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17-03-10蒋伟王帅彭义雯
蒋伟 王帅 彭义雯
摘 要:作为信息科学与工程中的一门主要课程,《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为信息加密、图像压缩,传感感知,随机过程等后续工作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该课程的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引入互动教学对其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教育改革;互动教学
一、引言
随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以及党中央大力发展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原有实验课程的开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在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作相应的改革,在实现资源最大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对于《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恐惧和躲避心理;同时,教学多偏重对算法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以及对课程知识的了解。课程强调对算法思想的理解,这更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模式下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课后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不足等等问题。目前,一些高校[1-2]已开始对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在教学上已从过去偏重知识传授转向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复合型教学,余海峰等人通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刘刚等人通过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到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方法仍存在不足,在这里,我们引入互动教学,希望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同步的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方法、实际动手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科技创新。
二、改革内容
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打破“以教为主”的传统实验教育教学桎梏,提出“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逐步转变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學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促进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利用本学院和实验室的网站以及聊天软件,尝试构建相应的网络资源教学分享平台,从而有效的完成老师与学生在课后的互动,同时更好的分享教学资源。本文对《信息编码理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根据信息类工科或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数学要求较高,数学功底较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对较少的特点,提出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来补充课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网站和相应聊天软件,加深加强老师和学生在课后的沟通,有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有利于今后的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完成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实验,重视学生的中心地位,为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广泛学习各种科学技术方面的新知识,积极进行各种数学应用的探索,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施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目前信息编码理论的实验项目再开设上过多的偏重与基础性和验证性的实验而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的现状,引入互动教学,逐步提升综合性设计行实验的比重,结合现有的研究热点,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型实验;针对性开放实验室,在时间和内容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为一些实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开设预备性实验以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提高性、创新性实验,尽可能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更好的培养学生,锻炼学生,发挥学生的潜能;借鉴翻转课堂、MOOC等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方式,给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以及师生交流的平台,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科学实验的需要。
四、结论
本文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背景,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品格。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解放了教学中被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由于实验考核更具有公平公正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由于抄袭原因导致的积极性的挫伤。更易于引导学生思考和钻研,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培养社会各个领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海峰.“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合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 2016,18(3):87-89.
[2]刘刚,郭漪.探究式教学在《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2015,03(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