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探索
——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2017-03-09邝邦洪赵复查佟艳芬刘秋菊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商学院高水平应用型

邝邦洪,赵复查,佟艳芬,刘秋菊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

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探索
——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邝邦洪,赵复查,佟艳芬,刘秋菊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

民办高校如何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广州工商学院在实践中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必须要树立坚强的信念,用补短板、创特色、争一流的精神赢得社会的认可,获得骄人的成绩。在分步实施的战略中,抓住民办教育的特点,突出办学的应用特性,凝练文化特色,拓展教师特质,锤炼学生特技,强化区域特征,以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构建德学文化,创办特色专业,形成特色育人的核心元素。通过夯实基础、水平提升和创建冲刺三个阶段,最终实现创造性的跨越。

民办高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德学文化;创建探索

“十三五”时期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率先进入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带动创业、就业发展,实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集中力量创建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广东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应用型大学教育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它要求在满足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与专业,设置应用型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广州工商学院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广东商学院花都学院,由广州市花都环洋商贸有限公司于1995年投资创办,2004年更名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升格为本科。学校先后经历了中职、高职、本科的衔接与发展,现已形成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体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升本后,学校顺应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民办本科高校如何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广州工商学院从应用型大学的特性与德学文化的构建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以六特为抓手的校本创建

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要有明确的抓手。广州工商学院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出发,牢牢抓住民办高校创建的特点,以“六特”切入创建的实施,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六特”是指抓住民办特点,突出应用特性,凝练文化特色,拓展教师特质,锤炼学生特技,强化区域特征。以六特为抓手的校本创建,体现了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特征与创建路径,遵循了创建规律,揭示了创建本质,彰显了创建特色。

(一)抓住民办特点,创建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的创建,是当今大学发展的趋势。作为民办高校的广州工商学院,要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第一要务就是要创建现代大学制度。这是由大学内部运行规律所决定的。首先,创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工程。一般说来,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差别就在于投资的多元性、管理的自主性,以及运行决策的灵活性。要发挥民办高校这些差异性的优势,唯一的选择就是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因为,现代大学制度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管理经验。民办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只有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才能达到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治理的目的。其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顺应了大学发展的历史潮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充分证明,大学之所以千古不衰,其中的原由是大学有自己的文化与制度,她始终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其内部的管理体制就是充分发挥了校长的治校权力、教授的学术权力、民主管理的智慧权力。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与发展,其大学制度始终在不断完善,而从来没有废止过。第三,创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广州工商学院从实际出发的时代诉求。要创办百年大学,其制度一定是,也应该是现代大学制度。在实践中,广州工商学院已初步建成现代大学制度,实现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学校章程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日常运行管理机制的完善,都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为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突出应用特性,融合地方经济发展

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理应突出应用性,这也是广州工商学院的办学定位,学校从三方面着手抓住了应用型大学的创建特征。一是强化全方位的应用特性。以应用性定位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开发,努力改变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实践实训操作为主体安排实践活动,以创新创业技能的培训与训练为内容和目标安排实习与见习;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以创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模式与技能为质量提升的内涵;以硬件配套的要求加大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二是以应用性融合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转型。地方高校的显著特征就是为地方发展服务。其最基本做法就是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改变单纯的学术育人的观点,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校企合作融入教学与实践的操作,从而提升为地方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培养扎根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地方大学要为地方输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撑,学校的做法首先是扩大办学规模,以量取胜。其次是努力提升办学内涵,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要把质量锁定在为地方企业与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上。以不同的方式,特殊的路径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三)凝练文化特色,打造优势学科专业

