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高校文科拔尖人才培养
2017-03-09王泽庆
王泽庆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传统文化与高校文科拔尖人才培养
王泽庆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应带有民族文化的自身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高校文科拔尖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应注重家国情怀教育,达成人文精神拔尖的目标;重视礼仪文化,实现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拔尖人才;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学科人才培养,不同于理工科要加入《华盛顿协议》走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路线,它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与商品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与交融。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传统文化被稀释的危险。所以,高校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理应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达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科拔尖人才,应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绝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仅仅是西方文化和西方理论的译介者和传播者。
一、民族文化自信与学术创新能力
高校文科拔尖人才培养,重点和难点不是培养现有知识的识记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关键是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话语。在上个世纪末,中国学术界认为我们患了“失语症”,不能在世界文论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学术创新能力萎缩。这种告诫,不仅仅只针对文论界,而是整个的学术界,至今仍不失它的作用。我们只有从教育界做好基础性工作,才能让学术界更好地治疗好“失语症”。文科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能在西方的文化理论与学术范式后面亦步亦趋,不能让学生单纯成为西方理论的传播者和阐释者。仅仅对西方理论进行阐释,或者利用西方理论对中国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是不能达到学术创新的培养目标。
要想改变对西方文化及其文化理论的盲目推崇,关键是要重建民族文化自信。但是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其任务是非常艰巨。在清晨的大学校园,我们经常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但大多是学生读外语的声音,而不是在诵读《诗经》《离骚》《论语》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学生重外语学习而轻视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由于旧时代的落后,人们吸取新的文化元素而启蒙救亡是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成为我们今天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由。胡适曾经指出:“如果对新文化的接受不是有组织的吸收的形式,而是采取突然替换的形式,因而引起旧文化的消亡,这确实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1]胡适之言不是危言耸听,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的现代文明,如果失去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的精神血脉就会被斩断,最终成为一个无根、没有民族自信的地球人。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情绪代替理性,不能让武断代替分析,更不能简单认为旧不如新。“凡有限之物都是自相矛盾的,并且由于自相矛盾而自己扬弃自己。”[2]我们不能只看到旧文化衰亡的因子(其内在矛盾的否定方面),而忽略了它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其内在矛盾的肯定方面)。如果传统文化不能在大学生心中扎根,将会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只能被动按照西方学术范式进行研究,跟别人的后头走。好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已经印发,国家层面的规划已经明晰,现在是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发挥传统文化在文科拔尖人才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创新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它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就培养学术创新能力来说,学生要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和创新传统,培养自己的创新理念。从《礼记·大学》引用汤《盘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看出,不断革新是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创新是一种生活常态。我们要自强不息,如《周易·乾卦》所说的“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实际上也就是永不停息地创新。为什么需要不断创新?《周易·系辞上》说得好,“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不断革新是自然而然的事。在古人看来,创新不仅是自然规律,而且是一个人应有品格的组成部分。这些,对文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可以增强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和必要的创新精神。同时,传统文化经典,也是文科拔尖人才创新教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其次,要掌握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法。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知道如何创新?我们先看《周易·系辞上》中有关“变化”的论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化来自刚柔两种不同力量的对比转化,来自八卦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的相互作用。《周易》中“变化”思想,是现代人综合创新思想的理论基础。张岱年曾提出著名的“兼和”范畴,他认为要“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把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使其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达到“日新”的目的[3]。在这种创新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西方文化舍弃中国传统文化,或为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敢接触西方文化,都是不妥的,会让我们失去创新的机会。正确的做法,是把传统文化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把它们与西方文化理论综合起来,实现学术创新。如顾祖钊教授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源与西方文论相互作用,进行整合和建构,实现中西文论的融合,实现了学术创新。他不走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文艺现象的老路,也不用中国理论来硬性裁判西方文艺现象,出版了《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一书,在中西文艺融合的视阈中去思考文艺,得到学术界的肯定与赞誉。
