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6年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

2017-03-09赖一楠宋建丽何柏岩

中国机械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基金项目机械工程资助

赖一楠 宋建丽 何柏岩 刘 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北京,100085

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6年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

赖一楠 宋建丽 何柏岩 刘 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北京,100085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6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评审、资助情况,以及2015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题、进展情况,总结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回顾了机械工程学科在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及项目布局等方面的管理举措,列举了2016年度该学科资助下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典型成果,并对2017年度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机械工程学科;科学基金管理;学科进展;典型成果

0 引言

201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想指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以下简称“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二处(以下简称“科学处”)深入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突出“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学突破、聚力精准管理”的战略导向[1],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推进原始创新以蓄积长远发展原动力,在加强原理探索、支持优秀人才、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积极谋篇布局、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类项目资助任务和相关工作。现就科学处2016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与资助情况、相关管理工作以及典型资助成果总结如下。

1 2016年度科学基金评审与资助

1.1 申请与受理

2016年,截至12月31日,科学处共接收各类项目申请5623项,申请量继续保持稳中略升的态势[2-3]。其中,面上项目252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73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27项(以下简称“三类项目”)。与2015年度相比,面上项目申请量减少5.18%,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分别增长5.87%和10.10%。三类项目中,机械学申请2769项、制造科学申请2157项,分别占56.21%和43.79%,各代码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申请量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和2015年度相比,2016年度各领域申请数量变化不大,机械动力学(E0503,794项)、零件成形制造(E0508,671项)、零件加工制造(E0509,590项)仍然是申请的热门领域,而机械仿生学(E0507,198项)申请的项目数量相对较少;机械结构强度学(E0504,257项)申请数量增幅最大,达到15.25%;制造系统与自动化(E0510,353项)申请数量降幅最大,为11.08%。三类项目申请数量前10名的依托单位申请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2015—2016年各代码三类项目申请情况Fig.1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three kinds ofprojects in each application area during 2015—2016

图2 2016年度三类项目申请数量前10名的依托单位申请情况Fig.2 The first 10 host institutions with the maximum applications of the three kinds of projects

经初审,三类项目中不予受理项目111项。不予受理的主要原因有:报告正文年度研究计划或基本信息表研究日期有误(50.45%);无高级职称且无博士学位的申请人未提供专家推荐信或推荐信不符合要求(6.31%);合作研究单位数量或相关信息不符合项目指南要求(4.50%);在职博士研究生未提供导师同意函(6.31%);申请书缺页或缺项、缺少项目组成员简历(4.50%)等[2-3]。

1.2 评审与资助

1.2.1 总体情况

科学处对三类项目共4815项按不同领域分成444个组进行打包评审。每个面上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各指派5位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评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指派3位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评审,共指派评议20 003份,评议回收率100%。

经过规定程序评审,2016年度共资助各类项目1250项,资助直接费用70 614.73万元(以下均指直接费用)。其中,面上项目540项,资助经费33 486万元,资助率21.38%,平均资助强度62.01万元/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99项,资助经费9986万元,资助率24.07%,平均资助强度20.01万元;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8项,资助经费2342万元,资助率17.74%,平均资助强度40.38万元/项。2016年度各类主要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见表1。

表1 2016年度机械工程学科各类主要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

1.2.2 “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评审与资助

为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和调动社会科技资源开展以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为背景的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工作,提高中国航天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基金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2014年11月27日共同设立了“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目前该联合基金已完成第一期两个年度的评审和资助任务。

2016年度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包括“集成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和“培育项目”三种类型,要求申请人根据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的定位,紧密围绕航天系统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凝练科学问题,针对基金指南发布的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提出申请,并鼓励与航天科技生产企业或科研部门联合申报。本年度,79个依托单位申请集成项目1项、重点支持项目97项、培育项目71项,与2015年度相比,申请量增加9.03%。

经初步审查,共计受理各类项目151项,平均初筛率10.65% 。经函评和会评,并报请联合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本年度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资助直接费用共计4200万元,其中,资助集成项目1项,资助经费680万元;资助重点支持项目13项,资助率13.40%,平均每项资助经费239.92万元;资助培育项目8项,资助率11.27%,平均每项资助经费50.13万元[4]。项目主要涉及航天大型铝合金环件形/性精准协同制造基础,航天机构与结构设计制造基础,航天机电产品精密加工与装调技术基础,航天电子产品高可靠制造与电气互连技术基础,航天先进制造中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基础等领域。

