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育初探
2017-03-09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沙头小学钟南征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沙头小学 钟南征
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它由三个要素构成:教师、学生、教育作用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自身的思想、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并主导创新教育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身心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见,教师和学生是创新主体。当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轴线,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创新课堂氛围,培养出一代具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又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巧插善引,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疑,层层推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引导,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二、培养想象精神,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身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Take a shower,Wash your hands等短语时候,就尽可以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教师两手朝背一上一下作毛巾擦状,男教师还可以偶尔还外加一点搞笑口哨歌;演示洗手的情景要完整、正确示范,同时告诉学生要勤洗手的道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一起表演,大声说出短语,允许让他们自由想象做出不同于教师的动作,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巧设创新探索机会,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精神。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重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三、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想象力丰富,积极探索求异,开辟独特见解,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发散创造。
四、在实践语言的情景中创新
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小学生阶段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学生在模仿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在练习“Are they your shorts?”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短裤,边走边问:“Whose shorts are they?Are they your short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短裤是谁的。于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Are they your shorts?”由此就在实践语言的情景中得到了创新发展。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文里的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练习句型:“What is the matter with …?”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医院排队等候看病的图,图中有几个不同表情的小朋友,其中一个手托着下巴作疼痛的样子,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Oh,she ate a lot of good food.They are sweet.So she has a toothache.…”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悉对话内容,反复揣摩思考,才能将合符要求的图画绘诸画纸。
五、充分发掘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PEP中,有许多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勇于开拓创新。例如,PEP六年级下册中介绍了假期里做过的事情,学生可以模仿句型来造新句,又或者模仿Let’s chant中再造一个去过哪里、做过什么、看过什么的问答句子。这些新造出来的句子无不是反映出教师利用教材中创新素材,让学生发挥出创新能力的表现。又如PEP教材中,“Story time”是我们教师最能够找到进行创新教育素材的板块。学生听了录音磁带后去模仿可爱的Zoom和Zip,把故事表演出来。通过积极参与的过程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交际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以此素材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不仅是改变传统英语教育的古板模式,它还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实践活动中的三个要素:教师、学生、教育作用过程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学习引导方面应成为“导师型”的人物,让学生在创新教育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