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粮食烘干机质量调查研究

2017-03-09崔跃峰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8期
关键词:辽宁省调查安全

崔跃峰

摘要:为反映辽宁省粮食烘干机整体质量安全状况,规范行业安全生产产品,针对全省享受补贴的粮食烘干机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行业内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相关法律法规、市场机制和质量标准化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管建议,以期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关键词:粮食烘干机;质量;安全;调查;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2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8-0072-03

粮食烘干机是一种将玉米、稻谷、小麦等谷物类经过热源干燥达到设定含水率的收获后处理机械。粮食烘干机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粮食贮藏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粮食购销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带动粮食烘干机产销量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企业生产能力有差异和使用期间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提升行业综合实力与实现使用者操作标准化迫在眉睫。

1 辽宁省粮食烘干机发展概况

自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辽宁省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仓储设施,粮食购销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带动粮食烘干机产销量大幅度提升。虽然粮食烘干机不比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等传统大型农机具的关注度高,但在粮食购销体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1.1 粮食烘干机应用的意义

1) 提高抵御阴雨等自然灾害天气的能力,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受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秋收季节时常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在本就短暂的秋收季里,粮食收获后不能及时烘干贮藏,造成粮食变质、发芽、霉烂,导致农业丰产不丰收。粮食烘干机的广泛应用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可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 缓解传统晾晒场紧缺矛盾,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晾晒模式占用场地大(如图1所示)、效率低,已经不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粮食干燥作为粮食生产耕、种、收、藏“不落地入库”作业的一系列环节的最后一个,其工作量大、作业时间短、作业要求高,因此实现粮食干燥机械化意义重大。

3) 降低储粮环节粮食损失率,提高贮藏粮食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传统晾晒模式因降水幅度不能精确控制,在储备过程中容易因局部湿度过大造成粮食变质、发芽、霉烂等。此外,在晾晒期间也容易被鸟类、昆虫、环境等因素污染贮藏粮食的品质。因此,建设具备烘贮一体化的现代粮食仓储设施的储粮基地(如图2所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趋势。

1.2 粮食烘干机应用的现状

从2008年至今,国内烘干机保有量以年均50%左右的增幅快速攀升,每年为国家挽回数万吨的粮食损耗。国家政策的扶持,不仅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也为粮食购销企业提供发展契机。以辽宁省为例,仅2013年全省新增粮食烘干设备86台(套),补贴总计616.5万元。其中,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39台(套),补贴276.5万元;连续式粮食烘干机47台(套),补贴340.0万元。

2 辽宁省粮食烘干机质量调查方法

2.1 实施方案

本次调查的实施方案详见表1。

2.2 调查对象、数量及区域

1) 调查对象:辽宁省内销售的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机型,共涉及省内外企业20余家。

2) 调查数量:共涉及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和连续式粮食烘干机2种型式,总计213台(套)。

3) 调查区域:全省范围内的烘干机用户。

2.3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1) 从近几年辽宁省粮食烘干机市场份额分析来看,主要用于水稻烘干的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的市场份额被外省企业占有约95.8%;而主要用于玉米烘干的连续式粮食烘干机的市场份额被省内企业占有约97.9%,且企业主要集中在铁岭和开原地区。近年来省内连续式粮食烘干机生产企业的集中、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在铁岭等周边区域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为今后该领域的创新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2) 从调查的213户用户来看,基本以储粮基地、专业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等为主。生产现场自动化程度高,粮食加工过程损失低,且均配有大型储粮仓。粮食的集中科学储存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企业可适时购销,获得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的種粮积极性。

3 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操作培训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213户用户中,操作培训环节主要由企业专业人员和经销商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上机前培训,且培训时间均不少于10 d。个别新入行的用户,由于没有任何操作经验,培训时间略长于其他用户。经过上机前培训后,用户能够基本掌握烘干机的使用方法,多数企业也能够对用户进行持续性技术支持。

