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式心理咨询的五大特点

2017-03-09张福全张向葵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阴阳五行中式心理咨询

赵 红,张福全 ,张向葵

(1.合肥学院 a.教育系,b.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合肥 230601;2.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长春 130024)

中式心理咨询的五大特点

赵 红1a,张福全1b,张向葵2

(1.合肥学院 a.教育系,b.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合肥 230601;2.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长春 130024)

中式心理咨询是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模式。它以阴阳五行理论作为核心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辨因施策,实现阴阳平衡,恢复正常心理功能,达到身心和谐,适应社会生活。中式心理咨询具有五个重要特点。这五个特点是:阴阳五行和中医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咨询过程是实现阴阳转化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问题评估能力;咨询方法的多样性、运用方法的针对性和综合性等。其中,对于“心理疾病”的看法,尤其体现出中式心理咨询的理解。

心理咨询;阴阳平衡;转化;本土化

中式心理咨询是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模式。它以阴阳五行理论作为核心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辨因施策,实现阴阳平衡,恢复正常心理功能,达到身心和谐,适应社会生活。中式心理咨询的提出,反映出心理咨询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这一趋势从本土化的角度考虑中国人的心理特点、现实背景与历史文化渊源。当我们对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由坚信、崇拜、迷恋,到困惑、怀疑转变的时候,猛然觉悟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已经把很多看似复杂的事物本质都已经揭示出来了,为中式心理咨询打好了雄厚的基础。 中式心理咨询正是在中国传统智慧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构建,具体呈现出五大特点。

1 根基性:阴阳五行和中医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与其它许多心理咨询方法不同,中式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不属于西方任何心理咨询的理论派别,比如认知学派、完形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它属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派,具有其自身的理论根基。由于受过去极左思想的影响,阴阳五行理论一度恐为人们所提及,把它当作八卦算命、封建余毒加以批判和拒绝,至今影响还在。以至于一提起阴阳人们总会多一份警觉,或者疑问。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亦或框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依据阴阳理论,阴阳的核心思想讲的是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而这个规律乃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与五行的结合是在《管子》一书中实现的。在《管子》之前,阴阳五行好比一堆零散的部件,《管子》实现了阴阳五行的合流,将这些部件装配成一个整体。二者的合流,一表一里,相得益彰。[2]阴阳五行理论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并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3]

中式心理咨询将阴阳五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不仅有文化渊源上的历史继承性,也有现实心理咨询发展的客观需求性。现代心理咨询理论大多来源于国外,虽然引进之后做了一定适应性调整,但是仍然具有水土不服现象,所以国内很多学者在探讨心理咨询理论的本土化。西南大学的胡春华指出:“我们应当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当代中国人为对象,以中国化的心理健康思想为指导,规划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4]也有学者在谈到心理学的本土化指出:“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学是从美国进口的,人们期待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心理学能够解决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促进对本国思想和行为的理解。然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认为,这种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并不符合本地的实际。因此,他们需要发展出一种本土化的心理学,这就导致了心理学上的本土化运动和本土心理学的产生”。[5]有学者研究发现 关于本土心理疗法的研究和案例在逐年增多,据冯帆等人2015年的研究数据:“20世纪70年代只有1篇案例报道;1980-1989年有文章12篇,病例68例;1990-1999年发表文章55篇,病例1623例;200-2009年有文章216篇,病例6576例;而2010-2014年,仅5年时间,关于本土治疗的文章就有214篇,病例5147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6]

心理咨询的本土化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把阴阳五行作为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找到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合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运用阴阳理论,我们可以理解:心理问题是阴阳失衡问题,是五行关系在协调上出了问题。那么,解决之道就是先辨因再施策。施策就是平衡阴阳,协调关系,实现身心和谐。明确了这一目的,自然会对接到另一个理论基础之上,那就是中医理论。因为中医理论也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的思想和方法,如中医的标本兼治、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对中式心理咨询就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值得强调的是,把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并不是太在意“五”而是这一理论对于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生、克、乘、侮等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认识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 过程性:咨询过程是实现阴阳转化的过程

按照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对于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有各种基于不同理论派别的认知,阐述起来都比较复杂,而依照我国的阴阳五行理论,理解这些问题就相对比较简单。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就是“阴阳失衡”, 解决的方法就是恢复“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谈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国医学根据阴阳理论,把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结构和功能概括为阴阳两个即对立又统一的方面,它们在互为消长的生克运动中保持动态的平衡,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若相互制约的功能出现紊乱,则表现出亚健康甚至疾病。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根源,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最近刘又嘉等人又从微生态平衡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阴阳平衡与微生态平衡的契合性。[7]

