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一口美味的雪卷

2017-03-09八由草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7年2期
关键词:雪原雪球雪人

八由草

一夜风雪过后,茫茫雪原上凭空出现了一团团雪块。大的能有半人高,小的就如拳头大。无论大小,身后都拖着一条长长的痕迹,一直延伸到远方。走近细看,这些雪团其实就像蛋糕卷,一圈雪裹着一圈雪,人们就管它们叫“雪卷”。

是谁这么调皮,在广阔的雪原上卷起了一个又一个雪卷?它们看起来是那么松软,像美味的冰激凌、诱人的甜甜圈,更像软绵绵的蛋糕卷,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冬天到了,不少地方都下雪了,我们也能在野外见到这些可口的雪卷吗?

大自然的杰作

许多同学都堆过雪人,堆雪人的第一步,就是滚雪球!将一个小雪球不停地滚呀滚,直到滚成一个大雪球。然后将两个雪球堆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雪人。千万别误会,这雪卷真不是哪个淘气孩子卷的,它们可是大自然的杰作!

可别小瞧这些雪卷,要想卷起一个完美的雪卷,需要恰当的天气、完美的地形,不是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看到雪卷的哦!

雪卷卷起来

要想创作一个雪卷,可谓需要“天时地利”!快来看看,这些雪卷都是如何卷起来的吧!

第一步:选好地形

从目前出现过雪卷的地域来看,大自然通常会挑选地势平缓而略带一点坡度的地方来进行创作。因为重力在雪卷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斜坡可以协助风力促进雪卷的形成,让积雪在重力的作用下“骨碌骨碌”地卷起来,并越滚越大。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斜坡都适合创作雪卷,最好的雪卷通常发现于空旷、平缓的地面上。在这种情况下,重力的作用并不重要,雪卷的形成、变大以及运动,完全由风力、積雪特点以及地面条件决定。

第二步:“黏合剂”

要想雪卷顺利卷起来,坡面上还得有一层快要结成冰的积雪——这样的雪黏性最强,不容易被风吹散。而且当雪卷滚起时, 才能够结合到一起。

这样的道理,我们在堆雪人过程中就可以清楚地体会到。最理想的积雪是那种密度较松的积雪,同时决定积雪黏度的气温应刚好在冰点以下。地面温度也非常重要,也应该刚好处于冰点之下,这样才可以在不同雪层之间提供少许的润滑作用。

第三步:恰当的风力

当这层积雪上陆续堆积了几层比松软的积雪后,风就该上场了。

卷雪卷的风不宜过大,如果风力太大,只会将积雪整体移动或吹得到处都是。时速40千米的风就十分合适了,而且风必须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持续地吹,这样的风会像一双大手一样,不断推着雪花在光滑的积雪表面前进,一点点地将雪层卷起来,直到雪卷越来越厚,滚不动了,或碰到障碍物停下来。

如果刮的是持续不断的大风,只会吹起漫天雪花,而不能卷出漂亮的雪卷。

卷起的白色地毯

当然,物理学原理限制了雪卷的大小。比如,你不可能看到一整片雪地被卷起来,并且期待它会像一捆长长的白色地毯一样,因为重量和压力会导致大多数雪卷看起来像是一捆捆卷起的睡袋。

这是因为在雪卷滚动过程中,重量会越来越大,重力和地面积雪的阻力迟早会抵消风力和惯性作用,并最终让雪卷停止下来。据目前观察到的雪卷来看,最大的雪卷直径约为60厘米。

怎么样?创作这样一个天然雪卷还真是一项精细活儿呢!雪质、地形、风力等,只要任何一个条件不达标,就无法创作出漂亮的雪卷。不过,大自然好像更偏爱北美平原,常在那里卷出令人惊艳的雪卷。而在我国,我们想要亲眼见到雪卷,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猜你喜欢

雪原雪球雪人
家有萌宠雪球
奔腾
雪原
雪人伴童年
雪中的雪人
纵横雪原
映像畜牧业
一个雪球滚下坡
越滚越大的“爱心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