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7-03-09王素芳

环球市场 2017年14期
关键词:工资薪酬资源管理

王素芳

山西盂县煤炭林业管理中心

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王素芳

山西盂县煤炭林业管理中心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薪酬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的重要步骤,为我国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做出贡献。基于此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体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强化薪酬管理,提高薪酬管理效率,激发企业员工激情与信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薪酬管理方式滞后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薪酬制度管理中仍然以平均分配为主,按资排辈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职工薪酬制度的公平性,个人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使职工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中无法做到及时更新信息,导致管理水平无法提高。在薪酬的计算方式上仍然沿用传统的计算方式,以职工学历、职务以及职称设置工资标准,职工的薪资直接通过套资的方式完成。

1.2 薪酬制度与市场脱节

事业单位缺乏市场化管理观念,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中一般是采用考核机制,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应试能力较强,但是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而且事业单位的薪酬绩效制度管理不合理,导致难以吸收和留住优秀人才,而平庸人员也难以被调离或辞退,这种人员管理方式使事业单位的人才更新速度慢,优秀人才少,人员配置难以得到优化。此外,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导致其与市场经济脱节,在薪酬设置时,无法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设置,导致部分简单岗位的薪酬过高,而一些技术性强的岗位薪酬过低,对市场招聘机制的建立形成严重的阻碍。

1.3 薪酬分配体制不完善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分配仍以收入平均分配为主,薪酬制度单一,无法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内部人员缺乏竞争意识,难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事业单位在人员培训方面不到位,职工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脱节,面临被淘汰的困境;外部缺乏竞争力,对人才的招聘、竞争以及工作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不公平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限制。

1.4 薪酬管理缺乏绩效考核

我国事业单位的薪酬包括基本岗位工资、津贴、绩效等部分,对于岗位工作、津贴等由国家统一规定,在事业单位中一般都是固定的,能够拉开相同岗位、相同工龄薪资档位的只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起激励作用,能够促进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但是绩效工资在多数事业单位中都形同虚设,由此使各事业单位的薪酬结构固定化,无法体现出公平性。

1.5 薪酬晋升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薪酬晋升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职务晋升和职称评级来进行。薪酬晋升的模式比较单一,各岗位人员的加薪档次难以拉开,使单位人员的工资差距小。导致事业单位的人员过于追求职称的评定和职务的晋升,对人员优化配置以及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2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改善措施

2.1 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的薪酬管理理念

为了更好地增强事业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就必须重视薪酬管理工作,将薪酬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作为事业单位领导层,要提高对薪酬管理的重视,要重视员工的利益,树立全面的薪酬管理理念,不仅能要重视货币劳动报酬,同时也要重视物质报酬和精神报酬,进而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合理的进行工资调整

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事业单位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事业单位要做好适当的工资调整。对资质老的员工,实行绩效薪酬管理,有效的进行适当的工资调整,将员工的工龄作为绩效中的一个评判标准,从而稳定那些老一辈的员工。对于新员工,事业单位可以从他们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或者另投入一部分资金,作为绩效,通过绩效薪酬的方式发放。另外,在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差的时候,适当的调整绩效薪酬,让员工与事业单位共进退,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只有进行相应的奖酬调整,才能始终保持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处在稳定的状态。

2.3 制定合理的薪酬策略和原则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策略和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的薪酬设计和政策首先应与组织的战略发展及中长期经营目标相一致,组织的战略发展决定了要吸引优秀人才,开发人力资源,因此薪酬政策必须符合这一根本要求。

2.4 完善薪酬分配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进步,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原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就应当完善薪酬分配。薪酬分配一方面对其员工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为事业单位的发展竭尽所能。

2.5 完善薪酬绩效评价指标

在人力资源薪酬绩效评价中,合理的评价指标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绩效考核中,事业单位应合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首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中,考核评价指标必须在事业单位员工能力范围之内,同时还必须保证考核指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次考核评价指标应以事业单位的发展为核心,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进而更好地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事业单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又在事业单位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措施。希望此举能为事业单位提供一些帮助,成为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动力,成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1]张敏.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271.

[2]杨伟伟.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5,S1:189-190.

猜你喜欢

工资薪酬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生意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