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让更多人了解马赛克手作
2017-03-10何涵妃
何涵妃
叶叶一年要参加几十场市集,而且多是异地市集。市集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巧妙的场合,在市集上可以看到很多品牌的初创阶段,让更多的人了解马赛克工艺,触摸到手作物的质感,也为了更有效率地推广手作。
叶叶是一个独立的年轻手作人。说她独立,因为她坚持马赛克这种十分小众的手作已经六年,目前她独自一人在打理“生灵手匠”马赛克品牌。除了创作与设计上对自己有要求外,她对自己的初创品牌如何成长也有非常好的想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相对陌生的马赛克工艺,也为了更有效率地推广手作,去年一年,她陆陆续续参加了各地大小十几场市集。
回想起来,之所以尝试马赛克也是因为机缘巧合。叶叶大学时念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时候,在平面与装饰两个方向,她选择了后者。平日里就喜欢做手工,于是想尝试一下别人沒有做过的东西。在图书馆找资料时她发现一本有关马赛克工艺的小册子,于是开始到处找材料,自己研究起马赛克来。
马赛克是一种拼贴的工艺,了解整个过程后,你会发现这种工艺需要很多专注和耐心,并且十分耗时。一个小小的马赛克烛台,常常要花费六七个小时。首先画图纸,确定设计图后,配色、把整块的马赛克材料裁剪成合适的形状,根据设计的图案、轮廓拼贴在烛台表面,并不断地修整。然后通过填缝、打磨使整个表面自然平整。
没看到实物就无法感受到马赛克工艺和手工的耗时性。而市集能让人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她的作品并且触摸到它的手工感,这也是叶叶参加市集的初衷。2014年底她第一次参加市集,当时是在豆瓣上找到的消息,一个人只身带了五六个烛台就到上海去了。但没想到现场对马赛克感兴趣的人不少,有些人因为市集开始关注她的作品,她交了不少的朋友。2015年11月,叶叶开始全职做手作,频繁地参加各种外地的市集,认识了一些摊主,了解更多的市集讯息。
市集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场合,你可以在一个市集上同时看到占卜、朋克和波西米亚,市集为这些小众和亚文化的东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空间。市集方和媒体还会在平台上宣传推广各个摊主,这对想崭露头角的初创品牌是很不错的机会。虽然一个人跑市集很辛苦,烛台花瓶很沉又易碎,一次异地市集的摊位费加上来回成本,常常比市集上赚的要多得多。但即使这样,叶叶还是很愿意参加市集,毕竟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
当然,叶叶对市集也有所筛选,大部分时候她会选择外地的市集,因为外面的市集接受度更高一些。让她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去年11月在香港的JCCAC手作市集,当时一个杭州的摊主朋友推荐给她,她申请了两三次才通过。那一次香港市集的体验非常特别,她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摊主,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摊主都住在附近的一个青年旅舍,大家基于共同的爱好,相互交流手作、设计,碰撞出许多火花。她还通过摊主知道了不同地域的文创,在市集上她甚至还了解到许多更小众的手作方式。
市集是一个很巧妙的场合,在市集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品牌的初创阶段,和顾客面对面地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马赛克的工艺,理解它背后的初心和坚持。她也能够从中了解到顾客的想法和大众的需求。叶叶喜欢和不同的摊主、手作者聊天,从他们的手作方式、设计中可以获得很多灵感,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新的元素,这是许多线上的平台无法实现的。通过参加市集,可以让自己进步得更快。
像叶叶这样,奔走在各地市集之间,为自己的初创品牌而努力的设计师、手作者还有很多。市集提供一个线下的公共空间供大家交流,让小众的设计得到展示。对她而言,市集的经历十分理想,也无比真实。市集的另一面,也许是人流少、一无所获,也许是批发货和抄袭,也许是摊主倒卖摊位。
但无论如何,创意市集是一个正在生长中的新事物。未来她会一直关注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