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针对“阴阳失衡”这一病因而生的。如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祛湿化瘀、滋阴补气等都是调节阴阳的,最终实现阴阳的平衡与协调。中式心理咨询遵循中医学理论,重在实现心理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转化。心理咨询的转化的方法虽然与中医学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任务的不同,方法也具有其特殊性。比如阳性法,重在滋生、补强其成长的力量,提高其存在价值感、意义感,增强其信心,提高或者扩大其兴趣,增进亲情、友情、爱情,增大胆量等;阴性法主要调整其不切实际的目标,无休止的欲望,绝对化、主观化的观念,不懂道德和规则,过于自负等心理和行为。转化还包括关系状况的转化。如改变家庭、学校、工作、社会等不同关系中不合适的生克关系,使其达到平衡协调,进而影响到心理的积极转化。所有的转化都可以概括为心理之间的阴阳转化和一切关系之间的转化。在中式心理咨询中尤其重视人的“胆量”的转化。关于“胆量”一词在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几乎查不到相关研究。在卡特尔16种人格测量量表中,有“敢为性”这一项目。“胆量”一词在生活中经常被提及,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有人在文章中写道,“胆量”在战争中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当一方的胆量超过对方时,他的胆量就因为对方的懦弱而发挥了作用。[8]实践证明,很多心理问题都和“胆量 ”有关,在胆量上呈现阴性。比如抑郁、焦虑、强迫、恐惧、交往障碍、自卑等等都表现为怕东西,怕考不上大学,怕未来更艰难,怕不干净传染病,怕陌生人,怕被拒绝,怕不被尊重等等。因此,把胆量由胆小“阴性”转化为胆大“阳性”,就很必要。

3 评估性: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问题评估能力

源于西方的心理咨询,存在重视心理问题的解决而忽视对心理问题评估的倾向。特别是反映后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更是如此。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会谈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来访者的主观架构中,发展出“设定良好的正向目标。第二部分,以例外为根基,发展出多元的解决策略。[9]其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探索小改变的可能性,探索来访者的目标、资源、例外正向经验、未来愿景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忽视对于问题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焦点短程治疗把自己的方法称之为“解决问题导向”,而把传统的方法称为“问题导向”。焦点治疗认为:“问题导向”的治疗师深入探讨的是“来访者固着的问题形态,并且追溯问题的成因与过去的一切。[9]我们认为,即使传统的“问题导向”型心理咨询,在心理问题评估方面强于后现代建构性“问题解决导向”型,但是,在评估的全面性和评估的方法方面,还是具有某些欠缺。比如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心理问题根源的挖掘,但是,其挖掘也是单独从潜意识层面来挖掘,没有从更多的层面进行综合的深入的挖掘,所以,表现为评估的单一化和主观化。其原因为很多结论都是咨询师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得出的,不具有客观性。

中式心理咨询则继承中医学的传统,辨症施治,在心理咨询方面我们称之为辨因施策,形成了一系列的客观的评估方法——望、闻、问、握、测、检等。[10]因此,中式心理咨询更重视心理评估,认为对心理问题的评估或者了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心理咨询师不仅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更要掌握了解问题或者评估问题的方法。掌握心理问题的评估能力,不是从概念上了解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而是能够运用观察、调查、测量等多种方法了解来访者,获得完整的评估信息,达到对来访者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估。

4 综合性:咨询方法的多样性、运用方法的针对性和综合性

中式心理咨询呈现出一系列具有特点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貌似很多,但是,与复杂的心理问题相比,仍然显得不足。这些方法与流行的西方心理咨询方法相比,是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考虑。身、心两个方面本身就是一阴一阳,咨询的方法也呈现出阴阳特性。如运动法、营养法是健身的,而其它方法是健心的。其实,根据阴阳理论,健身也是健心,健心也是健身,互为一体。西方心理咨询理论基本不考虑“身”的问题,只考虑“心”的问题。而且根据生理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中枢神经的功能,所以偶尔关心的“身”的问题也只是关注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按照中医学理论,一切事物,包括天、地、人、身心、五脏六腑都是联系的,都不是单一的在起作用,就像现在的作战理论一样,不是某一兵种的单独作战,而是体系作战。比如我国古人提出的“音乐疗法”,就是五音对五脏。五脏健康,才具有精气神。五音中的“角”音既可以疏肝——调身,也能化解郁气——调心。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心理不仅是“心”的功能,也是脏腑的整体功能。所以,我们调身的方法也是中式心理咨询很重要的一个特色。

