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
2017-03-09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幼儿园李叶碧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幼儿园 李叶碧
一、游戏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幼儿阶段是人类开始接受教育的最早阶段,也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为了能够让幼儿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教育工作者开始将游戏纳入其中作为教育方法,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游戏本身不但符合幼儿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需求,还可以在游戏之中更好的巩固幼儿的知识以及智力、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游戏成为了贴近幼儿年龄特征的主要活动形式和教育形式。就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教师都认识到了游戏教育的作用,在日常教育中实施游戏教育,实现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的目的。根据贝洛医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游戏不充分的幼儿,其大脑对比同龄儿童小20-30%”。例如,在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时,由于性格以及年龄特征等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枯燥乏味的讲解方式,往往幼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厌烦,而借助游戏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幼儿的认知兴趣以及用途等,调动了学习的参与积极性。
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抛开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游戏是幼儿在成长阶段的本能反应。在生理方面,年龄在3到5岁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随着骨骼的成长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本身身体就有活动的需要,外在表现出来,就是游戏活动。在心理方面,游戏是儿童尝试控制周围的开始,通过游戏,儿童能够感受到自己对周围的影响,也是幼儿对社会的反应。例如,当两个及以上小朋友在一起玩时经常会发生抢玩具的现象,成年人会觉得是幼儿的不懂事,实际上,在儿童的世界确实没有主权的概念,只是觉得这个没有玩过的玩具会不会更好玩,带有探索的欲望去接触的。归纳而言,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开始,在幼儿的主要活动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生活活动,包括幼儿的吃、喝、拉、睡等生理需求的活动;二是学习活动,集中反映在参加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三是游戏活动。作为儿童成长的必备活动,游戏实际上承担着儿童认识世界的责任。
三、游戏与幼儿教育
随着人们对游戏于幼儿的意义探索的加深,游戏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反观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师以游戏的名义帮助儿童养成某种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存在,看似热闹的游戏教学对幼儿反而显得“枯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对游戏的真谛领悟不足,以及教师为了提高教学速度而产生了停止探索的惰性。由“幼儿的游戏”变为“游戏幼儿”,成为幼儿教育的一大误区。整体而言,实现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要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助游戏帮助儿童建立创造性思维
在幼儿的世界对事物的认知是空白的,也就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如面对圆形我们可能会想到的是月亮,儿童的世界可能就只是一个好看的图形,这既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值得利用开发之处。在幼儿教育中,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调动儿童的想象力,帮助幼儿建立创造性思维,天马行空的想象,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儿童的成长能够起到推动作用,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束缚儿童,过早的扼杀创造力。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儿童记住或者接受什么,却缺乏了对游戏本身的开发,对幼儿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的培养,使游戏教学模式化,严重使陷入僵局。
(二)注重接收到幼儿的反馈
尽管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欠缺,不能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一些感受,但作为幼儿教师,要尽量了解到幼儿的需求,并根据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判断出幼儿的性格特点、想象需求等,然后制定个性化游戏,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成长。不同幼儿对于游戏的反应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有些儿童想象力丰富,喜欢创造型游戏,有些儿童喜欢益智游戏,有些儿童则喜欢体现勇气的游戏。在传统幼儿园教学中,有固定的游戏,对于一些参与不积极的儿童还会被认为不合群,实际上忽视了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能够帮助儿童逐渐建立自信,照顾到每位同学的优点与缺点,扬优势而补不足。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
学习生活同样是幼儿的重要活动,尤其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家长忙于工作而疏于幼儿教育,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由幼儿园承担,幼儿园教育的重担可想而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一直是被讨论的重点,许多教师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游戏,调动幼儿积极性,促进记忆,有些完成的很好,而有些则显得过于表面化,并不能达到效果,最好的方式是要秉承教学内容游戏化,将教学内容自然处理到游戏中。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非强加于身的内容,在自由的空间里,幼儿对于游戏的完成以及创造性的进行游戏都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对幼儿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四、游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想要保证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实施的价值,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注意。第一,需要确定游戏设置的简单性、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我们指导游戏教育最终目的是更好的对幼儿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如果游戏失去了本身的趣味性特点,那么幼儿就会不愿意参与。另外,还需要注意游戏本身需要具备教育目的。还有,幼儿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游戏的设置需要简单化,必须保证幼儿可以很好的掌握,并喜欢参与,提高积极性。第二,游戏的设置必须和生活能够完美的融合。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经久不衰,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有序能够让大家了解合作的必要性,也会提升对于生活的感知,具有积极的成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