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加快构建“多极发展”新格局
2017-03-09鄂璠
鄂璠
在构建“多极发展”新格局上摁下了“加速键”的湖北省,对于GDP增长目标的设定则力求摆脱“速度情结”,消除“换挡焦虑”,冲刺2020,有些时候,放慢脚步,也是智慧
32297.91亿元!湖北GDP总量首次跨入“3万亿俱乐部”,居全国第七位,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佳水平。这是湖北2016经济年报上显示的骄人成就。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强调,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此后,湖北省加快了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今年1月14日,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在17日上午举行的第三次大会上,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说,当前,本省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要摆脱“速度情结”,消除“换挡焦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让“半壁江山”更优质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这是湖北省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对经济发展预期做出合理调整的同时,湖北省还提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留有一定的弹性。
“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8%左右,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的科学抉择。”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增速换挡、提质增效是规律、是大势。在他看来,GDP增速放缓很正常,因为总量在不断加大,淡化GDP增速,可以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按照8%的增速,不仅可以满足扩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的需求,还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腾出空间。
今年,湖北省将更加突出质量效益中心,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更加突出绿色发展方向,更加突出以民为本理念,更加突出打基础利长远导向,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王晓东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一要坚定不移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要坚定不移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三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四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五要坚定不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六要坚定不移建设美丽湖北,七要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营经济可谓是撑起了湖北经济的半壁江山。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湖北省民营经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预计2016年全省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今年1月16日上午,湖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作出了明确部署。
蒋超良说,当前,湖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着力推进经济结构再平衡、增长动力和动能再平衡、政府和企业债务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再平衡,必须抓住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这两个关键点,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蒋超良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重点解决五个问题”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切实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他看来,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对湖北省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经济总量、税收、就业的贡献上,更体现在企业家精神对创业文化、创新精神的引领上。他要求湖北省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有龙头,有双翼,还要有批“小虎队”
去年年底,一场影响湖北经济走向的智慧大碰撞在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举行。蒋超良与部分专家学者、企业家、省直单位负责人座谈,听取了大家对湖北省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后,他指出,当前湖北经济发展进入“提质”阶段,急需着力补好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多极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等短板。他提到,要处理好“一主两副”与“多极支撑”的关系,一如既往地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加快发展,同时重视“多极”发展,促进形成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局面。
在此后召开的湖北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一主两副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形成‘多极发展格局”被明确提出。
今年1月15日,“加快构建多极发展新格局”首次写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湖北省两会期间,围绕着“大力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力支持襄阳、宜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3至5个经济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地级市加快发展,形成新兴增长极……”等话题,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万勇看来,武汉应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既要为全省多做贡献,也要更好发挥辐射服务作用,带动多极发展。瞄准着力培育壮大“四新”经济;着力加快国际化进程,更好发挥开放先导作用;着力提升品质品位,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的示范作用这三大领域,武汉今年将摁下“加速键”。
在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邹薇看来,多极发展战略是基于湖北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而提出的,“十二五”期间,“一主两副”3座城市虽然实现了加速快跑,但湖北省其他地级市体量与“一主两副”比,经济层级相差还比较大,要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统筹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宜昌、襄阳为双翼,一批“小虎队”城市龙腾虎跃的局面。
县域:湖北的新“增长节点”
湖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20至30个发展潜力大、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建设成为新的增长节点”,“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完善县域经济发展配套支持政策”,“大力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建設”,“完善县域差别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营造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等多条具体的县域经济发展举措,让多个县(市)主要负责人深受鼓舞。
湖北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认为,“支持20至30个发展潜力大、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建设成为新的增长节点”这句话,为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名中全国百强县宜都自然是佼佼者。罗联峰表示,宜都将加快实体产业与金融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以投资25亿元的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和投资20亿元的宜红茶博览园为载体,打造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启动总投资200亿元的三江健康新城和港产一体化的半岛新城建设,以产城融合推动宜居宜业。
“枣阳是连续5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在新常态下要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责任重大。”省人大代表、枣阳市委书记何飞说,结合地方实际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做好“强”字文章。他提出要促进工业崛起,大力发展旅游业,抓好城乡统筹、生态文明,使枣阳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红安县将“投资环境”视为发展县域经济、培育特色产业的关键。“市场环境不好,企业招来了也留不住。”湖北省人大代表、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表示,今年,红安县将在黄冈市率先探索“容缺预审、容错纠错、干部能上能下、党委大督办”新机制,加快项目审批流程,激发干部干事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大冶市则将目标瞄准了更长远的2019年,期待两年后能够基本完成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两大任务。“争取让大冶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第二方阵。”省人大代表、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信心满满。
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县域,正在成为湖北省构建多极发展新格局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