3.2 使用情况

根据实地和电话调查的结果可知:被调查的213户用户中大部分工作状态运行良好,有部分用户因经营问题未开塔;批式循环烘干机主要干燥粮食品种为水稻,连续式烘干机主要干燥粮食品种为玉米;烘干机处理量均能达到企业说明书明示的标准,且在原粮品质较高时,处理量均能略高于企业说明;燃料消耗量指标用户基本满意,部分烘干机配套设备热风炉均可使用多种燃料,适用性较强。

3.3 作业质量情况

针对粮食烘干机的作业质量,依据《GB/T 16714—2007 连续式粮食烘干机》《JB/T 10268—2011 批式循环谷物烘干机》等相关标准对重点性能指标(包括干燥能力、处理量、干燥后谷物品质、干燥不均匀度、出机干粮温度和物料含杂率6项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烘干机的作业质量基本能满足用户需要,各项指标“好”“一般”总计均超过90%,但也有个别用户对出机干粮温度等指标不满意。通过详细询问得知,部分产品当处理量过大时,粮食在烘干机的冷却段处理时间过短,导致出机干粮温度偏高,该问题在连续式粮食烘干机上较为常见。

3.4 售后服务情况

售后服务调查主要调查“三包”凭证、售后服务人员到位情况、用户对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配件供应情况4个重点指标。被调查的213台烘干机均配有“三包”凭证,但有个别企业售后服务态度差,且配件供应不及时,给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3.5 适用性评价情况

调查机具与说明书明示适用范围的符合性。根据调查统计,213台烘干机全部符合配套说明书中明示的适用范围,适用性评价普遍反映良好。对调查的各品牌、型号粮食烘干机的作业效果进行了对比,同类烘干机作业效果没有太明显的差距。用户反映所购粮食烘干机适应本地作物品种。

3.6 安全性评价情况

调查安全防护、标识是否符合要求。所调查的213户烘干机用户中,无一例发生安全事故,使用说明书有详尽的安全使用说明,每台烘干机的必要部位有安全警示标志,热风机皮带等裸露部件配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部分用户由于平时维护保养不及时,存在安全警示标志脱落、丢失等现象,且未及时补充;2) 个别用户为了维修方便,私自拆除皮带防护罩,且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3) 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经常违规操作。

3.7 可靠性评价情况

在所调查的213台粮食烘干机中,大量故障是由于易损件的保养不及时导致的,如提升机轴承未及时注油保养、皮带损坏未及时更换等。个别批式循环谷物烘干机有水分仪损坏等故障,必须停机修理,影响生产效率。实际调查表明,烘干机工作期间个别小故障均由用户自行维修,如有大故障企业售后也能尽快到场处理。用户对所购粮食烘干机的可靠性评价较好,且均未发生安全事故。

4 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几点建议

4.1 加大培训力度

应加强对购入设备用户的操作技能培训,指导用户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識,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设备损坏,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对农机维修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强化对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售后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2 加强售后服务

粮食烘干机是典型的农机专用设备,很多用户缺乏维修保养技术和故障处理能力,在售后期间内的检修保养,需要售后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因此,需要生产企业根据产品的销售数量和发展目标配备售后人员。同时,要完善售后组织及管理措施,聘请责任心强、熟悉业务、技术精良的售后服务人员。

4.3 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农机化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农机化质量现状及农机质量工作成效,争取各级相关部门对农机化质量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推动农机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勇.粮食烘干机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高端农业装备,2014(4):55-58.

[2] 石衣.粮食烘干的现状与困境[J].农业机械,2015(15):75-76.

[3] 陈海春.推广应用粮食烘干机效益与对策[J].现代农机,2014(6):48-49.

[4] 刘振德.烘干机市场的几个误区[J].农机市场,2014(5):15.

[5] 徐传相.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202.

[6] 任志良,范文彪,吴勇为.湖州市粮食干燥机械化发展方向浅析[J].浙江农村机电,2000(2):6-7.

Abstract: In order to reflect overall quality safety of grain drier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regulate industry safety production, the quality of grain drier with subsidy in the whole province was surveyed completel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quality safety problems and the reason in this industry, put forward feasible supervisory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market mechanism and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so as to promote enterpris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level continuously.

Key words: grain drier; quality; safety; investigation; Liaoning province

猜你喜欢

辽宁省调查安全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