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党为什么总戒不掉买买买?
2017-03-10
谈到无法控制的购买欲,我想起一部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Shopaholic),电影描述丽贝卡热爱购物,导致债台高筑。尽管通过购物提高了品味,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时尚教主,生活过得光鲜亮丽,但背地里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购物欲,心理和经济都不堪重负,叫苦连天。
堆积如山的名牌,购买时的快感,逐渐累积成一个巨大的谎言,而谎言总有戳破的一天。银行要追讨她的债务,连带好不容易拥有的感情,都可能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而终结。
当我们意识到购物——本当为我们带来生活的享受和快乐——最终却化为压力与不安,甚至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时,那么我们该如何从中找出一条“活路”呢?
购买欲的真面目
首先,“购买欲”本身并不是一个该全盘否定的坏概念,只是当它成为我们的心理压力,当出现超出我们控制的情况时,我们需要检视一下自己为何消费。
一般购物都有一个特定的生活目的,小至天冷了买衣服,肚子饿了吃饭,大至为了上班方便买车,为了给家人一个安全、温暖的居所而买房,这些消费都属于“功能性消费”。
换句话说,功能性消费就是建立在“实际需要”之上的消费。人的生活有各种需要,在现代社会,无法依靠自己农耕、织布,人们靠消费的方式,将劳动力以金钱为工具、网络或实体店铺为渠道,彼此交换,各取所需。
获得便利的同时,现代社会的某些进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有了信用卡与更容易取得的分期付款等信贷制度,有了快时尚等用过即丟的消费观念,也有了现代社会带来的生活压力亟需一个纾解的方式。
购物成为一种替代品,形成“補偿性消费”。补偿性消费大致有几种类型,这些消费都成为现今广告学、传销学刺激消费的窍门:
1.情感补偿。当我们孤独的时候,某些消费能填补我们的孤独感。譬如一个人用的电器产品、打赏直播网红。堆积一屋子的商品,能够让我们减轻一个人在房间的孤寂感。
情感补偿式消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我们过分依赖消费带来的短期效果,忽视或疏离真正通过人际社交营造的情感世界。点击购物的一瞬间就像打鸡血,因为你能掌握过程和结果,但真正的人际交往却充满风险。
2.人格补偿。购物是一种与外在世界交流,进而认知自我的方式。主打安全的房车广告出现一家人出游的情景,主打成功人士的广告则多以一身时尚的个人为重心。当我们对自己的人格,以及社会关系不够清楚时,我们会试着通过购物给自己树立一个清晰的身份。一个理想的身份,却可能超出我们能够负担的范围,就像某些人买部高档手机就可能有种晋升到了更高的阶层的错觉,实际上还花了两个月的薪水。
3.价值感补偿。当我们感觉自己没有价值,尤其当所处的环境习惯用金钱等物质标准来衡量(包括褒扬和贬低)一个人时,消费带来的“主控感”能够让我们找回自信,保护自我不因外在评价而崩溃。
这种思维很可能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机制:当我们内心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们就通过购物行为来抚平不够好的感觉。有时候,我们的感觉来自他人的误解,有时则真正有那么一些个人习惯需要完善,但我们既不澄清误解,也不在后面的情况自我完善,那么购物买来的价值感并无法真正转变我们的处境,提升我们自身对自己的肯定。除上述三点,购物欲还会被某些因素挑起,好比我们天生有对生存的危机感,造成我们可能囤货过度,譬如某些人总是把冰箱塞得很满。另一方面,人天生有从众心理,当大家双十一买买买,你跟着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其中,也能带给我们安全感。
如何合理消费
通过对购买欲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在消费的时候自我检视,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我当下为何要做此笔消费:
1.我进行这个消费,出于功能性目的,还是补偿性目的?
2.我是否手边已经有功能类似的产品?
3.我是因为想要,还是需要?
4.我买它是出于没有的不安,但有了是否会让我变得更好?
5.我是因为“那些人有,所以我也要有?
6.我进行这个消费,是否花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影响我做其他正事?
7.参照之前类似的消费,这个消费最后可能带给我哪些快乐与负担?
8.我确实能负担起这笔消费吗?
9.我进行这个消费,是否犹豫再三,甚至需要斗争很久才能下决定?我为何如此纠结?
10.是否有比消费更让我快乐的事?如果你本身有剁手党的困扰,不妨在剁手前思考上述十点。除思考本身,随着时间拉长,购买冲动降低,也更能让我们冷静看待,及时把握购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