所谓特色,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创,实施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事物景象。特色一旦形成,就要不断地创新优化,使之处于发展的领先和独特地位。所谓特色专业,是指大学人才培养分类中具有领先性、独特性、新颖性,和在区域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优势专业,是高校在历史发展中,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点的专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就是要不断凝练文化特色,把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打造成特色专业,从而体现发展水平。从文化特色上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首先,要将专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链。目前,广州工商学院将具有地方产业链嵌入性的冷链物流、皮具设计、食品安全、电子商务这四个专业,从办学特色的角度加以提炼,形成了各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其次,要从产业哺育专业群的角度拓展专业特色。学校依据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物流中心的发展战略,打造以冷链物流管理为龙头的专业发展群。根据佛山三水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打造了以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专业为龙头,以及与冷链物流相对应的专业集群。与此同时,紧跟花都狮岭中国皮具皮革制造中心发展的步伐,打造了皮具艺术设计专业,并形成专业集群的发展。再次,以专业特色体现办学的文化特色。广州工商学院的德学文化已初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打造特色专业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德学文化特色。经过实践努力与提炼,最终形成了专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德学文化渗入专业发展的办学特色,从而打造出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文化。

(四)拓展教师特质,提升协同育人素养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队伍,是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突破口。应用型高校教师的特质与学术研究型高校教师的素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其共性是高素质,即高学历、高职称。其差别在于学术型高校教师更多强调理论研究的素养,应用型高校教师则更多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从业资格背景,即专业教师和技能师傅的双重身份。这里的特质,事实上指的是特殊素养和技能素质,即“一双两高三有”:双师型、高学历、高职称、有企业背景、有应用能力、有实践技能。目前,广州工商学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点: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适应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教学,能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的优质教师队伍。二是加大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的力度。未来几年将加大高端人才引进的力度,对学科带头人,对企业高技能“师傅”和具有“双师”特性的教师,制定相应政策,做到特殊人才特殊引进。另外,根据青年教师在学校占有较大比重的现实,将加强内部培养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通过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引导青年教师成长。三是建立拓展教师特质、稳定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广州工商学院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的政策优势,从顶层上设计拓展教师特质、稳定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确保人才成长、成熟,并使其在学校取得事业发展的成就。

(五)锤炼学生特技,塑造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离不开校企合作,离不开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与创新。学校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定位培养规格、设置应用型专业、设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让人才评价体现多元性,从而培育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措施上,一是通过校企联盟,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学校在企业挂牌,企业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并为在校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场所;或者企业将需要技术攻关的问题以立项的方式交给学校,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企业提供一定启动资金。二是开展校企共育人才的培训班、定向班,实行师徒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管理协同创新,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实际工作要求的适应性,掌握工作所需技能,同时也为企业输送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学生毕业就业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三是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或岗位实习。常见的有2.5+1.5模式和3+1模式,即学生通过在校两年半或三年的理论学习后,到企业进行一年半或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或岗位实习,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检验,巩固学生的知识与锻炼学生的能力。四是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以项目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机遇越来越多,学生通过创业体验,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强化区域特征,立足珠三角辐射全广东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做好人力资源的支撑。强化区域特征,就是要根据区域产业的特性来设置相应专业以及培养相应规格的人才。广州工商学院有广州和三水两个校区,皆位于广佛肇经济圈内,立足珠三角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进一步辐射广东其它地区,这是学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决策。在专业发展上,学校确立了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策略,开发急需专业,调整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冷链物流专业,是学校与美国英格索兰和英格朗两家老牌著名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创办的国内首个冷链物流管理专业,它契合了“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物流中心”的发展战略,既具有创新特色,又具有区域特色,是学校的拳头特色专业,将其做大、做强、做精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皮具艺术设计专业,是学校根据广州花都打造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创设的特色专业,它具有自主品牌设计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功能,依托大家皮具研究院为地方培养急需人才,突出品牌意识,关注前沿发展,扎实做好特色专业的打造,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稀缺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另一目标。与此同时,学校还顺应三水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的需要,打造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特色专业,做好电子商务、电信工程、网络安全等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打造,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以德学为核心的文化创生

德学文化是以学校提出的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构成的文化体系,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在育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德学五进构建德学文化,是广州工商学院提炼特色文化、创办特色专业、形成特色育人的基础。

