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对《西游记》的影响
2017-03-10金芬
金芬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平台,网络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增加了古典文学作品的纸质销量与电子书阅读量;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可以看到很多对名著作品如《西游记》的改编,作品的具体分析与各方面解读以及网络游戏,甚至不少恶搞之作等。在这其中就存在不忠于原著甚至扭曲原著的问题,这就折射出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关键词:互联网;西游记;恶搞;利弊;改编
一、网上销量与电子书
网络对人文科学的一个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是为人文科学的文本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渠道。文学作品的更新,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达出来,人们不用去图书馆借阅,或书店购买,可以在网上购买最新的版本,或通过网络直接获取电子书,进行阅读,方便快捷,同时人们可以把阅读的感受和书籍的好坏反馈在网络上。在网络世界中,文学读本的传播与阅读,就被深深地烙上了信息社会的印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会使用网络,参与到网络世界中来,网络就为大众直接参与人文科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例如当当网上的几个版本来说,西游记(共两册)插图典藏系列人民文学出版社,共20225条网购评论,其中好评20076条,中评128条,差评21条;四大名著儿童版—西游记湖南少儿出版社,共7592条网购评论,其中好评7457条,中评127条,差评8 条;彩色插图注音儿童版—西游记中国戏剧出版社,共1006条网购评论,其中好评992条,中评11条,差评3条;西游记(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白话美绘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共19502条网购评论,其中好评19279条,中评211条,差评12条;西游记(青少年适读版)中国纺织出版社,网购评论4444条,其中好评4407条,中评32,差评5条;西游记连环画收藏本湖南美术出版社,网购评论1257条,其中好评1226条,中评27条,差评4条;西游记故事(英文版) journey to the west with the stone monkey 五洲传播出版社,网购评论143条,好评140条,中评2条,差评1条。
只要你在当当网或亚马逊上输入西游记搜索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版本,在此只是截取了一星点,可以看到,网络开拓了像《西游记》这种古典文学读本的销售渠道,让不同的人买到各自所需的版本,增加了读本的销量,促进了经典文本一代又一代的传播。在网站上购买书籍之后给出自己的评论,这里面就有好的表扬和坏的抱怨,通过网络的反馈可以让出版商有选择地出版,让《西游记》的不同版本更加精益求精和多元化,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网络也为每一个受众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网上自由地批评,不需要任何人的审读把关,而且可以匿名或化名发表看法,因此批评更加尖锐,更加有效。一些研究者在谈到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时指出:“当网络摆脱了审查制度和生产、传播过程的经济制约之后,‘创作属于了更多的人。技术革命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网络的自由、平等、共享、无功利等特征進一步解放了过去艺术自由当中的不自由,为文学更充分地享受自由、更自由地酿造自由精神的家园插上了自由的翅膀。”[1]这也就是网络对像《西游记》这样的文学作品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
二、对文本的改编
四大名著作为我国精品文学,历来受到无数改编者的喜爱,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网络游戏,这一点会在下文中谈到。网络上,有人改编成童话故事,吸引无数小朋友读者,有人改编一些搞笑视频,有人编辑出西游记笑话大全,还有微博中会出现各种有关西游记四师徒的热门话题。这既有积极的影响,让我们的经典不至于过时,从人类启蒙学习时就可以读到经典文学与人物形象,使经典大众化等,也有消极的影响,对经典进行一种恶搞,偏离了经典本身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一)对文本的积极利用
