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视野中的生态文明论析
2017-03-09龚静源
龚静源,黄 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视野中的生态文明论析
龚静源,黄 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当前对生态文明的一般理解缺乏对其实现路径和现实目标的描述,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予以新的回答。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人们认识生态文明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其揭示了物质变换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历程的活动过程;生态文明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自觉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物质变换“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文明形态,具有自觉性、创新性、共享性和长期性等鲜明的特征。
物质变换;生态文明;工业文明;绿色发展
当前人们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一般以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或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内涵,并把这种 “协调发展”或“和谐关系”解释为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能够保护自然的自觉认识和活动。这种对生态文明的解读当然不错,但却失之抽象,不够明晰,特别是缺乏对 “协调发展”或“和谐关系”的实现路径和现实目标的描述,难免有碍于人们对生态文明正确和完整的理解。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作出新的思考和解读。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把握生态文明的坚实理论出发点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生态文明的新的理论视野。“物质变换”最初是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上来说明自然界(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物质循环和新陈代谢现象的,马克思借鉴了这一概念并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物质变换”有三重内涵: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和社会的物质变换[1]。
其中,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既包括无机界的新陈代谢,也包括有机界的无意识的新陈代谢,对于人来讲就是人的自然发生的新陈代谢,也就是“生命,即通过摄食和排泄来实现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2]87。这个过程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通过劳动形成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劳动构成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中介和途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207。劳动过程就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215。通过劳动,人类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又将废弃物反馈给自然界,“劳动过程就要像生命体的新陈代谢那样,不仅包括把外部东西同化的一面,还必须包括把获得的东西再排到外部的异化方面”[4]。这里的“将废弃物反馈给自然界”或“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是从广义上加以理解的,即人通过劳动或物质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物质影响。劳动过程与物质变换过程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正是因为劳动这种“有目的的活动”作为物质变换的实现途径,所以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不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运动,不是自发的而是一种自觉的、对象性的社会运动,是人“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3]208,当然,这一社会运动又必然以自然运动作为其前提。
社会的物质变换是指劳动产品的交换,即商品交换,“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3]125。
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是物质变换的实质。这是因为,一方面,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是自然本身的必然性,即体现为物质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内在地包含了对这一必然性的认识和运用;另一方面,社会的物质变换,即劳动产品的交换是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必然结果,通过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人将自然物变成了劳动产品,而过剩的劳动产品通过交换变成了商品,而商品正是社会的物质变换的媒介。因此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决定了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这也是由人的实践存在方式和人的社会本质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物质变换这个概念就是指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
二、物质变换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物质变换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56,因此人类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形式下都不能停止物质变换过程。以物质变换的理论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我们会发现,文明是一个合乎辩证规律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物质变换模式区分着不同的文明形态,即如施密特所言:“物质变换以自然被人化、人被自然化为内容,其形式是被每个时代的历史所规定的”[5]。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即前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工具较为原始,生产力较为落后,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因此物质变换表现为:消耗的自然资源较少,生产的产品不够丰富,同时排放的废料和残渣也较少,即“低消耗-低产出-低排放”的模式。工业文明时代是大机器生产的时代,马克思生动地将大机器体系比作是“庞大的机械怪物”,它蕴含着巨大的“魔力”,造就了“现代的大工业”,使工业文明时代成为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2]277。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成百上千倍的提高,劳动产品的日益丰富,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同时排放的废料和残渣也随之急剧增长。因此工业文明的物质变换模式表现为:“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而“高消耗”造成了资源枯竭,“高排放”带来了环境污染,这正是当前生态危机的两大基本表现。生态文明要消解生态危机必须重回“低消耗”和“低排放”,同时又能够不断发展生产,否则文明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生态文明在物质变换上必须遵循“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模式。
怎样才能在“低消耗”和“低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做到“高产出”呢?关键是弥补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土壤肥力衰竭的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大土地所有制、工业化农业生产、强制分工、城乡对立等“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579,这样一来就在“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6]919,使得土地日趋贫瘠。与此同时,那些被人消费掉而不能回归土地的部分又成为了污染的源头,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6]115。实际上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工业生产总是以粗暴的掠夺方式对待自然,物质变化的裂缝是无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和生态文明在本质上必然相背离。因此,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一方面发展了生产,带来了高产出;一方面又造成了物质变换的裂缝,带来了高消耗和高排放。裂缝的存在使得工业文明不可持续,要避免和弥补裂缝,在生产力上就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降低消耗和排放;在生产关系上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将资本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限制资本的野蛮增长,引导其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和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
三、物质变换理论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及其特征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自觉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物质变换“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文明形态。其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是生态文明的现实目标。
物质变换理论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一是自觉性。从前工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物质变换的具体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有一点却没变,那就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2]562。这正是以往人类文明不自觉性的典型体现。物质变换是一种通过人类劳动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运动,工业文明只是实现了人消耗自然资源的自觉性,即人通过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巨量自然资源,来自觉地建设工业化或现代化生活;但对于人向自然排放废料和残渣这一方面,工业文明却处于自发状态,即将自然界仅仅看作是原料的来源地和废弃物的存放地,没有认识到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就是人对自身的改造。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新的文明形态就在于它消除了这种自发性,将物质变换的两个方面都变成了人类自觉的实践,从而使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统一起来,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文明,使人类真正成为自觉的“类存在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7]。这告诉我们,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要将自觉利用自然和自觉保护自然统一起来,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保护自然,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甚至当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发生冲突时,要将保护自然放在优先的地位上,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二是创新性。