二、家国情怀培养与人文精神拔尖
文科拔尖人才培养,首先要明晰它的培养目标。人们大多认为,文科拔尖人才培养专业上的创新能力,达到专业技能的拔尖,这是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仅仅有这一方面是不够的。我们培养的是人文学科的拔尖人才,还需要彰显人文特色,要求学生达到人文精神的拔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与德育是全程结合的。毫无疑问,人文学科人才培养,理应做好立德树人教育的典范。只有做到专业技能的拔尖和人文精神拔尖的结合,才属于是真正的文科拔尖人才。
让学生了解文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他们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许多考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往往是以其就业前景和工资待遇为主要衡量标准。在进入校园后,他们最关心的是课程成绩、奖学金和就业保研等,进入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是看重其中的机会,而对更高层面上的追求不是很自觉。或者只注重个人的修为,而忽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怎样?或许就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毕业之后,就去谋个人幸福了。谋个人幸福,是人的正常需求,但不能仅仅谋个人幸福,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仅仅谋个人幸福的人才,绝不是文科拔尖人才,绝不符合文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
特别要指出,文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设置过低。如果仅仅在个人层面上追求,最后连个人想得到的东西都难以实现,更谈不上社会和国家层面的。古语说的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家国情怀,家国一体,个人价值的实现必然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礼记·大学》有一段著名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它们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在中国历史上,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屡见不鲜,有在困境之中仍不忘“天下寒士”的杜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等等,他们都是我们人文精神培养的典范。
立志高远,自觉为人文精神拔尖的培养目标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大的成就。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就非常推崇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中国古代尧、舜、秦始皇、汉武帝的业绩表示仰慕”,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他觉得富国强兵,中国需要有像“拿破仑、叶卡特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华盛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这样的人[4]。他还在读书笔记《讲堂录》中写道:“张子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生民立道,相生相养相维相治之道也;为万世开太平,大宗教家之心志事业也。”[5]可以说,正因为毛泽东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志向,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才有后来的巨大成就,领导了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强调,一方面国家和社会需要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另一方面学生培养,特别是文科拔尖人才培养,需要有家国情怀,才能成大才,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加拿大学者查尔斯·琼斯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尽艰难”才形成的历史共同体。既然是历史共同体,民族必然有许多共同遵循的习俗、惯例和信仰。家国情怀,是古代读书人沉浸在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情愫,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信仰。查尔斯·琼斯还指出,“历史共同体这一概念赋予当代人把民族传统传承下去的义务”[6]。可见,民族共同体同时也是“义务共同体”[7]。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把家国情怀等民族优秀文化内容传承下去,才能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性。当然,我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允许一定的转化与创新。今天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也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内容包括家国情怀等民族集体信仰。习近平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8]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追求的结合。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以达到人文精神的拔尖。
三、从践行中华礼仪到知行合一
除了对文科拔尖人才的学术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外,传统文化教育还有行为层面上的作用。文科拔尖人才应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行为举止文雅又有礼貌,这是不证自明的,但并不等于说是这能自发形成。
不同于中小学课堂,今天在高校课堂上很少见到上课开始时班干部喊“起立”“坐下”的仪式了。记得有一位老教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他坚持要求班干部在上课开始时喊“起立”“坐下”,在当时让人很是诧异,为许多同学不解,觉得先生很迂腐。现在什么年代了,固守那些形式的东西干什么?且不说“起立”“坐下”的具体形式在大学课堂上是否适宜,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应有礼仪还是需要的。《荀子·儒效》篇中说:“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礼仪与人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乐是感性的,而礼是理性,礼是约束,是一种节制,是法的纲领或指导原则,《荀子·劝学》篇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同时,《荀子·修身》篇说:“故非礼,是无法也。”没有礼,就没有法。可以说,礼是一个民族行为规范的重要表征,按照李泽厚的说法是:“‘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体培育人性,树立人格。”[9]一般说来,由礼仪一定的形式组成。没有合适形式,礼仪就不存在了。不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又怎能够体现对老师和知识的敬畏呢?
