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在课堂中践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一点认识

2017-03-09姜秋荣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案作业探究

姜秋荣

摘要:课堂小组合作是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分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利用适宜的条件,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意,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上,我基本遵循“自主探究”、“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点拔”、“学案巩固”的步骤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教了近四十年学,说实话,我在课堂上一直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授课。课堂上,我基本遵循“自主探究”、“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点拔”、“学案巩固”的步骤进行。

进行这“五步”的前提是订好评价机制。这种评价由以往地评价个人到评价小组。小组的利益关乎到每个小组成员,每个同学都不想让小组落后,就得同心协力,若一组中有一个同学不努力,其他同学就会施加舆论压力,使他努力向前赶。我將每班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节课小组回答对一个问题,就奖励十分。一般题目闭答,较难点儿的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后抢答。这样一周一总结,周末评出优胜小组,予以物质奖励。学生不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学习而是在“荣誉”的驱动下学习。此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谓“一箭双雕”。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味的相互讨论。在讨论之前,每个学生都应在头脑中有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有“自主探究”的过程。事先头脑中没“谱”,盲目的交流就是浪费时间。那么,对于一贯“梦见学习就头疼”的学生,这一步能走好吗?一定能!首先,作为老师应让同学们知道:结论错了不要紧,但你应该说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就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经过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其次,小组内有舆论压力,一个同学“没的说”,其他同学肯定要进行督促,孩子们的自尊心很强,在“先锋”队员的带动下,这部分同学也会奋勇直前。最后,对这部分同学,即使见解错误,只要能说出思考过程,教师也要大力表扬,同时要求小组其他成员不要歧视和嘲笑,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让这部分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后,同学们自动地由“自主探究”状态转入到“小组讨论”的状态。四个或五个同学将自己的见解宣布,并讲出各自的看法思路,相互补充、修改,在小组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此答案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参与热情不高的小组的讨论,这样可以鼓励小组成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方式比起课堂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学生显得更主动,更加积极,可谓全身心的投入,最终小组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意见。在这一步中教师根据题目难度,规定一定时间。

小组内达成共识后,小组间的“成果展示”势在必行。成果展示的方式很多,可以让小组代表口头表述答案,也可以到黑板上书写化学方程式,还可以到讲台上去自己安装仪器,进行实验演示。在这些代表进行的时候,其它小组可以给他挑毛病,甚至给予否定,重新给出另一种答案,这时,整堂课的气氛到了一个至高点。一些基本的问题,通过这一步可以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予以总结。对于一些难点,在班级内可能会有几种观点同时并存。此时此刻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急于想知道答案,教师“趁热打铁”给予点拨,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一定会十分深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发表意见的小组要及时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如同探险一路经历了艰难困苦,这种学习经历会让学生刻骨铭心,学生成绩怎么不提高呢?

最后一步必不可少。学生在学会知识后,要及时巩固学案内容,包括学案中的习题要及时解答,特别对于化学这一门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用来解释简单的日常现象。学以致用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巩固练习。

作业可以分层布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作业的难易程度适中。对作业和练习的批改要进行总结,以达到查缺补漏之功效,哪些知识点易出错,理解不深刻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作业上显现出来。

总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很大释放,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由紧张的学习转变为轻松的学习。看到学生学得开心,我教的也舒心,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昌邑市围子街道隅庄小学)

猜你喜欢

学案作业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