1.2.3 “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评审与资助

经过近两年的论证,“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于2016年获批并正式启动。本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周期为8年,拟投入直接费用2.0亿元。前期拟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项目申请以宏观领域指导下的自由申请为主,后期将着重进行项目和成果的集成。该重大研究计划旨在面向我国高端制造、医疗康复、国防安全等领域对共融机器人的需求,开展共融机器人结构、感知与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揭示机器人-人-环境之间交互的动力学特征与顺应机制,建立刚-柔-软体机器人创新设计理论;发展多模态信息融合感知与行为意图理解方法,形成机器人-人-环境自然交互理论;完善机器人集群控制理论和方法,以及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建立共融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为我国机器人理论、技术和产业取得源头创新成果提供科学支撑。

该重大研究计划包括“重点支持项目”、“培育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三种类型。2016年度,71个依托单位申请重点支持项目35项、培育项目146项、战略研究项目1项。经初步审查,共计受理各类项目164项,平均初筛率9.89% 。

经函评和会评,资助重点支持项目8项,资助经费2342万元,资助率22.86%;资助培育项目22项,资助经费1460万元,资助率15.07%;资助战略研究项目1项,资助经费300万元[5]。

2 相关管理工作

2.1 进展报告和结题报告审核

2016年度,科学处共接收2011—2014年批准的各类项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2849份。科学处对进展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核,绝大部分项目按研究计划要求进行,进展报告撰写较规范,进展情况良好。许多项目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方面有一定创新,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申请或授权了发明专利,培养了高素质科技人才。

科学处共接收2011—2015年批准的各类项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以下简称“结题报告”)1058份。其中,面上项目53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3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3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6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项,应急管理项目19项,专项基金项目2项。经审核,绝大多数结题报告撰写认真规范,提供的数据资料详实;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以及发表论文、知识产权、获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三类项目共作国际特邀报告137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7项,省部级奖励143项;发表SCI检索论文4250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1.35%;出版专著249部,授权专利2529件;1013个三类项目中有805个项目发表了SCI检索的论文。

在进展报告和结题报告审核过程中,也发现有部分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常见与共性问题与2014、2015年类似,具体参见文献[2-3]。为了加强管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及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科学处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有问题的项目分别给予“提醒注意”、“退回并重新提交”等处理决定,并将报告和项目执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汇总,在发送2016年度项目批准通知邮件时,提醒和告知新获批项目负责人,要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特别注意。

2.2 认真做好在研和结题项目的管理

2016年1月4—6日,“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完成了集成项目(2013年度批准)中期检查、重点支持项目结题验收(2011年度批准)和年度交流(2012年度批准)、培育项目年度交流(2014年度批准)和启动(2015年度批准)等多项议程,同时召开了重大研究计划联合实验室2015年度交流会和指导专家组会议。指导专家组要求各课题负责人根据与会专家提出的建议,做好后续研究工作,通过进一步努力和研讨,规划未来二十年中国纳米制造研究领域新的研究前景,更清晰地描绘中国纳米制造领域的宏伟蓝图[6]。

2016年2月29日,“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2015年度资助重点支持项目启动会在西安召开,基金委主任杨卫在开幕式上致辞。杨卫指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无可替代的“源头供给”。期望通过发挥科学基金的播种和导向作用,面向未来,布局长远,着力解决航天科技领域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学技术问题,通过持续不断的支持,取得若干原创性甚至颠覆性的重大成果,推进我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15个重点支持项目负责人按领域分两组向与会专家和代表汇报了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可能遇到的难点与挑战;各位专家结合航天企业实际需求和技术背景,对项目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启动会前,基金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赴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和五院西安分院科研和生产试验现场进行了参观和调研。启动会的召开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进一步明确基金委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未来合作与发展,厘清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资助格局与战略重点,科学遴选优先资助领域,围绕航天科技的重大需求实行长期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具有重要意义[7]。

