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和思考

2017-03-09王奎娟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阅读思考记忆

摘要:在漫长的从教过程中和自己的读写经历中发现,好多时候我们并不会阅读,也不会理解,更不会思考。笔者通过探讨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经历,意在提供一个视角,是读者审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改变方法,提高效率。

关键词:阅读 思考 教师 记忆

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记忆学会理解,学会质疑学会分析。我们从入学到毕业,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一路走来跌跌撞撞,退两部进一步,进三步退两步,总在反反复复起起落落,只因我们不会学习,不会思考也不会努力去理解。文以载道,重在走心。我们所干的所有事情,哪些不需要走心,没走心的必然难成样子!

首先要学会阅读,其实就是在阅读时用心,用心阅读。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我们的阅读作用和效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层次成功的高效阅读,用心阅读,理解文义,实现了文以载道的最终目的,通过文章获得了作者的某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写作的最根本目的。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感觉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对仗工整,音律和谐,可是所言无物。读的时候朗朗上口,激情澎湃,读完脑中空空。但有些文章读的时候平平淡淡,读完或意犹未尽,或恍然如梦初醒,眼前一亮解开心中迷惑,或尽释前嫌或洒脱坦然。

第二层次阅读只能叫做看字读词,即把一篇文章读得支离破碎。这一层次在读者眼里文章只是一堆字或一群词,至多也只是好多句话。再好的文章也读不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同时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因此也缺乏阅读的内在自发驱动力。记得小学时有本语文学习资料叫《字·词·句段篇》,要求识字,记词义,背诵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总背也背不过,那段时间没少受煎熬,没少挨老师批评。那时的自己做梦都没想到自家如今这般喜欢阅读。只因那时不会阅读,没有形成阅读的内在驱动力。

第三层次的阅读就有些形式主义了。连认字都算不上,眼睛盯着书本,目光发散,表情呆板,不需细究也知道他在装腔作势。更有装得逼真的,头微动目光移动。问一句“读完了否”,异口同声“读完了耶”,再问“从文章之中有什么可得?”双眼茫然,目光空洞。真是充耳不闻,过目不视。当然也不能单怪他们态度不端正,主要是不能勒得住心猿,牵不了意马。

另外我们要学会记忆学会理解。识记概念识记定义,将那些抽象的词句还原成具体的事物,从具体的事物再演绎回抽象的词句。经过这么一去一来,所感知的自然有所不同,目之所及脑中所思所想同步前行,文字符号从眼中入,经过大脑处理后,色声香味触法俱全。进行和作者超越时间空间的交流与沟通,如火炉旁的促膝长谈。

有些时候我们的记忆是抛开了具体事务的记忆,这样的记忆至少有两方面的不足和缺陷。首先是对记忆概念的不理解。例如,你要识记“春夏”这个词,抛开具体事物和表象那它仅仅只是两个字,如果你把他和具体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它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词。它是春天和夏天的合称,含春夏两季,春有百花夏有繁枝茂叶,春要发芽夏要硕果,春是开始夏是践行,春是希望夏是努力......其次这样的记忆如空中楼阁,记得不牢,用的时候也没有根基。所谓的要理解性记忆和重在理解其意或正在于此,背诵是伴随着思考的背诵,而非不用脑筋的背诵,不用脑筋的背诵只称上背字,那能有多大的作用呢?最后这种记忆难度最大还没有效果。在学习物理时,有个很小很小的知识点——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要保持继续吸热。好多同学们都把这句话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每当考试或作业里问及“沸水中插入盛有100℃的开水试管时,沸水一直在沸騰而试管中的水却一直不会不沸腾”的原因时却都目瞪口呆,或胡乱说上一通。当给他们解释一遍后才会如梦初醒,所以他们的不会并非不具备知识基础,只是他们所积累的知识是脱离了具体事物的一堆汉字而已,直接表现就是不会思考,不会变通。

最后我们要学会质疑,学会分析推理。阅读不是单方面的灌输,也不是被动的接受,否则阅读何用。从小我就学会了忍耐,并当被曲解误会时我都选择沉默,然后再用行动证明和澄清自己。当被欺凌时我都会忍辱负重不会还击,心里想要是自己以牙还牙地还击了我不就是欺人者第二了吗。一直被这种内心的认识束缚了许多年,直到一日翻开论语,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如释重负,终于才挣脱内心的那根缰索。而后再若遭遇到那种肆无忌惮的欺凌时,我会决绝地表达自己的不高兴和不乐意,再也没了那种羞耻感。

任何的哲学家、作家、学家、宗教等都该是以让每个人正常生活为目的,否则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去考量他们言论和著作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前些天微信朋友圈被一首题为“你如果恨他,就让他去当老师吧!”的诗刷屏。诗歌本反映了教师工作生活的艰辛清苦,工作繁重忙碌却待遇低,形象穷酸…,写得很实在,反映了目前乡村教师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现状。他就那么一写,我就那么一读,或者上呈给领导们使他们得以了解乡村教师生活现状,还是挺好的。可是夹杂许多怨气和恨意、私心和公愤,再被那么泛滥成灾地一转载,就改了样子,变了味道。

社会就像一片大草原。野草和灌木丛都生长着,野兔和老鼠也都生存着,蛇和鹰也该有,还有羊群与牧人。如果不愿做根野草,何必抱怨?如若注定是根野草,抱怨有何用?我知道自己可怜,不需要别人来提醒我很可怜。如果我无知很快乐的话,我宁愿一直无知者。所以,有些东西是应该被排斥的,在不知不觉中中毒。

最后,我们总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在完善自我的那条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王奎娟,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阅读思考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