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预告管理决策:一组策略选择
2017-03-09王宏昌
刘 博,王宏昌,官 银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盈余预告管理决策:一组策略选择
刘 博,王宏昌,官 银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盈余预告管理指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优势,采取一定的技术或策略,对盈余预告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控制,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反应,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印象管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在披露盈余预告信息时往往会运用此理论,从信息披露的数量、明晰性、自我归因、及时性、可靠性及信息载体等诸多方面,采取实现操控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的策略组合。
盈余预告;盈余预告管理;印象管理;信息披露;选择性披露;策略
管理层盈余预告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降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好地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服务。在我国资本市场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优化盈余预告信息间接租金,依据已感知到的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反应而形成的外在种种约束,经过复杂的心理权衡,对盈余预告的全过程实施决策,以期通过印象管理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盈余预告管理决策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动的反应,从其本质上说,是针对盈余预告信息诸多方面实施主动管理的一组策略选择。
一、盈余预告管理概述
盈余预告是资本市场强制或者自愿披露的一种信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根据生产经营进展及业绩状况,预计公司该期盈余可能亏损,或者即使不亏损,但经营成果较上年同期发生大幅度变动时(一般指超过 50%),在定期财务报告正式对外披露之前,预先以暂定数的方式向市场发布公司该期的预计盈余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合理决策。
盈余预告管理又叫盈余预告操纵,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在盈余预告披露的过程中,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优势,采取一定的技术或策略,对盈余预告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控制,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反应,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市公司管理层既是盈余预告信息的生产者,又是该信息的拥有者,掌握着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的决策权。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管理层存在追求优化盈余预告信息间接租金的强烈动机。在特定的外在约束和内在动机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就会权衡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实施印象管理和选择性披露,控制盈余预告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设计披露整个过程,以实现最优的盈余预告管理。因此,盈余预告管理实质上就是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量体裁衣”进行印象管理,适时适度地向外界发布“经过裁剪和包装”的盈余预告的一个行为过程。
二、印象管理与盈余预告管理决策行为
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在社会中对自己定位时都会有“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的强烈意识。Jones和Pittman研究发现,在进行社会定位时,人们实施自我展示具有一定的策略性。[1]根据具体的交往对象和交往环境,人们会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尽管这种行为有时是无意识的。人在社会定位中会采取一定策略管理自己的行为,期望获得社会的积极印象。Leary和Kowalski把这种用来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2]
为了在社会中准确定位,提高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人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运用印象管理手段,通过控制他人所获得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并会尽量使用各种办法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所以,印象管理源于对人的心理及行为的预期,是社会互动的本质成分,不仅是必然的,也是被期望的文化与社会现象。[3]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拓展和完善,该领域逐步发展为印象管理理论,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理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印象管理被引入多个研究领域,大大扩展了应用的范围,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资本市场中,资金、机会都是高度稀缺的资源,盈余预告信息披露也具有经济后果性,所以也可以从印象管理理论视角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在盈余预告过程中的印象管理行为。
首先,就盈余预告信息而言,盈余预告的信息用户(包括各方面的利益相关人)对公司的好印象,会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这是公司管理层对盈余预告实施印象管理的策略动机。其次,盈余预告的主要信息用户与公司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公司管理层是盈余预告信息的超级拥有者,这为上市公司操控盈余预告、实施印象管理留下了策略空间。再次,上市公司在向市场发布盈余预告信息时,会通过报纸、网络、发布会等多种媒体和形式,这种广泛性的传播可以充分发挥印象管理的作用和效果。在此过程中,付出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向公众宣传其良好的财务形象、管理形象和社会形象。由于实施效益大于实施成本,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基于经济性考虑,也会采取策略对盈余预告实施印象管理。
