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生态伦理观培养研究*

2017-03-09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伦理观伦理应用型

韩 超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

浙江省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生态伦理观培养研究*

韩 超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

艺术设计在生态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就必然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引入生态伦理观教育。但在当下浙江省地方高校的相关培养体系中,生态教育地位边缘。为了践行“两山论”,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完善生态伦理研究,输送生态设计人才,探索生态设计的创新模式,并引导中国设计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地方高校应及时调整原有的育人观念,强化生态伦理意识,建设和创新课堂教学,构建与改革保障机制。

浙江省;地方高校;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生态伦理观培养

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此后,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关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及子孙万代福祉的命题一再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毋庸置疑,无论是生态文化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生态意识的培养,而生态意识的培养归根结底又离不开道德教育。设计人才的设计伦理观培养显然是一种设计道德教育。不仅如此,它所涉及的道德关怀理应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整个自然界中。当今时代,设计日益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并逐渐走向经济建设的舞台中央。但纯粹将设计的功能价值、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奉为圭臬的人才培养观已难以适应当下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多元化诉求。只有在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生态伦理的维度,才能逐渐改变设计价值构成中原有的偏颇认识。

一、问题的缘起

(一)设计的本质决定了设计教育应探索优良的道德价值

目前,学界较为统一的看法是将艺术设计界定为“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或者说“是为人造物的艺术”[1](P70)。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本质的理解却产生了误区,时常将设计的全部活动简单地解读为只要在造物过程中处理好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这是典型的“见物不见人”,只看到了设计“物性”的一面,却忽视了其“人性”的另一面。设计主体的行为是否失范,是否对人、自然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等问题得不到重视。

事实上,设计不仅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它还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常说设计“以人为本”,这里的重点不仅仅是为人类创造出冷冰冰的“物”,还应当为了达到人的幸福目标,将人类利益共同体的道德需求纳入价值体系,考虑到人或者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使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不至于顾此失彼。当我们设计出来的“物”有违于生态平衡、有害于自然环境的时候,并不是在真正地“为人造物”。相反,用长远的眼光看来,这是自毁长城的行为,最终会殃及人类自身的利益。毕竟“第二自然”不可能脱离“第一自然”而欣欣向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在设计教育中提出生态伦理观的培养就意味着突破了早先只强调“物”而忽视设计行为本身的狭隘视域。当然,在此并非是要否定实用、审美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性,只不过设计是综合各项价值的统一体,是否具有或符合优良的道德价值越来越成为评定设计善恶的重要标准。

(二)地方高校的使命决定了设计教育中应引入生态伦理观

当前,“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2]。因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突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地位,也为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强调各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定位与目标,艺术设计专业也概莫能外。换言之,地方高校已然成为培养设计生产与设计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试想,在这样的“阵地”中,如若没有引入与生态意识相关的道德教育,那么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很可能将失去实际践行的思想保障,人们的设计行为也许会因此缺少必要的约缚而恣意妄为。仅凭政府强制命令或社会热度恐怕难以真正维系设计活动中的生态意识,而长此以往,国家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吁也终将会沦为一纸空文。

即便教育界业已发现上述状况,但在以就业率作为主要或重要评价标准的培养体系下,浙江省内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却没能及时补齐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生态伦理教育的“短板”。这仅从各地方高校近年来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便能看出端倪。大家往往对专业的应用性质强调有余,对具有正道德价值的伦理意识关注不足,而对生态伦理观的培养理念更是鲜有谈及。作为“两山”思想发祥地的浙江省,地方高校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更应身先士卒,扛起在设计领域里践行生态伦理观的大旗,为其他区域的地方高校及相关专业做出示范。

二、培养生态伦理观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 践行“两山论”,为十九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提供有益支持

前文已述,习近平同志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事实上,党的十八大已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十九大更是勾画出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蓝图。目前整个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生态文明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支撑。而设计作为与人、社会、自然密不可分的实践活动,其行为展开的过程必然要考虑到人、物、自然三者的伦理关系。事实证明,大凡优秀的设计其设计主体往往都能以广阔的人文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负起责任,它本身就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设计教育入手,在人才培养领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遵循一定的生态伦理原则,确立符合道德价值的设计行为规范,这显然是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生态文化的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之一。