约翰·洛克认为礼仪目的是“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或愚蠢。”[10]为什么说没有礼仪,就是会被看成骄夸、自负呢,因为他缺少节制,没有自我约束。缺少礼仪,一个人无论具备什么样的美德,都必将因之而黯然失色。现在师生关系出现一些微妙变化,原因可能在于此。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去教育引导。有的省份已经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有汉服礼仪、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等主题体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与关注,这并不见怪。
礼仪,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不仅关乎社会秩序,更关乎国家的兴亡,因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性,缺乏节制,其后果可想而知。礼,是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曾对社会发展取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使在今天,礼仪的作用并没有消失,社会的发展仍然需要礼仪,“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道德引导诚然重要,但还需要用礼仪去规范,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前进。
礼仪教育在民间书院开展得红红火火,而在许多高校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有些人看来,礼仪就是一套繁文缛节的东西,过时,落后!这种看法,是无法解释学生在民间书院接受传统礼仪教育后的激动心情,只看到礼仪的具体形式,而没有看到礼仪的实质,没有看到它对一个人的理性培养的重要性。而且,我们今天崇尚的礼,不是照搬旧时代的礼仪模式,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内容和元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11]。比如,文科实验班的日常管理,可以把交往礼仪、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内容落到实处,引导学生成为优雅的社会人。
在成才与成人之间,成人显得更为重要。对于拔尖人才培养,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就指出,既要重才,更要重人[12],这是很有见地的。把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成为一个优雅的人,这是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其中,礼仪文化教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行礼仪文化教育,为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做到知行合一。时至今日,许多人也许才知前文提及的老教授的用心良苦!很少有这样的大学老师,还在坚持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给师者行必要的礼仪。大学四年,从未主动给老师擦过黑板;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给老师写信,没有落款……此种现象,即使在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也让许多教师并不陌生。在校园里碰见老师,不主动打招呼,如因为不知道还应该打招呼,这是属于“知”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在大学生身上出现;如知道打招呼是必要的礼仪,但就是不愿意打招呼,这是属于“知”与“行”不合一了,把“知”与“行”当成两件事,王阳明就说过:“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13]知礼仪而不行,如同知孝而不能孝顺,是一样的。
作为文科拔尖人才,我们所期待的是,他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还能切实去做。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在“知”的方面下的工夫,相对来说比“行”要多,但“知”最终要落到“行”上。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3]不能算是真正的知,因为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知行须合一,知而不行,是在做伪学问,王阳明就告诫道:“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14]40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防止“不能精察明觉”的“冥行”,也要防止“知而不能真切笃实”的“妄想”[14]176。
总之,践行中华礼仪,是“行”的开端。可以想象,一个缺乏礼仪的人,他纵然有家国情怀,有多少是可以付诸行动的。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必须是知行合一的。
[1]胡适.胡适文集:第6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78.
[3]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3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13.
[4]毛泽东年谱: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9.
[5]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591.
[6]查尔斯·琼斯.全球正义:捍卫世界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180.
[7]科克-肖·谭.没有国界的正义: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209.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9]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03.
[10]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7.
[11]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EB/OL]. [2014-09-23].http://www.cpscp.cn.
[12]王义遒.先成人后成才 既重才更重人[N].中国教育报,2013-11-11(5).
[13]王阳明.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0.
[14]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Outstanding Talents of Liberal Arts
WANG Ze-qing
(School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nhui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9)
Education ofoutstanding talentsofliberal artsshould be featured with national culture.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education of outstanding talentsof liberal artsin China.It needs to be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Through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we can enhance the students’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to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focus on the education of native land emotion,to achieve the goal of humanistic spirit;attention to etiquette culture,to achiev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raditional culture;outstanding talents;cultural confidence;native land emotion
G640
A
1674-831X(2017)02-0048-05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6-12-10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论高校文科拔尖人才的培养”(2014jyxm052)
王泽庆(1972-),男,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大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