2016年8月10—12日,由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联合承办,美国吴贤铭基金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在沈阳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多个国家的近千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德国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所长Fritz. KLOCKE教授,美国普渡大学Karthik RAMANI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密歇根大学副校长S. Jack HU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会议期间,24位专家通过邀请报告分享了设计与制造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50项基金结题项目、50篇会议论文进行了口头报告;近200项基金项目成果进行了墙报展示。大会评选了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结题项目和10篇优秀会议论文,多篇会议论文被推荐到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优秀结题项目名单如表2所示。

2016年11月11日,由厦门大学承办,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协办的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6年度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交流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和机械工程学科2016年度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以《漫谈理工学科交叉的科研创新和人才成长》为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科研经验,指出做好科研的三要点为“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鼓励青年学者要首先确定科研目标、选题和方向,并重视基础细节,才能成大事。两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和10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围绕各自研究方向,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作了精彩报告,分享了在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迄今为止,本会议已经举办了7届,在鼓励和督促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自主创新与潜心探索,扶持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科研工作,高质量完成科学基金项目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2 ICFDM2016评选的优秀结题项目清单(按项目批准号排序)

2.3 精心组织学术会议,研讨学科发展方向

2.3.1 促进交流合作,研讨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016年1月16—1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五届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层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研讨会以基金委机械工程学科的创新研究群体为平台,对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前沿、内涵和科学问题等进行了重点研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6位项目负责人先后汇报了群体的最新创新成果,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发展规划为制造业和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要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基础研究特色,筹建先进制造科学研究中心,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长期稳定地支持优秀科学家在科学前沿潜心研究,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心和抢占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8]。

2.3.2 关注基础问题,促进切削加工共性数据共建共享

2016年2月14—15日,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合协办的切削加工数据库共性基础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分析了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群申请的特点,对获资助项目研究内容和方案给出了建议。会议提出将原“切削数据库基础”推进为“切削制造大数据”的设想,并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建立“切削制造大数据”项目群信息共享平台;二是申请“切削制造大数据”企业需求现状调研项目;三是规划“切削制造大数据”项目群研究路线图。此外,为了明确“切削制造大数据”的内涵、外延及发展趋势,宣传切削制造大数据的重要性,强调基金委组织开展该项目群研究的意义,建议由参会代表共同撰写“切削制造大数据”发展综述。

2.3.3 集中优势力量,助推复杂零件/构件设计制造创新

2016年3月25—27日,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承办的复杂零件/构件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基础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杜善义院士、卢秉恒院士、林忠钦院士、郭东明院士、王华明院士以及来自机械、材料和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通过研讨,与会专家达成以下共识:一是“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与制造”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和协同;二是应加强新材料/新结构,多尺度/跨尺度,多场耦合和控形、控性等问题的研究,提高高端装备可靠性及服役性能;三是应加强原创性新原理、新方法和颠覆性新技术的研究,取得引领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在本次研讨会基础上,科学处组织专家论证的“高性能构件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重大项目建议已经通过审批,详见2017年项目指南[9-10]。

2.3.4 着眼创新设计,探讨机构学和机器人发展新趋势

2016年8月3—5日,由燕山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机构学发展中青年学者论坛和空间机构学与并联机器人学术研讨会在秦皇岛举行。50余家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和研讨会。大会共安排9场特邀报告、11场专题报告和3场主题研讨。与会专家围绕机构学基础理论与方法、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等主题,全方位、多角度交流了机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心得感悟,剖析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机构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了我国机构学与机器人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对推动我国机构学理论的持续发展,进而助力智能装备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11]。

2.3.5 探索仪器创新,凝练机械传感测试前沿交叉方向

2016年10月21—22日,由中北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四届现代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基础中青年学者高层论坛在太原召开。国内35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50多位测试与制造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论坛。钟掘院士、谭建荣院士、叶声华院士、蒋庄德院士、尤政院士、谭久彬教授、年夫顺研究员、刘俊教授分别作了特邀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微纳传感与仪器科学技术”进行了讨论,总结了我国机械测试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分析了近年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进行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并对机械工程学科机械测试领域“十三五”期间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了资助建议。