2.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注入全新理念,有利于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往往囿于对艺术表现和技法的强调之中,忽视设计之外的能力、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生态伦理观的注入在很大程度上使设计关怀的视域拓展到整个自然界,一旦形成较为具体和明确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将专业技能过硬和道德品质优良相结合,实现创新人才的“两条腿走路”,为设计人才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形成“善”的设计规范奠定基础。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责任伦理意识,让其心系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本着对自己、他人和子孙万代负责的精神从事设计活动。因此,这不仅能对普及生态文化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实现设计人才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并形成一定的补充

上世纪初期法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首次提出了创立生态伦理学的主张[3](P8),其后生态伦理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生态伦理的研究较少从设计行为的角度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设计的功能结构、形式外观、思想观念又难以避免地要与生态文化产生关联。上世纪中叶以来,设计伦理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缘自设计与自然关系在道德层面的反思。尤其在随后的发展中,设计伦理更是突破以往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狭窄视域,转而关注人作为价值客体时的作用,从而寻求可持续型设计和“绿色”设计的方法,从较为具体和现实的角度践行生态伦理的理论,并在不断完善中对生态伦理的研究形成有益的补充。

(二)实践价值

1. 有利于为建设“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输送人才

“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三位一体,是浙江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而艺术设计在这三个不同维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浙江省生态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依靠本省山水资源优势,重视生态环境,提倡集约高效、低碳环保、可持续性的创新设计。而具体到设计教育与教学之中,将有利于立足本省地域生态状况,培养具有适应性、责任心,能将设计伦理融入地方服务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源源不断地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输送可靠的生力军。

2. 有利于探索节能、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型设计的创新模式

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实践、实训、项目制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种模式往往能通过实践实训平台的搭建,整合各类资源,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设计课题,秉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在节能、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研究与实践领域里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知识与技术创新的框架下培养设计人才的伦理意识,考察其实施生态设计的能力,并最终在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环节中加以评估。

3. 有利于引导中国当代设计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虽然业已繁荣,但由于对设计伦理的考量起步较晚,因此还暂时难以冲破重视视觉表现,轻视社会道德的窠臼。而当生态伦理观引入人才培养环节之后,设计教育及其社会实践活动将能以关怀生态环境为指要,尊重社会和自然的规律,研究环保新材料,选择广大民众都能普遍接受的“中级技术”、规划可持续和耐久的功能结构和形式外观,形成具有正道德价值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旨趣,逐步改变当代中国设计活动旧有的面貌,使其既能为人造出合用美观的器物,又能为人创造幸福和谐的生活与家园。

三、引入生态伦理观的相关路径

(一)育人观念的调整与强化

1. 转变以往思路,找准目标定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它作为实用艺术的重要性也在被广泛关注。因而当前设计人才注重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育显然无可厚非。但诚如前文所言,目前浙江省多数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明显有“术”“德”两分的趋势。即便某些地方高校在培养方案或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写入了道德素质的培养,但往往也是几笔略过,较为笼统,对于设计伦理观尤其是设计的生态伦理观培养方面只能算作隔靴搔痒,没能从根本上树立职业性的生态伦理意识。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生态教育的定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4](P72)。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之初,相关人员、团队及部门就应全面地解读设计的本质和作用。打破以往固化的观念,将为人创造经济、实用、美观的作品视为全部设计的认识拓展为“以人为本,兼顾自然”的设计理念。始终围绕建设“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这一核心,深入考察省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部署,以及生态设计方面的多元化诉求,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与动向,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置于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一重心之上。与此同时,邀请生态建设领域里的各类专家及行业专家前来研讨、论证和参与培养方案或指导性计划的制定,真正做到从观念上重视起来。

2. 探索多元途径,强化生态意识

一旦培养方案确立之后,应用型设计专业就应通过各种渠道来渗透和巩固专业性、职业化的生态伦理观培育,使其不仅能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得以强化,甚至还能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与学习之中有所展现:

专业教学方面:专业教学可谓是形成生态设计伦理意识最基础、最前沿、最有效的“阵地”。它可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运行、资源配置等方面将生态责任和职业责任有机融合,使应用型设计人才直面具体设计课题中的生态问题,浸润于直观、有针对性的生态设计案例与训练之中,逐渐使生态伦理意识成为惯性,指导每一步的设计实践。

