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人力资源审计的现状和方法

2017-03-09

环球市场 2017年16期
关键词:实务人力资源管理

刘 然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小议人力资源审计的现状和方法

刘 然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审计理论体系,并将其有机地运用到实务当中,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审计的有效性,降低审计风险,为企业的顺利发展、社会的健康运行和人才的合理运用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审计;现状;方法

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对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所以,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审计力度,可以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正确核算进行必要的监督,从而对其真实性和公允性提供保证。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分析,总结了人力资源审计的现状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建议。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1 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内涵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然而,对什么是企业人力资源审计都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审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评审及相关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程序的实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加以分析和评价。通常认为,人力资源审计和常规审计本质上没有区别。一些学酱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审计不是传统的做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库存,而是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程序的完善,主要运用综合审计操作流程和人力资源信息,以支持公司政策的有效实施。当前的学者普遍较为赞同后一种观点,即人力资源审计和常规审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要求,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要素客观地反映投资的情况下,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监督和审查,这种审计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 人力资源审计的现实问题

2.1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完善

尽管人员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现象,但是人才过剩和企业无法获得满意的人才这一矛盾却在当今社会表现得非常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的企业在面对日新月异、变化惊人的经济形势时,往往把中短期的经济利益放到了首要地位,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这直接导致企业将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放到了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位置。久而久之,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带来负面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稳定且有效的薪酬和激励政策。如今,很多企业激励员工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金钱和物质的鼓励,以及职务提升、表扬和肯定等形式。不仅方法单一,而且忽视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的要求。从而使得员工缺乏认同感,无益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2.2企业缺乏人力资源会计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会计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以来,一直处在缓慢发展的状态,以致于目前大多数的企业根本没有人力资源会计。这主要是由于现在的会计领域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并且具体表现在相应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缺失,使得企业无法进行有效的核算,相应的工作自然无法开展。

2.3审计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审计,其核心就在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这要求人力资源审计的审计范围不仅要包括检查与监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还应当对相应的政策、制度能否企业带来切实的利益进行评价。可是,如今的人力资源审计仅仅是对获取和审查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是否按计划进行提供了基础性的评价,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间是否存在优势互补、管理政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等问题评价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审计报告的客观准确性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3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方法和措施

3.1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

实现人力资源审计顺利开展的一切基础,就是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这是因为实现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可以给人力资源审计带来必要的制度条件和参考标准。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和相关部门必须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会计指标体系,为企业人力资源审计在实务中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保证。

3.2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并应用实践

就目前的实务工作来看,由于人力资源审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较为复杂,因此在计量的环节上难以获得突破,直接导致人力资源审计缺乏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连接,并逐渐变成人力资源审计实务操作的盲点。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必需充分借助人力资源和审计部门、审计协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院校和审计工作者的力量,开展和进行人力资源审计理论的研究与制定。促使人力资源审计理论可以为其实务起到指引的作用,让审计工作效率获得真正的提高。

3.3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审计模式

由于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特殊性,审计的模式需要从传统的报表审计向绩效审计进行转变。这要求相应的审计工作必须拥有与之相对应的的制度和模式保证其可以顺利进行。基于此,确立以合法性为基础要求,以绩效审计为核心的模式已经成为实现人力资源审计模式转变的方向。对此,人力资源审计的审计目标在绩效制度的完善和最低保障标准上就能够进行延伸,并且可以借助组织管理,绩效管理,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进行理论支持,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另外,在加强审计的质量控制方面,必须确保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先进、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进行人力资源审计,从而使审计人员可以得到有效的安排,审计信息获得顺畅的交流,审计风险降到可控制的低水平,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作为审计领域的全新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审计不但可以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大力推动人力资源审计工作,可以为企业的有效发展、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和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1]刘含艳.企业人力资源审计基本问题及障碍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09:131-132.

[2]李雪,詹原瑞.人力资源审计问题初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89-92.

[3]吴燕,高强,曲庆龙.企业人力资源审计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04:337-339.

[4]柴雪瑞.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主要内容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2, 18:61-62.

[5]许慎红.我国人力资源审计问题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4,14:142.

猜你喜欢

实务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ODI实务
FDI实务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