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携手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2017-03-09广东省台山市大江镇公益小学罗国绘
广东省台山市大江镇公益小学 罗国绘
背景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象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的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在《给颜黎明的信》中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阅读是写作文的重要条件。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练笔,是把阅读与写作进行相融合的最佳方法。在教完新课或某一片段之后进行的练笔,本身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鲜真实的反馈,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均等的训练机会,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因为这个过程排除了他人发言的干扰和辅助,完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那么,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这种课文练笔呢?
案例
我在教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十一册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理解深透,在教学中我设计两个精当的练笔用来帮助学生来加深理解。
师: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
生:没有。
师: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师:“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忽然间,我明白了——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动手写一写。
生1:残疾青年为了让“我”读书,而对“我”开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生2:残疾青年家没马,他让妹妹收马草,只是让我心安地在那里看书。
师:啊,多好的一个残疾青年,为了成全我读书的愿望,真是煞费苦心呀!那么“我”感受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生1:我扭头冲了出来,偎在他的轮椅上直想哭。
生2:我努力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自己哭出来。
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呀!捧起书再来读读,再来回味一下这感人的场面。
(生读。)
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事情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但作者却仍然记忆犹新。我想,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一定没有睡好,他会想些什么?(课件出示:晚上,回到家,我躺在床上想着白天的事,怎么也睡不着:__________。)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接着往下说。
生1:残疾青年真是一个好心人。他为了让我心安理得地看书。编出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啊!
生2:残疾青年对我的这份恩情,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今后我要以他为榜样,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学生。
师:残疾青年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收到过这样的谎言吗?或者,你的周围有这样的事例吗?请同学们用“善意的谎言”写一篇作文。
……反思
一、真情补白,体会情感
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学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能理解深透,从课堂上组织的讨论中可见一斑。这就需要老师设计一个精当的练笔来加深理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续写一个片段练笔: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
“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你能继续往下写吗?(我觉得进行小练笔的时机掌握很重要。“情动”而“辞发”,这时要给学生写的机会,让学生内心的情感和让文章的情感交融,并涌出纸外。)
经过练笔交流,文章所设的悬念学生彻底明了,原本无马,假称有马,为的是让“我”安心看书,如果泄露机关,岂不坏了好事?所以他先以“命令”口吻叫妹妹收马草,次以行动阻挡“我”,继以语言威吓“我”……真是用心良苦呀!
学生最终的情感归宿就是:要对陌生人付出自己的关爱,更令人觉得了不起;付出关爱,并要不伤人自尊,就需要用心良苦地经营。
二、心灵撞击,情感升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驰骋。我个人认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要怕让学生写,不要怕耽误时间,完全还可以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大胆地学着写一写,哪怕是写一句话,写一段文字也是值得的。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残疾青年撒的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后,都被他那种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此时,我便趁热打铁,问道:“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一定没有睡好,他会想些什么?”情动而辞发。学生都说得很投入,很动情。他们写道:“这位残疾青年为了让我心安理得地去他那儿看书,居然谎称家中有一匹马,还买下了我的马草,他的所作所为真是令我感动。今后,我一定要多看书,多学知识,以报答他的恩情。”“这个残疾青年真是太有爱心了,他为了成全我看书的愿望,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虽说他这么做欺骗了我,但他是为了维护我的自尊才怎么做的呀!他的良苦用心真是令我感动,令我钦佩!”……
三、以课文为文本,引导写作
这篇课文的语言虽然很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课堂上,我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品读,与课文中的“我”一起置身于这一个“善意的谎言”,设身处地地想想残疾青年的良苦用心,从而让学生由外在的语言探究到残疾青年美好的内心世界。学完了《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我叫学生以《善意的谎言》为题,写作文。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那种谋篇布局的巧妙,引导学生要把作文写得有趣味,要有波折,不能平铺直叙。
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乃至“生活练笔”,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