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35期
关键词:医院设备管理

邵 红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论证过于简单化

医院正常运作以及医疗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靠医院设备的支持。固定资产属于医院的硬件资源,往往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效益水平。因此,对于医院管理层而言,必须考虑如何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自身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样能够使医院的总体管理和核心竞争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大型医疗设备不仅购置价格高昂,运行维护期间也有较高的费用投入,所以,在准备购进大型设备前,需要进行经济性与实用性验证,考虑到医院的公益性,在对购置大型设备进行论证时,不应只看到其经济价值,还应适当考虑到大型设备购进后所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医院在设备购置前期论证阶段往往只是简单地进行成本和收益论证,而很少对设备的社会效益进行论证,因而在大型设备购置上普遍存在盲目和无序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设备购入后基本处于闲置,既造成了购置成本的极大浪费,也使得医院的管理与经济负担加重。

1.2 固定资产报废环节存在诸多漏洞

固定资产报废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很容易造成不该报废的被报废处理,资产在经过报废处理后也没有在财务账目上反映。部分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人用和无人管的状态,从购置、使用管理以及最终报废都没有规范性,造成了医院财产与经济的严重流失。在办公用品与家具处理问题,就存在明显的意识淡薄问题,自行处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资产的报废手续混乱,有的甚至没有办理报废手续,因此,一旦进行大盘点,就会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无序化。

1.3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普遍存在重采购和轻管理、重使用而忽视了维护与保养,资产管理意识十分淡薄。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未将设备维修部门纳入自身范畴,维修部门也比较轻视设备管理。此外,在科室管理制度上,也并未就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出台有关规定,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管理也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制度停留于纸质层面,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缺乏。由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缺乏问题,使得部门负责人、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并未对固定资产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无序化局面的形成。

1.4 固定资产利用率有待提升

当前,要做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除了要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规范管理外,还要加强机器设备维护,当然,还应重视固定资产使用中有没有浪费和闲置等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职责和权限得不到充分落实,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断下降。

2 改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资产购置前论证

医院在购置大型设备前,应当加强购置资产经济与社会效益论证,这也是医院进行固定资产购置的重要基础。论证时,应充分考虑本科室设备配置、购置设备价格、回收期以及收费等情况。一般而言,如果设备无法通过单独收费来确定其回报率,应当对其采取成本收益的分摊和估算,比如说手术室的设备与器具等。如果所购置的设备器械使用周期长、后期养护费用比较高,既要对其购置价格加以论证,同时又要将养护费用纳入到购置前论证内容,进而对购置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充分考量。如果固定资产使用需要耗材、试剂以及辅材等的配合,比如说血细胞分析仪,因此,在前期论证中,应将耗材、辅材以及试剂等成本也应纳入到论证的范畴,提高成本的精确度,增加采购计划的可行性。对成本回收进行论证时,应当避免采用一般成本收益论证模式,应立足于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性,而不能站在非公立、以盈利为主的医疗服务机构的立场来考虑设备使用的收益。要坚持谨慎性原则,不能随意夸大预期收益,要尽可能地防止估计错误。总之,只有在设备购置前进行系统化和精益化论证,保证设备购置的经济性和公益性。

2.2 强化报废固定资产科学管理

固定资产进入报废阶段后,不是说就可以不去管理,事实上,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管理,能够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提升,对于医院财务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报废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使医院财务账目账实相符。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当严格制定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制度,对于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和复核,确定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具有使用价值与修复价格,在进行报废检查时,应对固定资产型号、名称、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如果设备机械尚未达到使用年限,但却不具有使用价值,则应加强原因追究,对于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设备提前报废,则应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此外,考虑到现阶段社会基本上很少有专门回收医院固定资产的机构,医院方面应当和原厂家加强合作,尽可能地提高机械设备的报废残值,降低医院利益损失。

2.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管理理念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应当在思想意识上加以提高,要想使彻底改变医院固定资产上面重采购而轻视管理的错误观念,必须从每个管理或医务人员入手,加强思想沟通与引导。同时,医院应当招聘具有强烈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并定期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为其详细介绍固定资产出入库、部门间转移、报损等业务流程。此外,固定资产管理具体知识也是极其重要的,为此,医院方面应当在管理知识、职业道德以及法规条文方面加强宣传和教育,在制度与精神层面加强科学与管理,这样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将其体现在工作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

2.4 促进固定资产利用率提升

对现代医院而言,在固定资产上的管理不应仅仅局限于静态管理,而应注重提高固定资产的动态利用率,控制闲置比率,促进医院经济效益提升。

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督促,努力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可按照科室的不同对各种使用费、维护费以及折旧费进行合理分摊,并和科室效益以及人员工资相挂钩。同时,医院还应积极构建人员绩效考评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在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这样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有效激发人员的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也能让员工开始加强医院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并加强安全保管,借助于有效地考评反馈机制使固定资产管理逐渐走上规范化道路,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与管理质量的稳步提升。另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应突出精益化的特点,对于利用率低下的固定资产,比如房屋和设备,可以通过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方式对外出租,这样不仅有利于固定资产保值,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升,又能使医院收益得以增加。

3 结束语

总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运行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如果医院并未对固定资产管理给予足够重视,那么将会导致医院面临重大损失。那么面对当前严峻的固定资产管理形势,医院方面必须不断增强自身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教育和宣传,并加强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各环节加强检查,积极探索现代化地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努力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提升。

[1]刘国祥,李斌,徐小雪,等.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0(11):31-33.

[2]吴云生.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9).

[3]蔡贺丽.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分析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84-84.

[4]刘海涛.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财经界,2016(6):132-132.

[5]张中祥.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5(1):72-72.

猜你喜欢

医院设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萌萌兔医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为县级医院定锚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