通识教育方面:通识教育往往能对专业学习形成补益,使设计人才获取不同于本专业领域的各种思维、视角、精神和方法。生态伦理意识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多方面的有机综合,一些针对诸如“生态文明论”“环境生态学”“生态社会学”“浙江生态文化建设”等知识而开设的通识课程会对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一种迁移,促进“生态审美”“生态艺术”“生态传播”等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发展。

课余文化方面:生态伦理观的培养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还要广泛调动一切校内外资源,依托浙江省生态文化优势,营造课余生活和校园活动的生态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例如可以邀请校外的相关专家开设一些与浙江省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讲座;紧密联系学工团委战线,组织学生社团或协会等举办各类与省内大学生日常生活或学习息息相关的,有创意、有趣味的生态文化活动等。

(二)课堂教学的建设与创新

1. 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2016年4月,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到:“鼓励高校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建设或选用环境保护在线开放课程。积极支持大学生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5]。由此可见,国家对高校生态教育的支持。

对于设计专业而言,一方面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也为了加强应用型设计人才责任意识的培养,其在课堂教学建设环节应更加注重在原有的理论与实践中增加生态文化和设计伦理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仅用“思想道德修养”类课程略以代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的面貌。因此,这就可以立足浙江省生态环境优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成果和趋势,来梳理东西方传统社会蕴含生态观的伦理思想,考析近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伦理意蕴的人物、事件和作品,分析当下中外设计领域成功的生态设计案例,介绍与生态伦理相关的专业前沿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生态道德的基本规范,生态设计的义务、良心、责任和公正等概念,尔后不断寻求可持续型设计和绿色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引导设计人才在设计伦理观的指导下开展设计材料、技术、功能结构、形式外观等方面的实验性设计。因此,这就需要适时调整课程结构,在整体课程设置上加大类似于“生态设计学”“生态艺术学”“生态审美学”“生态传播学”“环境材料学”“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等方面的课程比重,或将这些内容融入理论、实践与实验课程的章节或环节之中。

2. 升级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改革是生态伦理观在日常专业教学中得以贯彻的有效途径之一,仅凭传统的理论讲授和课堂练习显然不能满足生态教育的多样性诉求。因此,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生态伦理意识就必须在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的功能作用,通过引导、互动式的方法,形成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与实践性为一炉的教学过程。

具体而言,首先,可强化市场调研和设计考察环节,引导设计人才主动调研浙江省生态现状,分析生态设计的市场需求和目标定位;第二,可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思考设计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生态文化与设计文化的关系、本省生态环境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本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可发展的空间、设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等问题;第三,可借助新型的媒介和互联网优势,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通过各类图形、图像、影像、音响、文本等资源来传播生态设计案例、比较设计作品的“善”“恶”、强化生态设计的责任意识;第四,可以真实项目的承接、规划、预算、实施、结项、答辩等为抓手,在项目制课程中锻炼设计人才的生态道德综合素养,考察其在各类项目进程中的表现。

3. 强化实践环节,搭建创新平台

除了上述两类途径外,生态伦理观的培养要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毕竟,应用型设计人才最终离不开设计生产与服务第一线的检验。所以,实践过程中可结合项目制教学,与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围绕生态设计的真实课题,形成长期有效的项目机制,建立生态设计实习、实训基地,打造生态设计创新平台,为探索节能、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型设计营造创新环境,并积极地通过生态设计教学来带动相关科研孵化和成果转化,形成教研、科研相辅相成的态势,真正以生态伦理观指导的设计实践来服务地方。与此同时,还可将学科竞赛作为生态设计实践教学的另一“校场”,适时举办与本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设计竞赛,或引导设计人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相关比赛,从而实现以赛代训,以赛促训的目的。

(三)保障机制的构建与改革

1.加强师资建设,达到教学相长

生态伦理意识的渗透不单靠口头宣传,它还与行为示范密切相关。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只有当教师自身拥有生态伦理意识,并能将其付诸于切实的身体力行,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生态伦理观的设计人才,他们是确保实现这一过程的中坚力量。此外,地方高校的设计专业当下都在强调办学特色,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往往表征着一所高校的特色所在。拥有一支具有生态伦理意识的教师队伍,也可能是今后浙江省地方高校设计专业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切入点之一。

