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3-09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中心校林自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故事书柳树杨树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中心校 林自玉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这名话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理念,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筑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主动学数学。首先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应多一些“和风细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雪中送炭”;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更应投之赞许的目光。让学生在感情上主动接受、亲近、喜欢老师,就自然而然地喜欢听老师的课,就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而当师生间构建起民主和谐交流的平台,学生就会大胆质疑、自由言论、主动探究,获得知识。

二、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学生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现在老师有一种特异功能,大家随便说出任何一个数字,老师能马上说出它是否能被2或5整除,大家信不信?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考老师,老师都很快地给出正确答案,学生佩服之余也都很好奇,都非常想知道这是怎样算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三、教给学习方法,垫起自主学习的基石

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学习能力便大大增强,学习效率便得到提高。因此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记忆、分析、归纳等方法的指导。如记忆方法,对于那些相近的知识,可用联系的记忆方法,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记忆。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学生习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可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如“有8个男生,女生比男生多4,女生有多少人?”改变成“有12个女生,女生比男生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通过变题,使学生搞清楚谁与谁比,谁多谁少,不一定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

另外,教给学生正确处理数学信息的方法。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有很多的数学信息混合在一起,干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要求选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要从小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8天,还有24页。以后每天看4页,还要看几天?”可安排如下题组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8天,看了40页,还有24页。原来平均每天看几页?(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先看了8天,每天看5页。以后每天看6页。原先看了多少页?(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8天,还有24页,以后每天看6页。看完这本书共要几天?通过练习、比较,揭示了“看了8天”与其他条件的关系,明确它在题中是多余的条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依据问题筛选、组合已知条件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分析的良好习惯。

四、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学校操场边有杨树6棵,柳树18棵__________?”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杨树和柳树一共多少棵?杨树是柳树的几分之几?柳树是杨树的几倍?杨树比柳树少几分之几?柳树比杨树多百分之几?柳树占杨树和柳树总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无须老师任何提示,学生就能主动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很多的问题,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收获,其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我出示以下问题:一根20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知识知道:20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之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得出答案。多设计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去解答,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从而使自己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完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问题符合要求吗?”“哪位同学补充的问题更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合理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不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以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前提,教给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赏识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解决,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故事书柳树杨树
Storybook 故事书
天边的故事书
暖心有爱的故事书
跟踪导练(五)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口算本失踪记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小松鼠的故事书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