2.4 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优秀团队

2016年度,华中科技大学彭芳瑜、西北工业大学詹梅、清华大学王建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振忠和西安交通大学刘红忠获得机械工程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五位青年学者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潜心开展机械工程领域基础研究,已分别成长为数控技术与装备、塑性成形、智能车辆、测试技术、微纳制造等领域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曾获得多项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焦宗夏教授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16年度,湖南大学韩旭教授团队申请的“汽车碰撞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该团队多年来针对汽车碰撞安全分析与优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在薄板接触碰撞仿真理论、人体损伤生物力学与损伤机理、高效结构优化等方面获得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项目将围绕下一代汽车安全设计中的轻量化新构型的耐撞性、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汽车结构时变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等关键理论和方法,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教授团队申报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精密制造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获得第二个3年的延续资助。截至2016年,科学处共资助了10个创新研究群体。

3 典型资助成果

3.1 交叉创新,提升国际学术影响

科学处鼓励机械工程与仿生学、材料科学、微纳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基础研究,相关研究机构在仿生表面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出现了机械工程学科中国本土科学家的身影。

2016年4月7日,Nature在线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张德远教授和江雷研究员等的合作研究成果“ContinuousdirectionalwatertransportontheperistomesurfaceofNepenthesalata”。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表面结构无动力液膜搬运现象的原理,为机械表面/界面仿生设计与生物制造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该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猪笼草口缘区表面微观结构上的液膜铺展过程,首次发现液膜定向连续搬运的神奇现象,提出了梯度泰勒毛细升、闭口梯度泰勒毛细升理论计算模型,揭示了液膜定向连续搬运机理,发展了传统泰勒毛细升理论。在进一步研究表面亲水、疏水特性对液膜定向搬运能力的影响规律后,他们提出了基于楔形盲孔正向搬运、拱形边缘反向阻止的液膜定向连续搬运仿生机械表面/界面设计原理,基于生物复制成形方法实现了逼真形貌的转移制造,如图3所示。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医疗器械、MEMS、航空航天等装备的表面/界面自润滑、抗磨损、防黏附等。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51290292)和面上项目(批准号:51175020,51475029)的资助[12-13]。

图3 翼状猪笼草与液膜定向连续搬运过程[13]Fig.3 Nepenthes alata and the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process[13]

3.2 持续资助,孕育丰硕科研成果

我国学者在超快激光微纳制造、强韧与润滑一体碳基薄膜、灵巧假肢及其神经信息通道重建、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度机械工程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这些成果和团队都获得了学科长期和重点资助。如第一获奖人北京理工大学姜澜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立平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朱向阳教授、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杨合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王新云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迎光教授、武汉大学刘胜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汤勇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张卫华教授等,都是机械工程领域的“杰青”获得者、重点项目负责人/参与者或“优青”等。

北京理工大学姜澜教授团队针对超快激光微纳制造中机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备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建立了量子等离子体模型,揭示了超快激光加工绝缘体机理,首次实现预测飞秒激光加工形状,并预测了一系列反常效应,后被多个国家研究组实验确认。如图4所示,当加工作用时间短到飞秒和尺寸小到纳米量级时,材料的局部瞬时特性变化极为关键,许多经典的理论不再适用。二是建立了改进双温度方程,揭示了超快激光加工金属的机理。微纳热传导基石之一的经典双温度方程仅适用于峰值电子温度远低于费米温度的情况(如超快激光低能量加热),不能正确描述高能量密度情况下超短脉冲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如超快激光加工)。姜澜教授团队建立了改进双温度方程,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极大地扩展了双温度方程的适用范围。三是提出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新方法并获得了重要应用。根据理论预测,提出了脉冲序列设计和共振吸收的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新方法,使加工重铸层高度降低了约60%,效率提高了5~56倍,深径比/深宽比极限提高了30余倍。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加工了新型光纤微传感器及不同维度石墨烯器件。该团队申报的“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机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等的持续资助(批准号:51025521,90923039,51105037,91323301)。

图4 量子等离子体模型理论预测Fig.4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the quantum plasma model

4 2017年工作展望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科学处将继续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兴趣,重点关注中青年人才培养,鼓励探索创新;注重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孕育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和“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以及“高性能构件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重大项目的评审工作;做好“纳米制造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结题评估工作;在一些前沿交叉和颠覆性技术方向,如新能源装备、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等领域召开多学科研讨与交流会议;优化在研和结题项目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潜力,促进新原理、新方法的快速涌现。

致谢:2016年度的学科工作得到了李景彬、艾超、朱明亮、秦红玲、卢文龙、张恩政等多位兼聘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nsfc/cen/bzgh_135/index.htm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13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EB/OL].[2017-01-10]. http:// www.nsfc.gov.cn/ nsfc/ cen/ bzgh_135/ index.html.