在5068儿童网上有一则《西游记续—原创童话故事》,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带回了电脑,故事里面还有机器人。这种改编就融入了现代科技成果,是一种新的创意。这样的童话故事可以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与思维。这似乎也就涉及到了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加速了文学的趋俗化倾向。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活动经常反映在网络文学中,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或消费文化。有的研究者把网络文学比作西方的波普艺术:“在西方,波普艺术不仅指流行的、大众的艺术,还指时尚的、前卫的乃至颓废的艺术流派,如以罐头、路牌、垃圾等实物嵌入画面或雕塑品的流行艺术就叫波普艺术。网络文学在当今社会的功能就像‘波普艺术—追求时尚化、大众化、流行化和普及化。”[2]《西游记》这样的文学名著真正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种积极的利用正是网络带来的影响,但随着网络的发展,过度利用可能就会产生消极影响了。
(二)对文本的恶搞
一方面,网络上存在很多改编的搞笑视频和笑话大全,主要是利用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四人的形象,偶尔也有白骨精。如当红网络原创歌曲西游记唐僧泡妞的搞笑视频、东北方言版的西游记搞笑视频、唐僧扫黄记、猴子坑爹记等,只要你去网上搜索就会出现大量的恶搞视频,比比皆是。举一个笑话例子:猪八戒取经之后去整容变成了一个特别帅气的小伙子,然后他去酒吧找小姐喝酒,出来之后对那个小姐说:“你知道吗?你知道我以前多磕碜吗?我以前是猪八戒你知道吗?”小姐看看他满脸哭容地说:“二师兄,我是沙僧啊!”像这样的笑话那更是数不胜数了。虽然起到了笑话的作用,常说,笑一笑,十年少,难道不觉得在笑的过程中已经严重偏离了经典的味道了吗?往往这种恶搞很受网友的欢迎与喜爱,这也是当今浮躁的社会存在的一大问题,值得深深反思。
另一方面,微博上会有很多关于西游记的现代热门话题和段子。不用多说,如今微博的使用人数有多少,基本每个大学生都有微博,在微博里,大家都可以就热门话题讨论。像唐僧埋骨古刹、六小龄童救唐僧遗骨、唐僧骑白马、孙悟空住院、孙悟空后人、最炫名著风等,前段时间还有唐僧的小三、“烽火戏猪猴”、地方官员眼中的“唐僧肉”。既有对当今社会的讽刺,也是对经典的恶搞,利用人物形象的某些性格和意义大说特说,严重影响名著在当今社会的真实意义,不能准确地体会人物形象的内涵。
(三)网络上的西游游戏
古典文学名著是影响最大的网络游戏改编文本,我国四大名著更受亲睐,其中《西游记》改编的网络游戏作品更是有数个版本。因此,列举部分网游市场仍在运营的部分西游记题材改编的网游,按游戏画面风格,3D版有口袋西游和创世西游;2D版有梦幻西游、大话西游2和3、大话西游外传、西游Q记、西游记online、逍遥传说、笑闹天宫、快乐西游;Q版有梦幻西游、西游Q记、口袋西游、逍遥传说、笑闹天空、快乐西游;写实版有大话西游2和3、大话西游外传、西游记online、创世西游。按游戏打斗模式,回合制的有梦幻西游、大话西游2和3、大话西游外传、西游Q记、逍遥传说、笑闹天空、创世西游;即时战斗的有口袋西游、西游记online、快乐西游;原著情节呈现较强只有西游记online;其他的原著情节呈现都较弱。
其中网易游戏代表作“西游三部曲”在玩家心中成为回合制网游的一代经典。长久以来西游题材网游大都与原著故事情节脱离较远,仅仅在NPC形象等找到西游记的影子,《西游记》的文化网游定位更是吸引了广大玩家不少注意。它是由蓝港在线耗时三年倾情打造的精品网游大作,自贺岁内测开启以来,十天之内连续七次增开双线万人新服,成为2010年最火爆的网游新作。除了丰富的游戏玩法,游戏里神态迥异、个性鲜明的NPC也深受玩家喜爱。这些NPC或搞怪可爱、或穷凶极恶,丰富的人物性格、惟妙惟肖的人物造型,在提炼了83版电视剧《西游记》基础上加以全新诠释,让人重拾儿时的经典回忆。但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的直接问题是:一般的游戏都是偏离原著情节的,这就完全背离了经典文学与文化的传播方向。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游戏模式都是打斗模式,玩家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打斗,沉迷于游戏的人就有可能受其影响而真实打斗甚至犯罪,这种事情已有新闻报道,这就是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对于打斗、战争仅仅只是在文本中进行场面描写,无论描写得多么精彩都只有文字带来的酣畅淋漓之感,不会出现实际真实的模仿打斗效果。一旦改编成网络游戏,其消极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也就没有时间没有兴趣读经典品名著了。
三、结论
中国四大名著,在产生的时代就产生了轰动效应,在后代的名声更是经久不衰,无论是文本还是改编影视剧作,都是再版又再版,播出再播出,每年《西游记》电视剧在荧屏上是反复播放,受到男女老少的追捧,百看不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古典文学的发展与传播,如改编式传播,网络给改编文体提供了自由平台,现代兴起的电子媒介,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学。网络在这其中起到的是双刃剑的作用,利用网络积极传播当然是提倡的,但对名著进行恶搞或不尊重原著的网络游戏等就不免会产生消极作用。当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时候,我们应该看清楚它的实际作用,趋利避害,这样才不会毁坏中国经典。
参考文献:
[1] http://games.qq.com/a/20100125/000111.htm
[2]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209).
[3]欧阳友权.互联网对文学原点的谱系置换 人文前沿—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