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小衔接过程中数学教育的优化探讨
2017-03-09孟繁慧李庆云迟佳鸣
孟繁慧,李庆云,迟佳鸣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关于幼小衔接过程中数学教育的优化探讨
孟繁慧,李庆云,迟佳鸣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幼小过渡衔接这一阶段,幼小教育始终是关键点。从数学学习的层面来看,我国目前的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好幼小衔接的问题,就会给孩子的启蒙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找到合理的措施来解决幼小衔接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幼小衔接的教育形式,探讨如何优化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教育。
幼小衔接;数学教育;优化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幼儿园和小学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两者的教育阶段是分不开的,在教育方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在新课程标准下,很多改革重点都放在了课程的有效衔接上,而且就基础理论而言,社会更多关注的也是对衔接问题的研究,并且都提出了多方的衔接策略。因此,在教育衔接过程中,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从另一方面来看,幼小衔接也需要逐步完善。
1 幼小衔接过程中开发数学教育衔接课程
就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者而言,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目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就两者教学内容而言,幼儿园教育将日常学习生活划分为艺术、健康、社会、语言以及科学等领域,而小学课程则是依据学科特点,将其划分为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以及体育等。幼儿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并不需要幼儿掌握更多知识,只是单纯的为以后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提前预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可以说,两者之间的衔接存在必然的联系。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课程衔接,才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品格。在幼小之间课程衔接工作开展中,由于对口衔接课程无法覆盖所有的学科内容,所以,在对口衔接过程中,首先应注重课程衔接的整合,将幼儿园的学科同小学的多门学科进行双向整合,促使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不仅能够掌握幼儿教育知识,同时能够更加充分、有效的了解到小学学科内容,整合小学学科课程的逻辑内容,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诸如将语文课程和生活课程进行整合,配合品德课程内容,促使德育素质教育更加学科化,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同理,将小学数学同音乐美术或艺术领域相整合,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令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能够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 幼小衔接课程的个性化
2.1 探索个性化教学
儿童个性化课程主要是指儿童自由行动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小学数学课程衔接中,应充分了解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兴趣侧重点在哪里,开发更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儿童年龄较小,相较于课程学习,更加倾向于游戏学习,游戏是儿童主观活动,是一种认识世界和培养性格的形式。在初入小学阶段,儿童是通过游戏化教学,不断构筑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在数学课程衔接中,增加富有个性化教学内容,将游戏教学纳入其中,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培养儿童个性特色,为后续成长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幼小课程衔接中最为主要的活动开展形式。
2.2 探索生活化教学
数学课程本身是研究世界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学科,自身逻辑性较强,需要儿童开动脑筋去思考,在数学课程衔接安排中,诸如:让儿童用数字来描述校园中的情境,学生开始自由发言“校园门口有4棵大树”“操场上有1根旗杆”“围墙上有6幅画”等,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能够初步了解学生数学表达能力,间接的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升生活观察能力。
3 营造良好的幼小数学课程衔接环境
幼小数学课程衔接,不仅需要增加富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数学课程衔接环境,为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幼儿园应同幼儿家庭以及社区密切合作,充分配置各种教育资源,来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故此,在幼小数学课程衔接中,教师在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儿童参与其中,承担幼小之间课程衔接过渡的职责,设置合理的游戏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升幼儿学习兴趣,转变儿童对学习的态度。诸如,教师可以在初入小学时期,带领儿童参观“升国旗”,教会儿童如何佩戴红领巾等,激发儿童对小学阶段生活和学习的兴趣,能够配合教师更好地完成幼小课程衔接的问题。
4 注重相关衔接教材的整合
由于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绝大部分在幼儿园有所涉及,教师如果过多地“炒冷饭”,就会使儿童对知识失去新鲜感,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如果过分地拔高要求,可能会使儿童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前要充分关注儿童的学情,通过多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然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与利用原有教材中的优质资源,设计出贴近生活、贴近儿童实际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如“图形的分类”,从教材结构看,幼儿园阶段的教材虽然有别于完整的、系统的小学教材,但同样蕴含了匹配、相等、顺序、传递、包含、互换、互补、互递等数学关系。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学会按三重条件分类,同时渗透连续再分思想、分合可逆思想。而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则是按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编排,让学生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如果在小学教学中补充一些体现连续再分、分合可逆思想的活动,学生学习的分类思想将会更加完整。
5 引导孩子的思维导向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学习实质上就是数学思维的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师要重视儿童数学语言的培养,培养他们说话的条理性,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如教学“十几减9”时,在情境引入阶段,很多孩子就大声地叫了起来:“12-3=9!”难道他们都懂了吗?由于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孩子,他们的理解水平也不一样,他们有的算法清晰,而有的仅仅只是形式上会算而已。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给其他同学说一说吗?”促使孩子不得不重新静下心来思考关于十几减9的算理、算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出错,鼓励他们各抒己见,让他们能在交流中主动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点燃,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他们在思维的撞击中学会了新知识,增强了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的自信心。
6 结语
作为两个初级教育的独立阶段,在数学课程的衔接过程中,首先应注意两个阶段分别的教育特点,然后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双向的引入,充分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并与家庭相配合,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融入到课堂中,逐步的做好幼小数学学习的衔接工作,为儿童的数学基础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苏媛媛.数学教育幼小衔接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6):23-25.
[2] 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26):71-72.
[3] 王声平,杨晓萍.近二十年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9-91.
[4] 李小培.呼和浩特市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5] 刘艳,徐勇.在“幼小衔接”的教学实践中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Z1):56-58.
Discussion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optimization in cohes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education
MENG Fan-hui, LI Qing-yun, CHI Jia-mi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arbin 150080, China)
Education is always the focus of social concern. Young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key point as a stage of young transition. From the view of math learning, there is a certain problem in the cohes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education. If we can not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the enlightenment learning of children will be affected in a certain degree. Combined with the education form of the current cohes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education, how to optimize the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this cohesion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hes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educati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Optimization
2016-12-19
G613
B
1674-8646(2017)05-0110-02
黑龙江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小衔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JJC1316024)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策略研究”扶持共建项目(15EDE21)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备案课题“构建农村幼儿园课程体系的策略研究”(JJC1316026)阶段性成果
孟繁慧(1981-),女,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