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意义

2017-03-10王利敏

智富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长征精神内涵

王利敏

【摘 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的长征精神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为: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是长征精神不过时,它引领中华民族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长征精神;内涵;价值意义

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使长征得以取得胜利的一切可贵的革命精神和高贵的道德品质。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践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一、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长征途中,敌我力量悬殊很大,自然环境及其恶劣,红军战士遇到无数困难:上空有国民党的敌机轰炸,下有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战士的围追堵截,红军战士不但要行军前进,还要同敌人作战;受伤的战士,缺医少药,多数受伤的红军在途中牺牲。在种种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伟大长征的胜利。长征路上红军战士遭受的苦难、死亡,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坚持下来呢?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对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坚定理想信念,也是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当前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对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歪曲,表现为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形式,甚至一些人理想信念缺失,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动摇、政治方向迷失,也会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到“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才能消除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才能排除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二、伟大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红军长征是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环境下,并处于无后方给养供应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央红军与敌人共进行了600余次战斗,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等,红军牺牲营以上的干部大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抱着救国救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战斗。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两年的长征,中央红军战士牺牲了10万多人,他们的鲜血洒满了漫漫长征路。红军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激励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的,但是,在建设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要做出生与死的抉择,这就需要发扬红军不怕牺牲的精神去战胜和克服困难,绝不能临阵退缩。当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时,应当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爱国爱民,以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引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

三、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发言,批评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自主召开的,从组织上进行了改组,增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决定自己革命路线和选举党中央领导人。这次会议历史意义重大,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

新时期、新形势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仍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的原则。事实证明,中国发展速度之快,在发展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我们在学习外国经验时,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本国的实际和特点选择发展道路。总之,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伟大长征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1935年6月,毛泽东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与以张国焘为首的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一方面军在突围过程中,遭到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伤亡惨重,战士们衣衫褴褛,平均每人不足三發子弹。而红四方面军,在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并未经历大的战斗,也未蒙受多大损失,正是兵强马壮粮足。会师后摆在党和红军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制定统一的红军发展的战略方针。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上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周恩来、毛泽东等多数人关于北上的意见。但是,张国焘极力反对北上,主张南下。此时,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以大局为重,一方面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斗争,坚持党的原则,另一方面为张国焘做思想上的工作,以最大的耐心进行教育、疏导,争取张国焘北上,并且还做了必要的让步和妥协。正如朱德总司令教育红一方面军的指战员“要顾全大局,讲革命,讲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战士都是好的,革命的,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所以同志们要注意和他们搞好团结,切不要上少数人破坏团结的党。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加强全体红军的团结,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正确革命事业的胜利。”

当今不管是实现中国梦,还是深化改革开放,都需要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所以,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要有团结意识、顾全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完成。

五、伟大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极度缺乏的是最起码的生活和医药保障,是人民群众募捐钱物、粮食、衣物、药品等,为红军提供了生活方面的基本保障。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在藏区征战的16个月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长征途中,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和险恶的自然环境,红军数次身处绝境,是沿途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的无私帮助,使红军一次次化险为夷,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是当地群众协助红军找到了木船,36名汉、彝、傣族的船工,连续7天7夜,将几万将士迅速渡过天险。长征途中,老位红军深有感触地说:“人民是革命的母亲,在沿途群众无私的帮助下,红军才得以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走向胜利。”长征途中,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红军都不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随便进民房,不吃老百姓的饭,即使需要什么东西或吃老百姓的饭都要付钱,红军无论走到哪里都关心群众的生活,帮助群众担水、打扫卫生。1934年11月,三位红军女战士经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借住在村妇徐解秀家中。看到徐家很穷,三个姑娘临走时,把一条被子剪成了两半,留下了半条。徐解秀老人临终前仍挂念着这三位女红军。她告诉后人,什么叫红军和共产党?红军和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留给老百姓的好人。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是红军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取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紧密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一切依靠群眾,一切为了群众,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建立牢固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0.21

[2]张勇.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J].世纪桥,2015.03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长征精神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区域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和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