[2] 赖一楠,宋建丽,何柏岩,等. NSFC机械工程学科 2015 年度管理工作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2016, 27(6):785-790. LAI Yinan, SONG Jianli, HE Baiyan, et al. Review on Fund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NSFC in 2015[J].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6, 27(6):785-790.

[3] 王国彪,赖一楠,宋建丽,等. 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4年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3):782-789. WANG Guobiao, LAI Yinan, SONG Jianli, et al. Review on Fund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NSFC in 2014[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5,26(3):782-789.

[4] 宋建丽,赖一楠,何柏岩,等.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项目完成评审[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0/info53315.htm. SONG Jianli, LAI Yinan, HE Baiyan, et al. Review Procedure of the “NSFC-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Joint Fund for Advanced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been Completed[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0/info53315.htm.

[5] 何柏岩,赖一楠,宋建丽,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16年度项目评审会在京召开[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0/info53316.htm. HE Baiyan, LAI Yinan, SONG Jianli, et al. Review Procedure of the Major Research Pla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ri-Co Robots” has been Held in Beijing[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 publish/ portal0/ tab90/ info53316.htm.

[6] 刘磊,宋建丽,赖一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2015年度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0/info51669.htm. LIU Lei, SONG Jianli, LAI Yinan. The 2015 Academic Exchange Forum of NSFC Major Research Plan “Fundamental Research on Nanomanufacturing” has been Held in Beijing[EB/OL].[2017-01-10]. http:// www.nsfc.gov.cn/ publish/ portal0/ tab110/ info51669.htm.

[7] 赖一楠,宋建丽,刘磊.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项目启动会在西安召开[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nsfc/cen/00/kxb/gc/news/2016/1.html. LAI Yinan, SONG Jianli, LIU Lei. Initiating Meeting of “Joint Fund for Advanced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been Held in Xi’an[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 nsfc/ cen/ 00/ kxb/ gc/ news/ 2016/1.html.

[8] 赖一楠,何柏岩,黎明.第五届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层研讨会在西安召开[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0/info51667.htm. LAI Yinan, HE Baiyan, LI Ming. The 5th High-Level Forum on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has been Held in Xi’an[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0/info51667.htm.

[9] 宋建丽,赖一楠,黎明.“复杂零件/构件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基础”研讨会在北京召开[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0/info52083.htm. SONG Jianli, LAI Yinan, LI Ming. The Symposium on “Material-structure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Complex Parts & Components”[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 publish/ portal0/ tab110/ info52083.htm.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uide to Programmes 2017[M]. Beijing: Science Press Ltd., 2017.

[11] 刘辛军,于靖军,王国彪,等.机器人研究进展与科学挑战[J].中国科学基金,2016,30(5):425-431. LIU Xinjun, YU Jingjun, WANG Guobiao, et al. Research Trends and Scientific Challenges of Robotics[J]. 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16,30(5): 425-431.

[12] 赖一楠,何柏岩,王国彪.我国学者在仿生表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8/info52067.htm. LAI Yinan, HE Baiyan, WANG Guobiao. Important Progress on Bionic Surface Research Obtained by Domestic Scholars[EB/OL].[2017-01-10].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8/info52067.htm.

[13] CHEN H, ZHANG P, ZHANG L, et al. Continuous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on the Peristome Surface of Nepenthes Alata[J]. Nature, 2016, 532(7597):85-89.

(编辑 王艳丽)

Review on Science Fund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NSFC in 2016

LAI Yinan SONG Jianli HE Baiyan LIU Lei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Beijing,100085

The applications, evaluations and fundings of projects i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in 2016 wer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undertaking programs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finished programs in 2015 were summarized,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were indicate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on academic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academic team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arrangement were introduced. The latest progresses and typical achievements obtained in the field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upported by the discipline in 2016 were listed, and the future work in 2017 was also propos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management of science fund; progress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ypical achievement

2017-01-18

TH-3

10.3969/j.issn.1004-132X.2017.04.011

赖一楠,女,1971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副处长、教授。宋建丽,女,1969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项目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柏岩,男,1973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项目主任、教授。刘 磊,男,1980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项目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基金项目机械工程资助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Optimiz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Dissertations of New Media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Discussion of Tittle on John 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