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肆意的南方性
2017-03-09Lingxing
Lingxing
在5岁那年,我去过一次海南,这是我能想起的最早有关旅游的记忆。数不清楚有多少个轮子的大货车,还有现场从树上砍下来的椰子,还有海边叫卖的一筐一筐的海螺、贝壳。
一路我都在找,海的尽头究竟在哪?
后来读到苏轼的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才知道海南的魅力之大。与细雨江南或者黄土中原比起来,这里的原始和热带气候本身就堪称奇绝。
再到后来,海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旅游广告里,碧海蓝天、阳光沙滩成了这里的金字招牌,游人往来不绝。或是房地产广告,主打“海边的家”。来自北方的退休老人,冬天一到就纷纷如候鸟般飞赴三亚,两三年之前,就有网友戏称三亚市为“黑龙江省三亚市”。
在三亚不仅有昂贵的海边别墅,也有成生长之势的城中村,一些收入不算高的退休候鸟选择住在这里。城中村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区,房子周围,超市、饭馆,窄小的街道里还有自然形成的街头摊贩市场。两三步就有一间东北餐馆。找海南炒粉店比找北方面食店困难,杂货铺的老板、街头小贩、旅馆老板,开口打招呼都是浓浓的北方口音。走久了,会产生已在东北的幻觉。
但这里的生活方式还是充满南方性的,从老城区的海月广场往东西延伸,这个取自唐人张九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广场,意境悠远,但如今却嘈杂而拥挤。一条延绵五六百米狭长的海滨长廊,除了每天中午12点到3点太阳最毒辣的3个小时外,其余时间永远被老人填得满满当当。白天成堆的人在那下棋打牌,早晚则跳舞唱歌,当然还有纯粹消磨时间、搬个小板凳吃吃水果聊天解闷的。这里是被他们占领、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光顾的江湖。
这些候鸟老人看上的主要是这里的好天气,而与之相对的一群海南本地人则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在天涯社区里有一个专门的板块,叫做“走读海南”,热爱人文历史的人自发地在周末组织起来去探索这片土地上的遗存。四年间他们走了80多个地方,古窑址、老宅院、庙宇和村落。
他们说自己的田野之旅,不在于跋涉千里,而是寻幽探古的文化體验,不在正襟危坐的博物馆,不在精雕细琢的书本间,而在幽寂凄然的延绵古道寻找那些似是而非的乡野传说。
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精神层面的南方性,不追求教科书般的确切、严格,不需要赋予一种中心地带的沉重感,而作为一个远离是非的南方岛屿,自由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