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措施及意义
2017-03-10黄球冬黄红妍
黄球冬 黄红妍
梧州粤海江河水务有限公司
提高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措施及意义
黄球冬 黄红妍
梧州粤海江河水务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居民用水都与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因此,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科学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每一个供水企业和水质检验人员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基于此,文章就提高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措施及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措施;意义
1.水质检测综述
水质检测能够保障水质达到相关规定与要求,在对水进行检测过程中,其主要对象就是各种各样的被使用过的水体,根据水质污染程度不同相应的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
1.1 相关指标分析
水质检测指标主要是指用于区分不同水体的参数与标准,根据相关的数据可以清晰分出不同水质。按照性质划分,一般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类,同时同一性质的水质检测指标还要继续细分,比如生活饮用水的指标就多大一百多项,观察时工作人员需要有耐心。
1.2 水质检测技术分析
通过上面的水质检测指标可知,水质检测需要特定的方法与技术要求。总的来说,水质检测选用原理不同,相应的方法也不同。在日常水质检测工作中,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法、电化学法等。其中气象色谱法属于物理检测方法,等离子体法、电化学法属于化学检测方法。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化学方法使用较为常见。化学检测方法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其自身有着检测方法使用范围广、局限性小、操作简单等特点。
1.3 水质检测的目的
水质检测的内容就是检测水体中污染物或者污染来源的种类、不同元素的含量、浓度以其变化趋势,简单来说,水质检测其实就是对水资源进行监控与分析水内部元素的含量的过程。水质检测的目的主要分为一类宏观的综合指标,比如水的浊度、温度、悬浮物等指标,还有一类就是微观指标,其中主要是测定水资源中读物含量。所以,水质检测不单是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更主要是为了科学研究与保护大自然。
2.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
2.1 合理设置水质检测点
选择科学合理的检测点是提高水质检测精准度的有效措施。不同水源要有相应的检测点。一般的地下水都会有块状污染,这就需要检测点既要涉及到水流的垂直方向,又要涉及到平行方向。如此,就可以避免污染物在双向扩散,从而使地下水污染的扩散程度被降低。污染物的分布与扩散会有不同的形式以及扩散度,这也是在进行检测时要格外注意的地方。要根据当地环境情况,综合其整体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检测,以保证水质检测的准确性。
2.2 选择合理的采样频率
有规律的水样采集能够增加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比如对饮水的检测,可以增加检测频率,如采样期间两次,间隔至少十天。如果情况特殊,则可以合理地增加采样检测的频率次数。水体检测点要具备稳定性,可从垂直和平面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采样点采集水质样品时,分别采集表层、中层以及深层的水样。在河水和河床的交界处及距离河岸、渠臂25cm的地方不得采样。这是由于该区域的水因介质的影响,已经失去了代表性,无法根据它的情况推测出该区域的水质。
2.3 规范样品的的运输和保存
除用于现场测定的样品,大部分水样都要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因此对于保证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稳定,完整,不受损坏。一般不同的检测项目对样品的保存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采样前根据样品的性质来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和保存剂。在采集样品的同时,还需要加入现场空白,运输空白和现场平行样,来检验采样的过程质量,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水样受到污染或者发生变质,影响检测结果。
2.4 选择科学的水质检测管理方法
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方法。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检测设备也越发先进,功能性越来越强,这也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加快了工作的效率。可见,检测设备对检测工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工作人员要爱护检测仪器,并对其定期进行保养,以便其运行顺畅。
2.5 加强制度管理
城市用水的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是保证供水以及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必须要加强水体的检测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模式和方法,提高水质检测技术的水平,确保检测效率。①完善的监督机制。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因此,为了有效监督水质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可建立激励或实行考核制度,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认真工作,承担责任,确保水质检测的精准度;在选择先进的专业仪器或检测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对其的功能检查、维修和保养,尤其是在使用前,必须要履行功能检查和验证这一环节,保证设备或仪器检测功能的正常发挥。②加强环境管理。由于一些水质检测的设备仪器或药品试剂,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若达不到反应条件,会出现没有反应或反应不完全的情况,严重影响检测的结果。在明确水质分析的要求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再根据不同设备仪器或药品试剂对环境的要求,创造合理的周围环境,以确保水质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2.6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在水质检测的实际过程中,误差的存在在所难免,误差的本质即为检测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误差不同于错误,不能被完全消除。但是,在具体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善测量技术,合理处理数据等方式来减少误差对水质检测准确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使用仪器分析时,要定期检查实验的标准曲线并严格规定实验的标准差值,及时校准曲线中待测物与测量仪器响应值的定量关系,保证标准曲线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在进行平行样品进行测量时,测量数据中往往会出现异常数据,与测量组中其他数据的偏差较大,此时就需要对此异常数据进行取舍,通过采用格拉布斯检验法等方法进行检验,选择合适的数据,并且在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对问题数据的出现进行溯源,记录原因,总结经验,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失误。
结束语
水是生命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水质的优劣不仅关系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着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水质检测的准确能够进一步保证水资源的质量,也是提高水质的有效办法。保证水资源的质量,加强对水质的检测和把关,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放心的使用水资源。
[1]杨威.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与保证[J].当代化工,2015,05:1048-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