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资本市场贵州金融改革再提速
2017-03-10袁航
袁航
随着资本市场逐渐盘活,贵州迎来“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直接融资首破2000亿元大关。
2016年8月,贵阳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贵州沉寂5年之久的A股“上市荒”被打破;12月,永吉印务、贵广网络两家企业相继上市。
回顾公司发展历程,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岚说,贵广网络的成长之路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良好的发展环境、顺畅的体制机制、坚持不懈的创新创优。
贵广网络的上市之路,其实也是贵州近年来不断壮大的资本市场和不断向好的政策环境的真实写照。
随着资本市场逐渐盘活,贵州也迎来“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
截至2016年末,全省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共79家。其中,境内外上市企业2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1家,2016年分别新增5家和15家;新天药业、威门药业等10家企业进入IPO排队或辅导阶段;全省直接融资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737亿元。其中,股票融资155亿元,债券融资2363亿元,同比增长199%,位列全国第3位,西部第1位。
多元资本市场盘活经济动力
“贵州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最大的短板在资本市场,最大的潜力也在资本市场。”1月5日,在贵州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大会上,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说。
“强大的资本市场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加速器。”贵州省政府金融办主任李瑶认为,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拓宽外部融资渠道,改变以往单纯依靠银行贷款的局面,也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贫困县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贵州而言,资本市场的活跃与否,直接关系到数千万贵州人的生活水平和数百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贵州不缺好企业,只是过去对资本市场认识还有盲区,一些优质企业错失了对接资本市场实现自身做大做强的机会。”贵州省证监局局长杨光坦言。
2016年,贵州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彩贵州行”系列活动,挖掘贵州企业潜在价值,积极培育上市企業,激活贵州区域经济活力。
与此同时,贵州大力加强地方资本市场机构建设,一批地方法人证券机构和产业发展基金纷纷涌现:海际证券迁址贵州;华创证券并购重组;旅游扶贫、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基金有效募集;地方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服务企业。
截至2016年末,贵州通过发行私募债、供应链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为中小企业累计融资450多亿元;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836家,三年来累计为企业融资364亿元,逐步成为贵州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
作为贵州从战略高度为经济发展谋定的良方,“引金入黔”工程也不负众望,正丰富和完善着贵州的金融体系。
2016年底,16家证券公司在贵州设立分公司,新增华融、九州、广州、中泰、申万宏源、中邮6家证券分公司,正在筹建的联储证券贵州分公司即将开业。同时,贵州股交中心实现市(州)全覆盖,为市、县企业融资和挂牌服务创造了必要条件。
“绿色通道”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对发展经济的作用明显。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经济总量、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位居贵州第二的遵义,不仅有一批“三线”建设时期扎根的大企业,还有一批质地优良的中小企业,贵州茅台、红色旅游品牌更是享誉中外。
但长期以来,遵义资本市场上仅有贵州茅台、天成控股和贵绳股份3家上市公司。2004年5月,贵绳股份首发上市12年来再无IPO新增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遵义企业截至目前暂无身影。
转机出现在2016年。
这一年,贵州出台8条举措,为全省企业开起上市发展的“绿色通道”。
“企业登记注册一律实行‘一窗受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流程标准,并提供全程无偿代办;对协助贵州引入拟上市企业的证券、基金公司相关团队给予奖励......”8条举措在政务服务、资金支持、专项奖励、要素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企业上市。
遵义市副市长吴建辉表示,2016年,遵义市抓住贵州“绿色通道”政策机遇,按照“重点引进一批、存量盘活一批、并购重组一批、支持培育一批”的工作思路,实现全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跨越式发展,新三板挂牌取得零的突破,6户企业实现新三板挂牌,挂牌企业数排全省第一。
随着“绿色通道”的好处凸显,一大批本土企业正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作为贵州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本土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来,经历多次调整,发展势头不减。
“十二五”时期,中天城投以年均40%以上的增速迅速增长,2015年实现营收154亿元,总资产超554亿元,净资产超130亿元,支付各项税费超30亿元,成为贵州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民营控股集团。
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谭忠游说:“中天城投将充分利用贵州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机遇,积极推进下属物业板块和康体板块实现新三板独立上市,形成贵州本土金融体系。”
加强直接融资比重助推后发赶超
由于受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企业自身发展局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贵州本土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意识不强,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偏高、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经济增长结构看,投资拉动是贵州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方式。如何发挥和利用产业资源优势,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本,是贵州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
专家表示,推动贵州经济后发赶超,需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而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全球金融体系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当经济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直接融资体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定价市场化和服务多层次特性,使其更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
2016年,贵州直接融资首破2000亿元大关,但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而言,贵州的融资结构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秦如培表示,贵州将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和比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稳步增长,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入保险资金,为贵州重大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和重点工程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东方科技通过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使公司的整体业务获得快速发展,为‘东方祥云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余林梅表示,作为贵州第一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之一,东方科技的净利润从2013年挂牌前的500多万增长到2015年的2275万元。
未来,贵州将大力实施企业上市“百千行动计划”、千企“四板”挂牌培育工程与引进拟上市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工程,到2020年末,实现贵州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新增1200家以上,总数达到2000家以上;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挂牌公司新增100家以上,总数达180家以上。(责任编辑/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