(一)以德学五进构建特色文化

1.德学教育的文化意蕴。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剧,我国和世界的相互联系日益加深,随之涌进的现代西方思潮对高校师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以德为行,以学为上”[1]正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创立的一套继往开来的德学教育思想。“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指以崇高的道德准则作为人的行动指南,积极践行道德规范,把不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人一生至上的追求,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悠久灿烂辉煌的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如“恭、宽、信、敏、惠”、“富德厚才,人文化成”、“天下为公、讲信修睦”、“智、仁、勇,天下之达德”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所在,“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正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德为行”就是以社会主义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把提升道德修养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以学为上”指在求学方面,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加竞争的实力。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高校师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增加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在学习中做到知行一致;在学习榜样中树立德才兼备的成长观,在自我反思中鞭策和提升自己,在接受教育和文化的熏陶下逐步构建自身的德学文化。做以学为上、行以德为先,这是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秘籍。“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以学为上的谦逊态度与古训,也是当今做人做事成功的出发点;行以德为纲,慎独之处见德行,这是古之君子、今之伟人的做人之道。以德学教育引导师生,从而建立德学文化,这是广州工商学院的文化创举。

2.五进活动的实践内涵。“五进”活动,即“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2]课室是教育的主渠道,进课室是“五进”实践活动的基础;图书馆是学生知识延伸学习和自我学习的场所,进图书馆是大学生知识储备和充电的过程;实验实训室是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进实验实训室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大学生进体育场馆是提高身体素养的保障,是造就健康体魄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进社会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生养成社会素养及顺利进入社会的重要举措。“进课堂”指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牢固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做人的态度,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通过反思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图书馆”要求学生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图书馆,科学选择书籍,增强专业知识与了解社会行业动态,养成终身学习的阅读习惯。“进实验实训室”要求学生做好相关项目的知识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进体育场馆”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增进团队合作精神,磨练意志,完善人格,提升生命意义。“进社会”要求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巩固理论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科学态度,形成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能力与精神。

3.特色文化的创建功能。构建学校文化的基石就是学校的办学定位。广州工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厚基础、宽口径、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办成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突出的功能就是“应用型”,因此,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特色文化创建,其落脚点也应该是“应用型”。广州工商学院以德学教育为精神引领,以五进实践活动为路径,创建了具有应用特色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沉淀和发扬,需要全体师生持之以恒的努力,“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不仅针对在校大学生,还适用于高校教师、党政管理人员[3],推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可以时时强化高校教师和党政管理人员的德学修养意识,真正用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执著的信念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注重德学修养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大学生通过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不仅可以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功底,也能熟练掌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和加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一批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的应用技能型大学生,正是应用型特色文化环境熏陶与哺育的成果。

(二)以五进实践强化德学精神

1.德学精神的本土追求。“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作为新时期孕育的教育思想,其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德学作为一种精神自古有之,但将其实践的路径具体化为高校活动的“五进”,则具有本土追求的人生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德与学作为人生的两大支柱,无论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中,还是在西方道德教育发展中,都有研究的体现。在中国,孔子是早期提出德学思想的教育家,他认为最理想的人格是德学并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十分注重德才兼备对人才的影响。在西方,最早论证德学关系的是古希腊的先哲,他们普遍认为德学是统一于一体的。而博学和道德是教育的重点内容则受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学家的认可。当代西方国家也普遍重视德学并重的教学体系。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成为各大高校研究并践行的重要教育模式。“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今中外的德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其内涵融入了“五进”实践。其本土的构建意义就在于,寻找到了高校人才培养中师生德学形成和发展以及建构的活动路径,按“进课堂、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的活动轨迹,师生的德与学就有了生成发展与自我建构的故土与环境,其活动场域承载了自然生态发展的特质。

2.五进实践的价值创新。培养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广州工商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举措,学校围绕创建目标,通过实施基于“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践行“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的五进活动,增进了德学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实现了学校教育价值的创新。近年来,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就是最好的例证: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流通业经营模拟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营销模拟决策竞赛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5支参赛团队全部荣获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获优秀奖;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广东赛区荣获二等奖;2014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广东赛区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2015年“多迪杯”全国大学生网站设计开发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第八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荣获广东省赛二等奖和全国决赛一等奖;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广东省选拔赛,荣获二等奖;第九届广东大中专学生科技学术节“新道杯”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获高职组团体二等奖;广东省职业技能竞赛营销师大赛获三等奖;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等。