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为实现在资本市场的积极定位,在自我展示中采取一定技巧和策略,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期望获得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积极印象。这种控制体现在管理层行为的很多方面,对盈余预告信息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公众实体,其盈余信息的使用者众多,信息质量涉及面较广。上市公司管理层“天然”拥有盈余预告信息,又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起决策作用,为了实现盈余预告信息间接租金的优化,管理层会利用相关制度存在的“真空”,对盈余预告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通过盈余预告达到印象管理的目的。
三、选择性披露与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策略
在对盈余预告实施印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对盈余信息采用一种选择性披露策略,[4]从信息披露的数量、明晰性、自我归因、及时性、可靠性及信息载体策略等诸多方面,操控着盈余预告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形成一个策略组合。
1.盈余预告信息数量的选择策略
管理层通常依据信息性质,选择披露信息的具体数量。一般会多披露利好消息,少披露利空消息。这种披露数量选择体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从静态上看,公司管理层在预告日基于预告信息的性质进行选择性披露,相对于对利空消息采取“有所保留”的态度,管理层倾向于对利好消息“一次出清”。具体而言,管理层披露利好盈余预告时,倾向于“倾囊而出”,还附带众多相关或者明细内容;而在披露利空盈余预告时,倾向于“言简意赅”,简单描述亏损或者利润下调。从动态上看,Gregory S.Miller的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信息披露的数量随着盈余数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在盈余增长期间,管理层倾向于多披露信息;在盈余下降期间,管理层披露的信息数量明显减少。从披露内容上看,管理层更倾向于披露积极的短期结果,故意避而不谈即将发生的盈余下降。[5]
此外,管理层还会依据信息披露的动机和背景,选择披露信息的具体数量。[6]比如,在证券发行前,为降低筹资成本,公司会加大盈余预告信息发布;在员工持有的股票期权到期日之前,管理层从降低公司履约成本的立场出发,会增加发布利空信息。[7]
2.盈余预告信息语言明晰性的选择策略
信息通过语言表达进行传递,其语言的明晰性将直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吸收和反应过程。明晰性又叫可理解性,是指公司提供的信息应该内容简明、表述清晰,便于使用者理解和运用。信息用户对信息的认知会有易得性偏误(availability bias),也就是说,信息的接受者会简单地根据已有信息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事件的发生概率,按照信息的易得性去选择理解的内容,而不是寻找其他相关原因,这种行为在传播学中又被称为“自选性”行为。盈余预告信息具有前瞻性,是对上市公司未来盈余的预测,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这就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印象管理、人为整合盈余预告的明晰性,提供了策略选择空间。
当预计公司的经营业绩较好、盈余质量较高时,管理层希望把这种好消息传递给社会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种业绩,管理层就在盈余预告信息披露中充分体现明晰性,尽量使用通俗明了、清晰准确的语言,以利于市场对该信息做出充分的有效反应。而当公司预计业绩较差时,管理层就会采取模糊性披露,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性语言和更为抽象的会计术语,用复杂的句式,通过加大阅读难度、降低信息的明晰性,影响信息用户的理解,从而弱化信息用户对负面信息的反应。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倾向于不遗余力披露利好盈余预告,往往还附带众多相关或者明细内容;对于利空信息,则倾向于轻描淡写。[8]
3.盈余预告信息的自我归因选择策略
人们容易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他人或客观环境,也就是所谓的“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观念。上市公司管理层作为盈余预告信息的天然掌控者,有关公司盈余的真实信息由其加工和筛选。由于“自我归因”观念的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保护自己和规避责任的目的,往往会将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主观的能力和努力,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客观的不利环境。
将公司正面盈余归因于管理层能力,可表明公司盈余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人的能力是相对稳定的;相反,将公司负面盈余归因于外在客观环境,可表明公司盈余困境具有暂时性,因为总会“雨过天晴”的。“自我归因”不仅会影响投资者对盈余质量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会直接影响公司管理层对补救措施的选择,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
4.盈余预告信息发布时间的选择策略
及时性(timeliness)作为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信息能在其使用者做出决策之前提供。信息具有时效性,提供不及时的信息可能一点作用都没有。市场需要及时的盈余预告,从而有助于各利益相关者根据盈余预告信息做出自己的决策。然而,公司管理层在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的时间安排上,出于不同目的和需要的考虑,也会采用多种时间选择策略。一方面,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诉讼,或尽量避免给公司带来的竞争劣势,管理层会倾向于晚些披露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类型或性质的信息,管理层在进行盈余预告披露时,其时间安排也会有所不同。研究发现,一般而言,投资者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反应不同,相比于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更加强烈。[9]所以公司管理层往往会利用投资者这种对信息反应的非对称性,充分运用时间选择策略,对利空消息尽量延迟披露,对利好消息则加快披露速度。
5.盈余预告信息可靠性的选择策略
可靠性(reliability)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技术上的正确性,做到“没有重要错误”;二是立场上的中立性,做到“没有偏向”;三是结果上的真实性,做到“如实反映”。换句话说,信息应足以令人信赖:在内容上反映客观内容;在技术上保障不同计量主体对同一计量内容有大致相同的结论;在态度上不偏不倚,公正反映,不应含有预定的结果。
