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
2017-03-10荞麦
荞麦
有一天,我跟周嘉宁发现共同认识的一个又美又有钱的朋友,竟然比我们两个还要不快乐的时候,同时都惊呆了。
进入30岁以后,我已经不需要任何勉强,就自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了,而且也看不出任何反败为胜的希望。从世俗(也就是我妈)的角度来说,我绝对能称得上是惨败了:没有嫁给有钱男人,没有生小孩,没有钱,工作不是肥差也无任何晋升希望。周嘉宁也差不多如此吧。我们拒绝过或者错过的男人,过了30岁之后无一例外的发财了;以前看上去不起眼的朋友们,也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中坚分子。有一次她跟开着宝马的高中男同学一起吃饭,谈论着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有点不敢相信大家一夜之间,已经变成阶级完全不同的人了。
今年夏天,我去上海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16岁的时候,我们从各个乡镇聚集起來,在那个市最好的中学里读文科,心怀新鲜而且高远的希望。16年后,大部分人的梦想,或许算是成真了吧:他们变成了精英、外企高管、大学教授……有几个身在国外。除了我,所有人都生了小孩,有好多已经生了两个。微信群里,他们认真讨论买学区房的问题。毫无疑问,他们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式中产阶级了。
而我们,因为莫名其妙各种奇怪的原因,来到了边缘的位置。跟他们所关心的生活相比,我们每天思考的事情简直可笑。我妈不止一次的跟我表示后悔,她觉得不该让我读那么多书,“脑子大概读坏掉了。”
“我啊,有时候很同情我爸妈。前几天亲戚们聚在一起夸自己家的小孩,我爸妈想了半天,说了一句:她刚跑完了10K。”周嘉宁有一次跟我说。我的父母也一样,在亲戚们中间,有点抬不起头的状态,曾经关于小孩的种种骄傲,都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的烟消云散了。要维持一点可怜的自尊,我不知道他们在进行何种努力。以前我对他们这种勉为其难的自尊心感到很不耐烦,但渐渐的,我完全能够理解了,并且时不时的感到愧疚。出书或者写作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真是没有什么好吹嘘的:既没有出名,也没有发财嘛。倒是显得蛮可笑的。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这个问题,我也经常问自己。好像从某一刻开始,现实往前塌缩成了这个无可避免的结局。在这本书的这篇同名小说里面,“我”去跟一个普普通通、条件不错、还努力想跟上话题的男人相亲,最后却又莫名其妙跑到酒店去跟见情人了。明知道什么事情或许是对的,但无奈就是做不来,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好像也不清不楚。这持续的迷惘,还有无能为力,甚至都不是“作”,也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欲望,更不是头脑不清醒……“一种消极的自觉性”,这样表述大概比较准确。
回到这篇文章的第一段:那么生活中真正黑暗的部分到底在哪里呢?有一度,或许是前两年,我觉得我和周嘉宁似乎存在于某一种过度激烈而亢奋的黑暗里面,这种激烈和亢奋,甚至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但今年,不知道怎么搞的,我们似乎平静下来了,好像这些那些,也都不再重要了:我们不怎么讨论文学了,偶尔也讨论,但有一种隐秘的焦虑与躁动似乎被驯服了。她越写越好了,又写了一个长篇。而我很久很久不写了。我曾经希望自己能写得像她一样好,但眼看是不可能了,至少不能通过同一种方式。我能够允许自己大量大量的浪费时间了,并且在试图找回自己的语言。对于生活,我再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可以说,经过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和痛苦,我们似乎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静。虽然谈不上快乐,但不快乐的程度也不是很高,大概最多有时候会到“沮丧”那个层次吧。愤怒啊、绝望、失控啊,这些激烈的情绪已经不再有了。周嘉宁每天九点坐在自己电脑前,而我大概九点的时候会到单位上班。她越跑越长,而我很少跑步,但也不是一动不动。我们约好了要去日本买东西,经常分享淘宝链接。
黑暗或许无处不在,但至少不会再吓到我们了。每个人都会有不得不面对的黑暗时刻,只是我们的工作恰恰就是“让它显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渐渐得以克服了惶惑和不安。之后,一切都在周围暗下去,只剩下我们自己轻轻的脚步声。
选自《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