方法虽多,用得不当,没有针对性,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问题特点、年龄、性别、民族、地域、工作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人格特点,以及咨询师的这些特点和可供选择的方法的多样性交织起来,能选择出合适的又有针对性的方法实属不易。因此,做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比做一个单科医生要难得多。有针对性地选择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也是衡量咨询师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咨询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简单的单一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的心理问题,效果不佳。做到运用方法的针对性,依赖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对来访者全面状况的分析和了解(特点与任务);二是对各种心理咨询方法的全面了解(工具及其性能);三是咨询师的特点及其驾驭能力。有的方法很好,却不是咨询师的擅长,这样运用效果也不会好。能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方法才可能有针对性,比较精准。方法的针对性、精准性,决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比如用钥匙开锁,这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精准性,也不能完成任务。假如用语言表述,可能很简单,“找到锁,拿钥匙一开不就完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到锁,还需要找到钥匙孔,找不到钥匙孔就没办法选择钥匙,因为你不知道是选择扁的还是圆的,是大的还是小的,是长的还是短的,即使钥匙选对了,在开的时候还需方向要对,如果操作不当,也不能打开锁。开锁是一个小事情,如果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精准性,同样完不成任务。谈到针对性和精准性,不是某一种心理问题只能用某种方法来解决,如果用了其它方法就失去针对性了,就不精准了。要做到针对性,就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之所以要综合地运用方法,是因为引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因人而异,表现出的状况也是多样的,往往具有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意志等方面的多种症状,单靠哪一种方法都会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主张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不能固执于某一方法派别,不为了使用方法而使用方法,这样,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5 预防性:开展教育活动、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特点。黄帝内经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1]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预防重于治疗,已经是中国医学界的共识。百度学术上可以查到210197篇相关文献,足以看出共识的普遍性。[11]中式心理咨询依然秉承中医学的特点——“治未病”,提高人们的自我防御能力和自愈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性教育,应该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即提高阳性力量为首要素质。由于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面对升学压力,在学校和家长看管式、威权式教育下,学生由“初生牛犊不怕虎”状态,到“小绵羊’状态,男孩子大多缺少阳刚之气。[12]所以,教育不仅是说教和严格的控制,也包括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要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首先要在认知上使人们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珍惜生命,既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他人的生命;二是要学会坚强。要理解人生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才能战胜困难;三是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可以避免目光总是指向自己、关注自己的感觉。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等都过度关注自己。心中的“我”越少,心就越宽,心态就越好,心理的压力就会变小;四是要增强责任感。我们的“活”,不仅是为自己“活”,也是为他人活,甚至有些伟人是为民族而活,这会升华“活”的价值和意义;五是要有人生梦想,把梦想作为一种激励,不断朝梦想前行,克服困难实现梦想。梦想就是志向,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理由。

总之,中式心理咨询的五大特点,仅仅是中式心理咨询体系中的一部分特点,并不是全部。它的每一种方法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做法。为此,我们对中式咨询特点的研究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一步展开。

[1] 陈德述.略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3.

[2] 白奚.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学说的合流——管子阴阳五行思想新探[J].中国社会科学,1997(5):24-30.

[3] 张安玲,徐胤聪.中医学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56.

[4] 徐春华,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7(4):6-9.

[5] 张秀琴,叶浩生.本土心理学评析[J].心理学探新,2008(1):4-6.

[6] 冯帆.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历史沿革与现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8):55.

[7] 刘又嘉等,中医阴阳平衡与微生态平衡的契合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4):5.

[8] 克劳赛维茨(普鲁士).胆量[J].领导文萃,1997(7):55-58.

[9] 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5-7.

[10] 刘之谦,王庆文,傅国志,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评释[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8:7.

[11] 百度学术.http://xueshu.baidu.com/s?wd=,2017.8.24.

[12] 张扬,周瑶,陈鹏.小学“男孩危机”现状调查及及干预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4(7):92-95.

Fiv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PsychologicalCounseling

ZHAO Hong1a,ZHANG Fu-quan1b,ZHANG Xiang-kui2

( 1a.Education Department,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1b.Department of Institute of Applied Psychology,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2.School of Pysch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Chines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a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odel.With the Yin-Yang and Five-Element theory at the core guiding ideolagy and methodology, to distinguish the reason and then implement the method.As a result,to achieve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to restore norm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to achieve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and adapt to the social life.Chines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as fiv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the counseling process is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yin and yang;psychological councelors must have the ability to assess psychological problems,the diversity of consultation methods,the pertinence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using methods.Among them, the opinion of psychological illness especially reflects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 balance of Yin and Yang;transformation;indigenization.

2017-09-05

2017-09-15

赵 红(1964— ),甘肃兰州人,女,合肥学院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张福全(1960— ),男,吉林东丰人,合肥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张向葵(1958— ),女,黑龙江伊春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B84-06

A

2096-2371(2017)05-0116-04

[责任编辑:李玉年]

猜你喜欢

阴阳五行中式心理咨询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闲谈为何叫“聊天”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
阴阳五行与针灸——浅谈《内经》阴阳五行学说在针灸学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