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适应新兴媒体
2017-03-10雷怡安
雷怡安
【摘 要】在当下新兴媒体盛行,传统媒体没落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在这场“新”与“旧”的博弈中,不至于败得那么不堪,或者说还有绝地反扑的机会,这需要传统媒体人认清事实,转变观念,战胜自己。那么了解受众需要什么、记者需要什么、传统媒体形式该变革吗、还是需要紧追热点吗?这些问题是值得在转型时期好好探讨和研究的。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转型
一、受众到底想看到什么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媒体记者该如何用深入浅出的话语,真实的画面以及后期制作动画完成了传统媒体人向独立媒体人、新兴媒体人的转变?
在当下新兴媒体盛行,传统媒体没落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在这场“新”与“旧”的博弈中,不至于败得那么不堪,或者说还有绝地反扑的机会,这需要传统媒体人认清事实,转变观念,战胜自己。
当所有人在为新媒体崛起欢欣鼓舞,为传统媒体衰落扼腕的时候,有人会认真想一想传统媒体衰败的原因吗?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信息时代的爆炸、人们转瞬即逝的兴趣点都可以作为新媒体后来居上的原因,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消除的自身缺陷。但是就像在之前新媒体融合上我发言所讲的“内容为王”,内容不论在哪个时代哪种媒介都是无法取代的,就算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没有内容作支撑,也不会给读者留下任何印象。我认为了解受众需要什么才是融合最关键的一步。
二、记者需要的是什么
了解了受众需要什么,记者就有义务告诉受众真相是什么。这时候记者的责任和良心往往比遣词造句的文笔更能赢得受众。
作为事件发生第一时间的知情者和报道者,记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经验判断我该怎么报道,而这也是考验记者责任和良心的时刻。
毫无疑问,在2008年的那场“5.12”大地震后,记者的良心和责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冒着生命为危险穿行在残缺的大地上,向外界第一时间传递着灾区的信息。对于这场天灾,记者的勇敢和无畏、大爱与无私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深深烙印。
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柴静携带仪器,做雾化健康测试,并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分析呼吸成分,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雾霾是什么”。在她一步步找寻真相的道路中,观众们似乎和她在并肩前行,她走每一步也是观众们走的每一步,她的疑问也是观众的疑问,她的无奈也是观众们的无奈……于是,她和她的观众获得了共鸣共情。
普通的记者在调查时可能无法做到柴静在纪录片里那样的亲力亲为,或者花费长达一年的时间来做一个雾霾的选题。但是作为记者有义务在第一现场,还原真相。這也许就是记者的责任和良心。
三、记者调查的形式该变了吗
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做记者调查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也能将更多的情况诉诸于文字来一一展开,这样的记者调查显得深入而深刻。比如《南风窗》《南方周末》的记者调查往往就能将3、4个页面或者整个一页大版面留给记者调查。
然而随着人们对一个事物的关注度时间越来越弱化,纯文字的记者调查逐渐显现出它的劣势,人们不会或者已经不能够将注意力持续在一个事件上。因此如何在坚持记者调查的深度上适应新形态的变化,这是需要媒体人关注的。
还是要说说《穹顶之下》,它并非算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调查,而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它的调查手法和成片的效果却值得传统媒体人学习。在解释雾霾的概念和雾霾如何侵袭人类身体时,一个个晦涩难懂的化学名词被制作成动画影像,用有趣代替深奥。观众们在理解时不会再纠结于一个个专业名词,而是从一组动画中了解到雾霾的凶险。而在其中柴静还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进行对比,将文字化的东西用几组易懂的数据就交代完毕,这是传统媒体缺失的部分。
因此想要保持传统媒体人独立性的同时做到成功转型,形式不得不进行改变。传统媒体人可以将重要的、必须的部分用文字进行完美阐释,而那些容易让受众费脑子想的数字可以采用图片和图表的形式来代替。而当走向新媒体时代后,传统记者更应该利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摄影机进行跟拍,将重要的内容用视频的方式发布给受众,让他们不仅在文字上有了认知,更能通过视频更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普利策新闻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知名的新闻奖之一,而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普利策新闻奖不论从评审规则还是获奖作品都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从1997年到2009年,随着获奖作品从线性的使用单一的文字、图片形式发展到以非线性的形式使用数据库、视频、交互式图片等多媒体形式,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网站和在线新闻机构获得奖项的肯定,普利策新闻奖用不断修改的评审标准见证了融合新闻的快速发展,也再一次证明了自身的与时俱进和高瞻远瞩。
四、紧追热点追得上吗
所谓新闻,就是炒它的新鲜热乎劲儿,过了这一阵,新闻似乎就没有了价值。在这之前我也这么认为。
在荣获普利策新闻大奖的那些记者中,许多并非是根据当下的新闻热点做出的新闻报道,而是记者花费多年的时间,深入到采访地,和那些采访者同吃同住后得到的一手材料。比如。这些调查出来以后,没有人会拿热点一词来套在他们身上,因为好的调查出来以后,本身就是新闻。
2011年,Propublica女记者谢莉·芬克(Sheri Fink)凭借在线专题报道《华尔街金钱机器》(The Wall Street Money Machine)捧回了普利策国内新闻报道奖。网站通过持续一年的10篇报道集中调查了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如何中饱私囊,从顾客甚至他们自己供职的公司中攫取利益,从而使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的状况。由于此类商业报道必然涉及对大量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处理,如何将原本枯燥的数据变得更加易于理解,Propublica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因此,作为常常忧虑没有抓住热点的记者来讲,时代在瞬息万变,永远不可能抓住所谓的热点,而且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对于热点的定义也不同,因此你永远不可能抓住热点。记者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最好的时机将人们可能已经知道的表象里里外外的进行重新剖析一道,让受众完整地了解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件。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做个网站做个微信就能够解决的事情。思想决定一切事物发展的方向,作为传统媒体人的我们必须清楚而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正在经历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将要得到什么,只有明确了规划路径,才能够在融合路上走出一些成绩,否则只能是换一种方式继续走老路。
【参考文献】
【1】 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01
【2】 王甘霖,调查性报道成“奢侈品”,[DB/OL]财经女记者部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