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迪达斯关闭直属工厂及其造成影响研究

2017-03-10冯春娟

环球市场 2017年35期
关键词:直属阿迪达斯代工

冯春娟

河南大学体育部

1 阿迪达斯关闭直属工厂及其造成的影响

1.1 阿迪达斯关闭其直属工厂

阿迪达斯在中国只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在上海,两个分支机构分别在广州和北京。该公司于今年的7月关闭,并且没有公布公司关闭原因。所有员工在获得优厚的离职补偿后就地解散。专业人士分析表明,公司关闭直属工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成本上升。

1.2 阿迪达斯直属工厂被关闭造成的影响

外资品牌迅速抛弃国内代工工厂最明显的表现是阿迪达斯关闭最后一家在华工厂,且终断与在华的300家代工工厂的合作。这导致连采用“三来一补”加工模式的代工工厂也陷入窘境,一些单纯依靠阿迪达斯进行产能的企业面临倒闭。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国内企业没有议价能力,将机会让以他人,有订单也不敢接。再一个是国内企业员工工资大幅上涨、成本上升。而外企将订单转至海外代工厂,终止与国内代工工厂的合作。

2 阿迪达斯将其产业进行转移的因素

2.1 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

现今,劳动成本随着工厂规模与加工经验在我国一起增长,而劳动力成本又是影响体育用品加工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东南亚各国在要素成本在当今比中国上更具有竞争力。对阿迪达斯来说要素成本至关重要,低成本环境最有吸引力,它的劳动力成本大都控制在20%--30%之间[5]。这就导致阿迪达斯的生产基地像候鸟一样经常搬迁,依据不同地区生产成本的变化,不间断地进行关闭与迁移。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间,阿迪达斯的生产基地从欧洲,转移到日本、台湾、香港以及韩国等,而后又迁移到中国沿海。由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加工业劳动成本不断提高,促使阿迪达斯不得不将其工厂移至能使成本要素更低的东南亚各国。

2.2 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我国体育用品加工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 地价成本大幅提高。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过热,有些企业还囤地、炒房导致地价上涨过快。这些都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企业外迁到资源、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区。二 电力供应紧张。在夏季沿海地区供电紧张,为保证居民用电降温,经常使用限电措施,迫使企业使用燃油发电,致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我国的通胀情况一直未有所缓解,企业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逐步提高,人民币也不断大幅升值导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企业成本上升[6]。如橡胶、橡胶分别在2011年11月和2011年5月涨到了历史高位的,分别为3.2万元/吨和1.76万元/吨。我国人民币自2007年汇改以来就不断升值,人民币每百分之一的升值都会导致企业销售的利润下降2%--6%。

3 策略与建议

3.1 运用关税与汇率手段支持企业走出去

我国要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可以从汇率和关税两个方面入手。一政府运用金融手段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在相关规定允许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体育用品企业的出口关税,扩大产品国外的销售渠道,完善产品的营销环节,提高产品竞争力。

3.2 加强金融体系改革,为企业的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过去国有银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为我国的重工业建设和基础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7]。然而,目前迫切要求金融功能的改变由资金信贷型向孵化财富型升级,应对产业调整与升级的需要。尤其是国有银行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体育用品产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若国有银行能加大信贷比例,便能解决其产业转移与升级所需要的大规模信贷,支持其进行转移和升级。

3.3 产业转移要防止产业空洞化,稳定就业水平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体育用品加工企业的主要集中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为了实现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平稳过渡,保证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本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注意新兴产业接替,防止该地区产业的空洞化,稳定就业水平。

3.4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政府与企业应改善用人环境,改善员工的居住条件,提高工人工资,用工状况,实施SA18000健康管理体系认证[9],积极维护工人的各种权益,扩大员工队伍。随着企业的发展,急需既懂经济又懂管理的人才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提高管理水平。

[1]白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审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2]白震、马向文.“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晋江运动鞋业集群升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16-18.

猜你喜欢

直属阿迪达斯代工
No.2 阿迪达斯×麦当劳推出篮球鞋,灵感来自蘸酱
OEM的危机与转机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三菱重工拟整合喷气式支线客机生产与波音代工业务
隆力奇牵手阿迪达斯
代工厂商创牌博弈与角色转换模式分析
阿迪达斯全球首个零售学院在上海揭幕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
县市级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