历史上,人类生产的不断发展总是伴随着资源消耗和废料残渣排放的不断提高。生态文明要实现“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现实目标,就决不能重复以往的老路,而只能走一条创新之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先污染,后治理”,认为这是被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证明过的可行之路。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要求先利用自然再保护自然,先讲效率再将公平,把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看作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在理论上,这种观点实际上仍然是只有利用自然的自觉,而没有保护自然的自觉,因而仍然停留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上。在实践上,一方面,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即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日本富山事件、日本四日事件和日本米糠油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这是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严重背离的;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中已将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透支使用。我们这个时代正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威胁,这决定了我们已没有可能去重复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老路。”[8]因此,国际和国内环境都不允许我们再去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绿色发展是指保持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发展道路,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两条基本途径。循环发展旨在强调节约资源,通过回收和再利用,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低碳发展旨在保护环境,通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不断降低经济发展中对碳的依赖度,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开拓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将创新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之源。
三是共享性。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但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不平等。工业文明带来的高产出成果只能被少数人、少数国家所享有,大部分人、大部分国家却要为前者承担高消耗、高排放带来的种种恶果。因此,工业文明不是一种共享文明,它将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上,从文明本身的角度来看,工业文明天然包含着野蛮。
生态文明所要调整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物质变化不仅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也同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生产出劳动产品,并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即“社会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处于某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之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变革的基础之上的,不仅要实现生产力的变革,也要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因此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要求全员参与、全球协作,同时也要求发展成果全面共享,从而消除工业文明的野蛮性。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达成了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即《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如果说工业文明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那么生态文明则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协作,从而开创了全球共享的世界历史,因为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生存和发展基础。
共享的主体是人,共享性体现了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就我国而言,目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关键一环,生态文明的共享性将为我们促进协调发展,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长期性。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为完成工业化先后花了百年时间。生态文明要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目标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如果以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为标志算起,那么到今天人类开始迈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还不到50年。从人类以往的文明发展进程来看,我们目前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也才觉醒不久,我们离建成生态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工业文明还有生命力。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工业文明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9]。特别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国情,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中工业化仍然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标。
再次,资本逻辑还将长期起作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还占据着优势。资本主义还将长期存在,资本还将长期统治世界。马克思曾经生动而深刻地将资本比作吸血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3]269。在不断增值的逻辑下,资本情愿破坏环境来发展自己,情愿祸害别人来满足自己,情愿放弃未来以获取眼前利益。因此资本逻辑从本质来讲是反生态的,和生态文明是不相容的。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资本也可以成为我们利用的一个要素。就我国的现实国情来讲,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还离不开资本。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用宏观手段约束资本的野性,引导资本发挥积极作用,利用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发展生产力,积累资金,为建设生态文明创造条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的发展也会不断创造消灭它自身的条件,最终资本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资本逻辑也会彻底丧失对世界的统治,到那时生态文明就能真正实现了。
四、结 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们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发展还不够协调,社会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我国深化改革、转变发展理念、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也为我们谋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不动摇,坚持四个全面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不动摇,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1]郭剑仁.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00-2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韩立新.环境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41.
[5]A·施米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2013-09-08(1).
[8]龚静源.后现代与中国现代化观念的转变[J].理论月刊,2003(7):39-4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责任编辑 文 格)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Views of Marx’sMateri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GONG Jing-yuan, HUANG Juan
(SchoolofMarxism,Chinese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Hubei,China)
The current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cks the descrip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path and reality goals. Therefore, 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give the new answer to the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etically. Marx’s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view for humans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veals that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penetrates the entir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cour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kind of civilization form that people walk on the green development road and implement the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low consumption-high yields-low discharge”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 equipped with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onsciousness, creativity, sharing and long-term.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2016-12-20
龚静源(1975-),男,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态文明研究; 黄 娟(1963-),女,上海市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
B031;D616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