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17-03-09曾雯
曾 雯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曾 雯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在创作现代建筑表象的同时,赋予建筑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新中式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师应将传统元素从历史的长河中抽离出来,剥离外在的表征,将传统文化内在精神注入到建筑实体上。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建筑;设计;应用
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概述
1.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
符号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形象和概念的双重意义,在实用和审美需求下产生了符号。建筑的意义可通过建筑符号表现出来,建筑符号是建筑意向和建筑理念的组合,可通过其强大的表现力展现优秀建筑的非凡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记忆形式,是现代建筑民族性、地域性的根基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表现。现代建筑理念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在现代建筑的表现形式中,加入传统文化符号,从而产生新的建筑语言,这也是新时代建筑发展的基本要求。
1.2 中国主体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是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三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交织融合构成的文化体系,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意识形态的独特文化体系。三种文化体系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儒家文化注重仁义礼智信,讲求中和之美,清故宫中心对称的建筑布局就体现了这一文化理念;道家文化崇尚无为而治和中庸的思想,道法自然,遵循自然万物规律;佛家文化主张悟和缘,通过克制、忍耐、修炼来达成人之本性的超脱。三种不同文化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对传统建筑理念的影响也是各有不同。
2 传统元素在现代新中式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 启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可归纳为“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的理念,主张以人为代表的内在宇宙与外在环境的融合,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实际设计中,针对不同的环境,强调建筑对环境的尊重。中国传统建筑的总体布局,利用实体构成营造出与环境相呼应的空间,形成“虚实相生”的拓朴形式。这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来说,不仅具有重要的启示,也可以完善设计能力的思维模式。
2.2 丰富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各个艺术方面,哲学、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这些都是通过传统的审美观念联系起来的。比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可以用“大音希声”来解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可以用“大象无形”来表现。再如,中国江南建筑中的“粉墙黛瓦”特征和中国水墨画中的“计白当黑”,表现手法就有一曲相通的共性。这些文化审美元素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现代建筑设计手法拓宽了无数可能的方向。
2.3 解构隐喻传统符号
从传统元素中汲取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模式”作为符号,用于现代建筑的局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避免传统造型与现代设计多方面的矛盾。例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在法国卢浮宫的倒置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的飞檐翘角都杰出地运用了这一创作设计方式。中国传统元素覆盖广泛,时间跨度漫长,不同民族性构成复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对需要的传统符号进行全面的理解,包括文化、历史、民俗、特质等。对汲取符号的精神特征,进行解构、变化,最后融合到现代设计中,避免一味地搬运和复制符号元素。
3 改变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
设计师不能只讲求革新,不讲求继承,需要正确认识传统建筑形式在城市形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保证建筑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注意继承文化传统,强调人文情怀,保证旧建筑的传统在新建筑中的延续,在现代都市建筑中彰显传统文脉继承。推陈出新是每个设计师都应有的意识,设计师应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建筑是历史、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具体反映,应从整体上确定建筑设计与历史文化的关联。当代建筑设计师要从优秀的中国特色典型建筑中汲取设计灵感,学习设计经验,将传统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方式继承下来,早日设计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当代建筑,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成功应用的典范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主持设计的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始终贯穿着符号理论的设计理念,该建筑除了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还在外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个布局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孔子研究院处在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曲阜旧城内,在研究院的设计中,巧妙地将河图、洛书、九宫格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组成基本图示,作为布局设计原型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同时也成功运用了风水学说等传统文化符号,为新建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模式。吴良镛先生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与北京旧城有机结合,融汇南北方住宅的不同特点,将南方的里弄和北方鱼骨式胡同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保留了四合院的基本模式,同时突破其全封闭式的建筑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菊儿胡同也是时代的产物,包含了传统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该建筑是对中国现代住宅民族化之路的重要探索,得到了国际建筑领域的高度认同,在国内外声名远扬。
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在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基础上,合理有效运用符号理论,完整展现了传统文化内涵。整体布局中体现了儒家中和思想,客房部分沿用传统建筑结构,主体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不过分强调建筑新材料的大面积应用,色彩上坚持用白、灰两种中国传统建筑色调做基色,在各种细节中突出建筑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设计师运用主题重复的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质朴思想被具象化成方与圆的建筑形式,重复出现在建筑大门、内部设计、灯具等角落,展现了简单却又丰富的变化。另外,灯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成为了香山饭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主题,灯笼与建筑的奇特联系,将灯笼原型引申出的抽象变形运用到建筑的每一面,简单的灯笼符号线条组合成传统园林符号,使室内与室外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设计师赋予香山饭店古韵古香的同时,不失现代活力。
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设计师将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有机结合,设计出的世界级超高层建筑杰作,金茂大厦也成为了海派建筑的标志之一。该建筑用充满现代感的钢和玻璃等新材料,成功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建筑,外形神似古塔的金茂大厦采用双轴对称的基本布局,呈阶梯状层层递增,似塔非塔的多变造型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韵律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5 结语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文明历史的沉淀和结晶,经过时间的沉淀,各种民族文化碰撞、融合。时至今日,中华文明的传承不仅是古典雅致的艺术符号,还延续着中国深厚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元素体是一种文化烙印,这种印记唯中国人熟稔和运用,唯中国人能感悟和体会。中国建筑史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元素,如同其他传统元素一样,是中国文明特有的历史遗产,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秦砖汉瓦、卯榫、斗拱、宫室之旋、四合院、风水……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建筑传统元素外,还有许多内容等待人们去寻找和领悟。
[1] 李明月.从日本建筑文化看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性[J].城市建设,2016,(11):81-82.
[2] 景泉,杨磊.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建筑探索[J].建筑创作,2015,(09):142-143.
[3] 王喜彬.浅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入[J].教育与职业,2016,(08)
[4] 田维飞.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建筑,2016,(37):135-136.
[5] 贾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2016,(07):107-108.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ZENG Wen
(Southwest of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gyi 562400, China)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and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can endow modern architectur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spirit, thus creating a new architectural form, which is called new Chinese architecture. Modern architects should extract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from the long history, strip ex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inject the inner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architectural entitie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Application
2016-11-20
曾雯(1991-),女,本科。
TU-80
A
1674-8646(2017)04-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