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析
2017-03-09杨然
杨 然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析
杨 然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供电企业效益创收压力更大,降低成本更加迫切。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调度、监控和控制同台办公,优化了电网运行、抢修和检修等相关机制。实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了人员成本。提高了应急抢修效率,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因此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性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先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了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进一步论述了电网调控的现状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析
引言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实施是满足当代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我国电网的智能运行、提高工作业务效率、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电网企业也必须要注意到几方面问题,以确保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能够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以下本文就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 、电网调控一体化概述
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整合了地区电网集中运行监视、控制操作资源,充分发挥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应用系统在电力事故处理、运行方式调整和应急指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的结合。缩短运行环节,有效整合资源,提升了电网运行实时控制效率,大大提高了电网整体协同控制水平。主要工作方式是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监控和操作分属不同班组,调度与监控合一,一个地区集中只设一个调控中心,按作业半径分设多个运维操作站。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同在调控中心值班,同归调控部门管辖。调控人员负责调度和设备监控、远方遥控操作、状态评价等工作。运维操作站的人员主要负责设备巡视、缺陷处理、检修期间的现场操作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等工作。调度预令下达到运维操作站,正令下达到需要操作的变电站现场。
2 、采用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2.1 我国电网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现阶段,在国内电网管理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传统观管理模式;二是集控站管理模式;三是监控中心与运维操作模式;四是调控一体化模式。以上几种模式先后应用到电网管理当中,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各种电网管理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自身的短板,均优于自身的发展无法满足电网的运行方式而被不断淘汰和更新。为了保障电力工程项目在实际中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新型的电网运行模式的研发和应用势在必行。
2.2 调控一体化能节省资源
在以往的应用中,电力工程项目在电网运行中采用调控一体化的模式能提升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网中岗位人员的工作调动,同时还减轻了配网工作人员以往的工作强度,促使管理水平的提升。调控一体化模式和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相比,电网管理的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由于现阶段国内开始大力的开展电网工程项目的建设,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为当下时代的发展提供保障性作用,唯有调控一体化模式方能优化电网运行的管理模式,这对电力工程企业长远的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
3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3.1 技术实施
从技术角度上来看,要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和应用要求能够做到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要求企业能够选择国家规定的、符合标准的电网调控一体化相关设备和产品。其中,技术支持系统必须要求能够满足电网系统升级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此外,电网运行环境和体系结构也必须是开放性的,必须满足不同功能设备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集成;第二,要保证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网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但是这些均必须要以保证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安全性为基本前提,这样才有助于切实保障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和信息,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平台建设和调度系统调整时能够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并设置安全防火墙,防止信息系统被非法入侵;第三,保障设备的可维护性。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及其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保证系统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能够实现后期升级和维护;第四,运行多态化。保障系统运行的多种状态,如规划态、调试态、历史态以及实时态等。
3.2 方案实施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应用要求能够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方案的设计较为复杂,因其设计的单位部门以及工作活动较多,具体实施中也有可能出现多种运行风险,因此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方案的实施要求能顾做好方案实施工作则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从整体和局部细节角度出发,切实做好各方面协调和配合工作。具体来说,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方案实施需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过渡阶段。过渡阶段企业必须构建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以支持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行;其次,实施初期。实施初期要求能够对运行管理组织机构进行调整,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责任和范围;第三,成熟阶段,即完全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阶段。
总而言之,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调控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也使整个电网的核心资源得到优化,对提高电网安全运行,以及未来电网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实现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赵亚萍,宋雪芹.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174.
[2]黄潇,陈玉洁.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改进[J].低碳世界,2016,10:90-91.
[3]李功新,周小明,陈振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备用系统[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07:85-90.
[4]殷少奇.电网调控运行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J].陕西电力,2016,1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