3.精神价值的应用构建。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传入对高校师生德学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增强了师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民主意识,但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想传播也对部分师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产生消极影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一些人的道德意识,形成了贬低知识的不良风气。“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提出,对于提高师生的德学修养,促进高校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德学教育,大学生可以不断提升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和“五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克服急功近利行为,避免学术道德失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增进自律意识、公德意识,以及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培养业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师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促进师生自身发展,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高尚的品格等,这些都具有精神价值应用构建的深刻意义。

三、以阶段为节点的战略推进

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广州工商学院长期奋斗的目标。它是一面旗帜,由理想到现实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要实现创建目标,必须遵照分步推进的战略以及具体实施的时间节点。根据目标管理的阶段性原理,要实现创建的终极目标,至少要奋斗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节点。创建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三五”时期的“夯实基础”阶段、“十四五”时期的“水平提升”阶段,以及“十五五”时期的“创建冲刺”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两个。一是通过2018年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专业的审核,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二是通过2020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达到国家标准。这两个奋斗目标的实现,是广州工商学院夯实创建基础的关键指标。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衡量学校本科教学水平是否达到学历教育水平与学术教育水平的标志。合格评估是国家对本科教学水平的一项综合评估,它由一系列办学指标或观测点构成,是全面衡量学校本科教学是否符合国家办学水平的标志,达不到合格水平,教育部将亮黄牌警告,或亮红牌停止招生。广州工商学院正动员全院的力量为之奋斗,争取达到这两个目标,为实现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牢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水平提升。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主要是,优化办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平,从内涵建设上向高水平迈进。“十四五”期间是奋斗的时间节点,取得创建成功的标志是通过教育部第二轮评估,并要获得评估的优秀等级。教育部的第二轮评估是水平评估,是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的等级。要创建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合格的水平之上,而要争取国家类别的优秀水平。这是学校创建时期自我判断的一种必然结果。一所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尽管具有区域性,但必须是达到国家办学水平优秀以上的学校。否则,高水平也就无从说起。那么,要达到教育部水平评估的优秀等级,学校应该做什么呢?首先,要了解优秀评估的指标体系,从观念上树立评优的思想。其次,要对照评估指标寻找建设差距,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证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第二步基础。

第三阶段:创建冲刺。这一阶段是创建冲刺的最后阶段,其时间节点为“十五五”规划时期。其创建成功的标志是达到区域一流水平,从而实现广州工商人的梦想——创建成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经过前两阶段的创建,学校在第三阶段需要努力的是达到区域一流水平,即达到广州市、广东省同类民办高校的一流水平。这一阶段首先是要摸清同类学校的情况和学校自身的不足,用补短板、创特色、争一流的精神赢得社会的认可,树立必胜的信念与信心。其次是鼓足干劲做强、做精、做大学校的特色专业,让特色享誉地方、震撼行业、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伟大目标。

[1]邝邦洪.关于“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1(3):55-60.

[2]邝邦洪,钟伟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来自广州工商学院“五进”的探索与实践[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

[3]邝邦洪.以德为行,以学为上:高校师生成长的基石[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3.

[4]易露霞,马超平.基于“德学”思想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市场,2015(14):114-117.

Exploration of Creating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onology and Business

KUANG Bang-hong,ZHAO Fu-cha,TONG Yan-fen,LIU Qiu-ju
(Guangzhou Collo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Guangzhou,Guangdong,510850)

Fo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 to create a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s the issue of common concern.The practice of Guangzhou business school has made a useful attempt.To create a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we must establish a strong belief,win social recognition and obt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ith the spirit of remedying the short board,creating characteristic,pursuing first class.In the step-by-step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to form the core element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we must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education,highlight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compact cultural characterisitics,train students’skills,strengthe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o construct a moral culture with moral education concepts and 5-intos teaching practice.Ultimately,a creative leap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three stages of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improving the level,and going all out to creat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moral culture;creation exploration

G 642.0

:A

:1007-6883(2017)01-0102-07

责任编辑 黄部兵

2016-09-06

2014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5]72号文,编号1561)。

邝邦洪(1952-),男,广东乐昌人,广州工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工商学院高水平应用型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