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7-03-09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韩庙镇明德小中学赵振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韩庙镇明德小中学 赵振河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观察生活,抓住细节,引入新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生活细节”就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的关键所在,发现“生活细节”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比如,我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安排了这样的插曲: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有许多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和脚底长度大约是1:1…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罪犯的身高…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产生兴趣,教师就有了引导学生来研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时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的精神。

再如:再学习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时,我用茶叶盒、笔筒,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叫学生发现它们共同的特点,以便更好的了解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做到举一反三。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生活画面”,扩大课堂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实践活动,使学生直接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去探索、寻找。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再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可以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演示“生活现象”,解决疑难

数学的许多概念和法则是在很多实物原型和事例中经抽象和概括而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对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产生疑问,难以消化理解和掌握。教师就要结合生活现象,利用事例展示学生的疑难点,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高效快捷演示许多实物的原型和事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接受知识的规律。

如学生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对于“面、棱、顶点、长、宽、高”的概念易产生混淆,教师联系了学生学做菜时的切菜感受,让学生自己动手切马铃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逐渐掌握了以上的概念。

这样,教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四、综合利用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综合起来。能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是21世纪拔尖人才所必须的素质,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灵活应用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感悟学习思想和方法。

总之,目的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必将更积极、生动、活泼地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境界。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