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幅撑大”为哪般
2017-03-10赵畅
赵畅
曾记得今年早些时候,北京画院展出“咫尺天地———北京画院画家小幅油画展”,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前往观看。有意思的是,画作中很多还不到一尺大小。常逛画展的人,很容易察觉到国内这两年展场上的大画越来越多,尺寸在2米以上的比比皆是。
“画家小幅油画”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是因为颠覆“画面撑大”的做法,不啻回归了艺术爱好者们的审美习惯,也自是还原了国画创作和油画创作的本来面目和本源意义。
“画幅撑大”是有原因的,除了一些宽敞的美术大厅、艺术馆和巨大的复式高楼大房,其空间需要大尺寸画幅外,其他则与画家参展评选和参与拍卖有关。因为画幅一大,就显得“气势恢弘”,容易入得评委的法眼。难怪,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对这一现象作过这般不留情面的批评:“即使大师齐白石、黄宾虹参加全国美展恐怕也要落伍。因为画面不够大,再精美也没有视觉冲击力,跟不上潮流。当前,无论国画界还是油画界都有越画越大,似乎越大才是越好的‘流行趋势,长此以往,绘画的本体会受到伤害。”与此同时,按中国艺术品流通“以画幅大小论价”的传统,“画幅撑大”的作品,其价格显然要高于画幅小一点的作品。从一次次成功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自让一些画家“聪明”了起来,对“画幅撑大”趋之若鹜。
画作的质量是建筑在“画幅撑大”基础上的吗?画作价值是与“画幅撑大”划等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幅画作的质量和价值是由画作本身的内涵决定的。如果有画家只为吸引评委和买家眼球,能获奖或卖个好价钱,那么,在超大的画幅中作画,就很有可能因不习惯、不适应、不好掌控而难以显现正常的创作实力,以至为大而大。一旦抽离了内涵,只有大的框架而没有优质内容,在细微的表达上不够深入,经不住推敲,不耐看,这般“画幅撑大”的创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画家不是不能创作画幅大一点的作品,而是作画除了要看市场需要,更得视自身实力而定。有的画家连画幅小一点的作品还画不好,怎可能驾驭得住大尺幅作品?按中国美协副主席许钦松的话说,“大画需要有主题构思,框架要有力度;表達上要强悍,解决好画面上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画面要呈现个人风貌和独特意境”。真正意义上的大画,绝不是“小品”的简单放大,当是那些富有艺术经历、创作功力,能够殚精竭虑而耐得住寂寞的画家们的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诚非一般画家所能担待。看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长城内外尽朝晖》,其气势磅礴壮观,当是其“运气、才气、力气”的综合反映,是其整体素质和掌控能力的生动折射。
从实际创作情况看,绝大部分画家恐怕更适应在小一点的画幅上进行创作。诚如国画家庄小尖所言:“一位画家不用移动身体,手臂伸出后所能达到的半径距离,最能发挥画家的能力。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画家以身体为轴心,眼睛能一览无余,整个画面都在视野的有效控制范围内,作品会呈现什么样的面貌,随时可以把控、调整。”“大画”创作中,客观上画幅所呈现的内容显然不在画家的“一个”视野中,创作时容易上下失守、左右失联,非一般功力画家所能掌控。创作画幅小一点的作品,往往因画家更放松、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而更易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更讲究笔墨情趣、气韵,呈现丝丝入扣、纤毫毕现之样貌。
其实,国内外许多大画家都是以创作画幅小的作品出名的。如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尺寸为77厘米×54厘米;梵高的油画《向日葵》,尺寸为91厘米×72厘米。像八大山人、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的作品虽然画幅不大,却丝毫不影响其艺术成就和受画迷喜爱的程度。画家必须从追求“画幅撑大”的误区中走出来,将心力花在思想内涵的开拓、笔墨情趣的营造、精神境界的凸现上。艺术态度不端正,恐怕最终难免因功利而走入“大而空”的创作歧路。
“撑大”风气的扭转,与艺术展览、拍卖组织者和评委、评论家们也有关,需要他们敢于担当,强化艺术自觉,既能通过自己手中的“指挥棒”,把画家们的眼光和精力引导到对艺术求真求趣求精的本体上,又能把广大观众尤其是藏家的收藏趣味、收藏品位引导到感知历史、享受文化、创造快乐的正道上。唯此,才能廓清“画面撑大”带来的雾霾,令油画、国画等艺术创作和艺术品收藏风清气正、健康发展。
选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