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生活化的德国“工匠精神”
2017-03-10姚先国
■姚先国
普遍生活化的德国“工匠精神”
■姚先国
德国和日本是世界创造业强国,也是“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典范。其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历史更为悠久、影响更加广泛,且是日本引为学习的榜样。
德国的“工匠精神”在任何一个工作场所都可随时感受到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这种精神在德国的任何一个工作场所都可随时感受到。德国人严谨守时,上班时间不做私事、不打私人电话,办事中规中矩,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程序;医生看病、工作会见都提前约定,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干活时聚精会神,旁若无人。有一次笔者在慕尼黑火车站候车,看到一个工人在装一扇铁门。他把门槽里的碎石、杂物一一清除,然后用毛刷把灰尘一点一点扫干净。那情形不像在干粗活,而像在做一件工艺品,着实让人感动。正是有这种普遍化的“工匠精神”,保证了德国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打响了“德国制造”的国际品牌。德国的汽车、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享誉全世界,德国产品成为质优价高的代名词,使得德国长期保持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德国产品为德国赢得了赞誉和尊重。
“工匠精神”不仅表现在德国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到任何政府部门办事,只要事先预约,到后通报姓名,立即就有人护送过去,根本不需要登记、查验证件等。这种“工匠精神”也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下一代。1986年笔者在慕尼黑向住地一个中学生打听去丹麦阿尔胡斯怎么走,他马上掏出笔来,在纸上给我画出西北欧地区示意图和铁路行车、转车路线,给我耐心讲解,还时不时道歉:“对不起,这个地方可能画偏了一点”。可以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内化为德国人的思维模式,外化为行为准则,成为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潜移默化,代代相传。
德国“工匠精神”不仅基于民族特性,更与国家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有其历史与文化渊源,至少有三方面因素不可忽视。一是德国人的哲学思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这种爱刨根究底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其行为方式。二是德国科技发达,曾是全世界的科学研究中心,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创造发明影响了世界进程。三是德国自中世纪以来手工业就很发达,直到1983年手工业还占到GDP的11%。德国人动手能力强,很多人喜欢动手制作手工产品、自己盖房子。正是这种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崇尚科学、乐于动手的社会氛围和民族特性,成为“工匠精神”的肥沃土壤。
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有失偏颇。在联邦德国随时可以体会到的“工匠精神”,在东德却难见踪影。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市是当年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签署《波茨坦公告》的地方。最能说明“工匠精神”差异的是该市的大剧院。据陪同人员介绍,两德统一时,该剧院已经拆毁准备重修,地基已开始打桩了。但统一后的新政府认为,新剧院至少要达到使用百年的高标准,原设计太差,要推倒重来。新方案要3年设计、5年建造,但老剧院已经拆了,居民8年内看不上戏,怎么行?市政府决定在新址旁搭一个临时剧院,以满足近8年的居民需要。那天笔者特意去参观了那座已投入使用的临时大剧院,见其功能齐备,舒适耐用,并非“临时”凑合。由此可见,国家的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