因此,相关的师资队伍除了在梯队、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配比的常规建设外,首当其冲的还应该是道德建设,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觉履行相应的责任、义务,还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各类培训、讲座、交流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生态道德素质;其次,还应鼓励教师申报各类各级项目,拓展横向课题来源,发表和出版相关学术论文及专著,申请专利,创作相关的设计作品或参加比赛、展览等,借此推动与生态设计相关的科研发展;其三,将科研成果反哺课堂教学,激励教师围绕各类相关课题成果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申报教改项目、编写生态设计方面的教材;其四,可实施导师制或工作室制,以导师或工作室为单位组建诸如生态形式设计研究、生态材料研究、生态设计结构研究等不同方向的生态设计创新团队,通过考核,以合格的教师为核心,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生态设计方面的创新实践或实验。

2.完善管理机制,出台相关文件

制度化、规则化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生态伦理观教育的有效实施。各类地方高校的二级学院或系部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譬如,可依托学院教学委员会设立生态设计教学小组,用于组织、指导和考核专业教学中与生态设计有关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制定相关激励政策,评选生态设计教学领域里优秀的成果和教师,并予以奖励;可借助已有的科研机构或平台,制定与生态设计相关的科研管理文件或办法,设立课题,出台奖励措施,吸引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并适时开展评奖评优活动;可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定期监控教学、科研过程中生成的标准、文件、评估记录、会议记录等各种资料,及时归档处理,提供全面的档案支持等。

3.创新评价方法,构建评价体系

以往高校设计人才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最终的视觉作业来衡量学习效果,没有将作品及设计行为纳入市场和社会的相关评价体系中,忽视实际应用的效果,以及设计行为是否符合优良道德规范的问题。有鉴于此,在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生态伦理观的语境下,应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突破仅由教学部门评价的单一模式,拓展评价的时间和空间。邀请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的政府、企业和科研部门相关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和评价方,从应用价值和推广实效等角度对作品形成评价。同时引入大众参评机制,将优秀的作品推介到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中,让设计人才的伦理意识和设计能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环境中得到多元化的评估。并借助网络媒体的形式,构建可持续型设计或绿色设计教学网络评价平台,最终形成开放式的评价系统。

四、结 语

中国高等教育在生态伦理观的培养方面刚刚起步,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像以培养卓越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其生态道德的教育在整体教学体系中还处于边缘化的问题就值得关注。缺乏正道德价值的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也将难以为继。而为了推动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在设计实践中真正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地方高校就必须摆正生态道德教育的位置,打破学科壁垒,增强生态意识的渗透力,加大生态教育资源的投入和管理。毕竟,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而浙江省的地方高校如若能在此项事业中探索出有效的途径,显然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 诸葛铠. 设计艺术学十讲[M]. 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

[2]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 (2015-10-23)[2017-1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3] 王顺玲. 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4] 侯洪, 刘歆. 课程建设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10).

[5] 环境保护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教育部, 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关于印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EB/OL]. (2016-04-06)[2017-10-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http://www.zhb.gov.cn/gkml/hbb/bwj/201604/t20160418_335307.htm

OntheCultivationofEcologicalEthicsofApplication-orientedArtDesignersofLocalUniversitiesinZhejiang

HAN Chao

(College of Art,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Art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inevitably requires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local universities aimed at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art designers. But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has been marginalized in the current training system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In order to practice the "two mountains" theory, promote the occupation mor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thics research, transport the ecological designers, explore the innovative mode of ecological design and guide the design of China to the right direction, the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adjust the original educational concepts,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ethics consciousness, construct and innova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onstruct and reform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Zhejiang;local universities;application-oriented;art designers;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ethics

G642;J0-05

A

1009-1734(2017)11-0087-06

2017-10-15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生态文化视野下浙江艺术设计人才的设计伦理观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201533581);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设计关怀贫困群体的伦理考量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YJC760035);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g20160642)。

韩超,博士,副教授,从事设计伦理、工艺美术研究。

[责任编辑铁晓娜]

猜你喜欢

伦理观伦理应用型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浅析董仲舒“五常”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
浅析董仲舒“五常”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