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学校管理中的合理运用

2017-03-09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孙玉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法家道家校长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 孙玉萍

人们认为,一间优秀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优秀的,即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格美,品德好,修养高,善读书。而要使一间学校优秀,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构设理想的管理层级。若能让年级主任做“法家”,中层主任做“儒家”,学校领导做“道家”,这样的学校必然能够长足发展。

法家重视法律,主张“法治”,强调他律、监督、告诫、处罚,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天性,“严刑厚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主张制度管人,照章办事,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行事讲究效率,不拖拉积压,崇尚“无宿治”;强调制度的稳定性,反对朝令夕改,主张“国贵少变”。

年级主任是学校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者,把关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流程和细节,他们身在基层,最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教师坐班是否按时,备课是否充分,改作是否认真,辅导是耐心,各种规章制度落实是否到位,他们看在眼里,明在心上。年级主任能否严格执法和敢于顶真碰硬,是衡量一所学校执行力高低最重要的指标。年级主任贯彻“法家”的管理思想,严格执法,制度第一,不做老好人,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实现组织的高效运作,学校制度的全面落实。

儒家思想精髓是"仁义" ,主张“德治”,强调自律、恩泽、教化、感染,以人为本;提倡“德治”和“仁政”,主张“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动人”;恪守中庸,防止“过”和“不及”两个极端,把握好“度”,做到节用有度、任废有度、赏罚有度、褒贬有度;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注意成员之间协调与和睦,又反对无原则的苟同与同流合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先义后利”,对人则“先利后义”;强调“为政在人”,主张“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倡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中层主任负责学校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条线的工作,是校长和年级主任、科组长及一线老师之间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要将校长宏观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战略具体化、制度化,需要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建立团队,化解矛盾,开展活动,同心协力完成组织目标。学校中层主任贯彻“儒家”的管理思想,才能以人为本地制定政策,出台制度;才能有效地化解基层执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凝聚团队,纠偏守中,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才能让校长摆脱烦琐的管理事务束缚,腾出时间和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

道家的思想精髓是“清净无为”,主张“无为而治”,强调登高望远,尊重规律,顺应潮流,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追求“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强调“政简刑轻”,反对“繁复苛重”,减少干预,放手放权,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强调“以正治国”,抓重点,抓关键,重“内治”,辨方向,谋大略;强调“谦下”为本,“常善救人”,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间好学校,必有一个好校长。好校长需要超前的理念、正确的决策、准确的用人和科学的行事,这一切均离不开校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校长如果整天被杂事包围,拘泥于琐碎事务,无暇充电,孤陋寡闻,缺乏思考,就很容易固步自封,目光短浅,抓小遗大,坐失良机,甚至会不辨方向,盲目指挥,误入歧途。校长应该做“道家”,掌握规律,把握方向,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我认为一名校长指挥团队“做正确的事”比教育部下“正确的做事”更重要,“想事”比“管事”更重要,“管事”比“做事”更重要。校长就是要“出好主意用好人”,而不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放手”“不放心”最后必然会导致既无“可用之人”,又无“可信之人”,走向更多的亲历亲为,形成恶性循环。

在学校组织内部,管理是需要分层的,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自上而下,战略管理依次淡化,过程管理依次增强;对人的管理依次淡化,对事的管理依次增强。越是基层的管理,越是需要更多程度的“法家”的管理思路与方法;层级越高,则越是需要更多程度的“道家”的管理思路与方法。学校可以构建分层管理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层面,各面相交,各线相联,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上级对下级下达工作目标,下级对上级承担工作责任;中层管理人员享有一定独立的权利,更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上级交给的事情办得更好;上级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避免了事务主义,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校发展战略性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思考,提高了管理深度和水平。

现实中,很多学校的管理层级是错位的。年级主任乐于做“儒家”,不做“法家”,遇事不敢顶真,做“老好人”,致使制度行同虚设,执行力下降,汇报时必然弄虚作假,粉饰太平,误导上级;普通老师,则乐于做“道家”,对学校宏观决策品头论足,猜测置疑,甚至空发牢骚,涣散人心,而不是谋求执行到位,低耗高效;校长则被迫做“法家”,别人看得下去,校长推不掉,只好冲在第一线,板起面孔训人,久之搞得干群关系紧张,校长威信下降,凝聚力减弱,甚至到基层也了解不到真实情况,疲于应对,决策能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校长做“道家”不是“坐而论道”,“无为而治”更不是“无所作为”。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我工作只抓两件事――最大的事和最小的事”。我理解这里“最大的事”,就是做“道家”,这里“最小的事”,就是关注“细节”。画法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一说,管理亦然。校长不可不察!

在班级管理中,法家、儒家、道家思想的先后运用,并非孤立运行,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比如,班主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让学生干部对全体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实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若月评中被评为优秀者,在“重精神,轻物质”的宗旨下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张榜表彰。这就既是有约在先的表现,又培养了学生踏实、进取的精神,更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能力。

在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很多人道伦常的思想精华有利于学校管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作为管理者必须不断的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法家道家校长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漫画道家思想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小小书法家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