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
2017-03-09徐静萱杨国庆
徐静萱 杨国庆
江苏警官学院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
徐静萱 杨国庆
江苏警官学院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化学品种类与数量激增,生产运输、存储经营、使用与处置化学品的过程中因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损失也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体系。本文通过仔细分析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实状况,发现并且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需要改善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安全管理
最近几年,许多地区频繁发生各种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因此造成了重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还引起了社会的质疑和恐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主要特征决定了其容易发生危化品泄漏,引起中毒、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危险化学品一旦管理不当极其容易发生意外,其产生的影响具有严重的伤害性与破坏性,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并且严格管理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保障其安全性。
例如:吉林某石化公司双苯厂2005年11月发生重大爆炸事故,事故导致8人当场死亡,60余人受伤,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908万元,在公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污染物流入松花江水,对松花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2008年8月份,广维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场爆炸,直接导致将近80人死伤,15000多名群众被迫疏散。2015年8月,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造成165人死亡,约800名人员受伤,经济损失更是达到了68亿元,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这些爆炸事故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值得我们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管理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反思和进一步的改善。这就要求我国要把危险紧紧控制在源头——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而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一、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情况
(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危险化学品,该条例修订并开始施行于2011年12月1日。此条例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等危化品管理法律法规,一同形成了我国关于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通过加强管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等方面,以此提高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效力。
(二)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审批与注册登记制度
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达到对危化品进行综合的安全监管工作,通过颁布《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表明要对危化品生产、储存等环节实行行政许可与审批制度,要更好的实现对危化品的监督、控制和管理。
(三)规定了安全生产人员必备素质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同时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和处置危化品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应当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专业安全知识、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等必要内容。必须通过考核,才可以颁发上岗作业许可证。上岗后企业要定期培训与考核安全生产人员,提高其安全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保障作业安全和提前防护。
(四)制定了各部门分别管理互通合作的机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质量监督检疫检验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卫生管理部门、邮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这八大部门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基础,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协同管理,部门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五)法规开始与国际接轨
经过修订之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在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分类鉴别方面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的要求。规定相关企业要及时掌握GHS的内容,时时关注其变化情况并根据GHS的要求做好分类与登记工作。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已经初步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并且针对安全控制危险化学品方式上开展了必要的研究,为了能够尽快与国际接轨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二、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控制方面有所欠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设施与制作工艺更新换代速度增快,我国现行的许多危险化学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的需求,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管理控制等环节不能够整体把握和掌控。我国危化品立法体系仍然存在问题,使得执法者有时无法可依,从而使一些不法之徒趁机有空可钻。而且我国危险化学品相关法律与国际并未完全接轨,还在使用一些国外禁止生产使用的如甲胺磷、偶氮染料等有害化学物质。
(二)生产工艺落后,安全设施老化
近年来,很多地区频频发生老旧化工厂与小型化工厂事故。这些工厂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陈旧甚至出现故障,安全设施与员工保护措施不完备,这些都是导致事故频发的原因。因经营困难等原因,许多工厂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都带着安全隐患进行生产销售。
(三)安全生产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
从国家监督层面来讲,负责危化品安全监管综合工作的主要部门之一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但许多时候,安全监管部门并没有按时认真地监察企业安全作业情况。从企业监督层面来讲,许多企业并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不安排安全管理人员,通过这种违规方式节省开支,赚取更大的利润。还对操作不当、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等事件处置不严。这些监督不力,效率不高等行为都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充斥着大量不安全因素。
(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重利益轻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安全意识淡漠的企业管理者并未按照国家要求对危险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培训,致使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遇到危险化学品泄漏、反应失控等危险状况时不会应急处置,往往造成事态扩大。
(五)安全监管分割过细,区域协调机制缺失
在我国颁布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实施条例》中规定:八大部门分别监管危化品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监管体系表面上看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部门分割现象严重,部门间鲜有沟通,缺少合作;区域间、部门间不具备安全监管网络与区域协调机制,缺少信息沟通机制,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三、有关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要学习国外危化品管理的经验,积极吸取国外事故发生的教训,与国际接轨,同时联系我国国情,对我国危化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要能够保证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有法可寻,有法可依。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对危化品管理标准的具体实施也不一样,这就使得地区间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而且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一般是宏观的,这就要求各个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的出台具体解决办法。
(二)采用新的安全设备生产工艺
由于我国现行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要鼓励督促老工厂进行转型升级,及时淘汰落后、故障的设备,引进新技术学习新工艺,以此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对于研制安全防护设施,保护设施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
(三)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加强对危化品安全管理部门的建设刻不容缓,通过吸收专业人才,统一有组织的专门培训监管人员,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此来确保执法的严格性。
(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首先应当加强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的培训,并且定期组织考核与抽查考核并用,将考核成绩计入企业管理者的档案。其次对于从业人员,必须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对于录用无证人员的企业予以处罚。定期组织培训和并且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锻炼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创建国家与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企业安全生产动态消息,公布地区企业安全监管情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预备相应的预防方案;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具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并向有关危化品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宣传和讲解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控方面的常识。完善地区危险化学品的档案信息,构建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科学。
(六)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与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健全的区域责任制度,积极落实具体地、市、县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八部门间的联系与合作,在部门间建立良好的信息云共享机制,同时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有效利用大数据库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管网络,以防出现监管重复或者监管空白等现象,达到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的目的。
四、结语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原因多数在于前期安全管理有漏洞,我们要秉承着“安全生产,防范未然”的方针,将危险遏杀在摇篮里。必须要建立健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安全责任制与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企业安全监督水平,为尽早发现与预防危险创造条件。
[1]唐雪平.解读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广西轻工业,2011
[2]关美婵.浅析危险化学品的管理[J].化工管理,2013
[3]张宏.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监管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2
[4]曾爱兰.浅谈危险化学品的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本文为2016年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的研究成果,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编号:PPZY2015C203),2015年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点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