.案例教学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师,2016.

[3]王造洪.案例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J].农银学刊,2015.

猜你喜欢

财务分析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