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研究
2017-03-10余河雨
余河雨
广西梧州三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研究
余河雨
广西梧州三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医诊治病人的重要工具之一,中药由古至今对中医学及我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也将面临着全程优化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创新使中药制剂拥有最好的质量最强的药效。中药制剂成品质量受其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此,提高重要制剂的质量,需从其生产过程的控制入手,工作人员需对中药本身的特性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结合其在临床实际的应用进行中药制剂的生产控制。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研究
引言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其应用价值一向受到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推崇。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中药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应用要求,中药制剂便是由此应运而生。中药制剂在医院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药理作用独特、药物适用面积广泛等优点。
1、中药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中药材经过提取、分离与纯化、浓缩与干燥,到制成符合制剂要求的原料,涉及到生产工艺、设备及质量管理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药品质量出现偏差。致使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批与批之间的质量差异较大,不同厂家同一品种的质量差异就更大。目前,中药提取分离多采用传统工艺,设备落后,且自动化水平低,缺乏实时质量在线检测和控制,缺乏生产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是导致中药提取过程中质量不稳定、服用剂量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我国中药工业落后于世界天然药物制造业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中药生产过程信息化、自动化和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某些与中药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若干关键基础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表现在:1)中药质量控制多采用各种离线或在线分析的方法,而较少地从生产过程的角度考虑中药质量在各工艺单元之间的传递规律,当中药材质量出现波动,或者正常生产过程出现扰动时,会发生质量偏差及其在整个生产链条中的传播,导致中间体和终产品质量的波动。2)中药制药过程优化技术,包括单元优化技术和系统集成优化技术,发展滞后,与生产过程的集成化和自动化不匹配。
2、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具体办法
为了能够实现我国中药制剂生产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药物的质量,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进行就是对药物本身各种药理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将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我们才能够根据这些数据选用最为合理的工艺以及技术设备进行药物加工。并且在药物制剂的提取以及配比过程中,监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对药物的成分以及影响其效果的参数进行科学分析,具体如下:
2.1 中药产业实施GMP
目前的形势而言中药制剂生产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抓紧国际GMP的实施,从而带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GMP为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基本准则。在中药制剂生产实施GMP的过程中,应该要结合中医理论,通过对比观察注意到各种中药某种或多种独特性质,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对中药前处理、提取工艺过程应该有严格的控制操作,严格管控中药提取和储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等。GMP的实施将涉及中药产业的各个方面:中药饮片、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管理的标准化(GAP);中药炮制加工的标准化(GMP);中药制剂生产质量管理的标准化(GMP)。
为了保证中药制剂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操控性,中药前处理阶段不可或缺,其包括鉴定与检验,炮制与加工。根据中药的性质,结合中医药理论,制造出符合制剂生产要求,性状、规格达标的净药材。依照中药制剂生产需要,通过中药材提取的阶段,将经过处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用化学及物理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定向获取和汇集有效成分的过程。中药制剂的最后阶段,是根据中药的物理性质、使用中药的目的和给药所用途径等要求,将中药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制成为适用于临床医疗、预防应用的剂型。
2.2 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严格控制
一方面同种中药物质成分,由于生产产地的不同,往往质量会相差甚远,引种试种的中药原药材更是会因为不良的自然环境,失去其本应有的一系列特性。另一方面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都有特定的生长周期,气候环境的改变也影响着有效成分存储量的高低,若是采收不当,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产地、采集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中药原药的采收应该采取从源头采收的措施,严格控制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明确原药材的各种属性,如产地、采集、加工时间、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供应方资质的审核管理,其所提供的药材必须要有标识,标明药材的各项属性,并同时提供出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检测报告。开展以原药材及中药饮片外观鉴别等一系列研究鉴定工作,明确其科种属。每批次的中药材需按必要检测量留样,开展中药原药质量稳定性试验。
2.3 重视中药提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生产规范流程,从而确保中药提取的有效性。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文件,投料量、提取、浓缩、干燥及存储等技术需要有明确的参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操作记录表,做到实时准确真实完整的记录。规范中药提取过程中药物的质量管理,以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可控性。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质量符合标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进行精炼提取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相对明确药效及质量标准的物质,可视为中药制剂的原料药。当混合投料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时,需要对每批中药材的编号及数量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了更好的确定其有效期,对中药提取物进行稳定性试验。
2.4 利用药品保护制度提高质量
利用药品保护制度提高质量,同时加强制剂成型研究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的中药制剂质量不合格,特别是一些年代很旧的老药品,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规范它,生产工艺的科学性,稳定程度,过程的控制性等等都是必须要重视的内容。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是一项有利于提高其质量的有效措施,只要企业可以申请该制度的保护,这样可以获得某一中药药品在市场上得到它的专利权,这样可以激励各大制药企业创新更好的产品,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以往的中药加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掌握个各种先进的加工技术,加大监管力度,进而实现对其这个加工过程的优化与完善,提高中药制剂的产品标准,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1]沈玉华.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J].人人健康,2015,2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