在盈余预告的披露过程中,出于印象管理的需要,再加上管理层的“自我归因”,其披露的信息在中立性上会大打折扣。他们只披露对自己利好的信息,隐瞒对自己利空的信息;但是由于诉讼成本的存在,特定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可能更倾向披露利空消息。特别是在自愿披露中,如前文所述,盈余预告中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使信息披露成为一种文字游戏,逐步形式化,影响信息的可验证性和中立性。此外,在没有严厉惩罚措施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甚至会出于某种目的发布虚假盈余预告,直接影响盈余预告的可靠性。
6.盈余预告信息披露载体的选择策略
管理层在决定信息披露的载体时,可以在报纸、网络、电视广播和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中进行选择。一般而言,不同的投资群体有不同的信息接收渠道和方式。因此,不同的信息披露方式会有不同的信息受众覆盖范围,从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市场反应。就盈余预告信息披露而言,管理层在其载体的选择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嵌式盈余预告,一般包括在最近的定期财务报告中;另一种是独立式盈余预告,通常以临时公告的方式体现。[10]
内嵌式盈余预告附着在定期报告中,投资者在阅读定期报告时自然就会关注其中的盈余预告部分。内嵌式盈余预告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所以信息的覆盖面相对较广。独立式盈余预告一般是临时性公告或者修正公告,信息布点较为分散,容易被投资者遗漏,信息覆盖面相对较窄。一般认为:对于利好消息,管理层倾向于以内嵌式盈余预告的形式发布;而对于利空信息,管理层则倾向于以独立式盈余预告的形式发布。
总之,盈余预告管理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美化他人对公司及管理层的印象,影响投资者等相关利益人的感觉和反应,创建和维护一定的公司业绩形象,实现盈余预告信息“自我服务”,优化信息披露间接租金而实施的一系列策略行为。一定时期的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状态,是管理层、投资者、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多方经济利益长期博弈和演化的结果。因此,为了实现公司盈余预告质量的提升,必须有效规范公司盈余预告披露过程,完善公司内部信息治理机制,从而充分发挥盈余预告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
[1]JONES E E,PITTMAN T 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trategic self-presentation [J].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1982 (1):231-262.
[2]LEARY M R,KOWALSKI R M.Impress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component model [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34-47.
[3]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92.
[4]张丽霞.盈余预告信息性质、管理层时机披露策略与投资者的反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9):114-124.
[5]MILLER G S.Earning performance and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1):173-204.
[6]刘桔林,赵枚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4):57-65.
[7]ABOODY D,KASZNIK R.CEO stock options awards and the timing of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0(29):73-100.
[8]徐高彦,王跃堂.资本市场盈余预告披露及时性策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10):22-28.
[9]侯雪筠,杨玲.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6):65-69.
[10]高敬忠,韩传模,王英允.公司诉讼风险与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方式选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102-112.
EarningsPreannouncementManagementDecisions:ASetofStrategySelections
LIU Bo, WANG Hongchang, GUAN Yin
(SchoolofAccounting,Anhu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
Earnings preannouncement management means that th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control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of earnings preannouncement via using their advantage of information they know as well as adopting a certain technology or strategy so as to affect the reac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achieve their go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it can be seen that with such aspects as amount, clarity, self-attribution, timeliness, reliability and information carrier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often apply the theory to manipulate the strategy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earnings preannouncement.
earnings preannouncement; earnings preannouncement management;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elective disclosure; strategy
2017-09-2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08085MG15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038)
刘 博(1973- ),男,安徽萧县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财务与审计。
F275
A
1674-3318(2017)04-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