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学习倦怠以及化解方法思考

2017-03-09马佳雨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化解学习倦怠成因

马佳雨

摘要:学习倦怠在高中生群体中非常普遍,为数不少的高中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这不仅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不良影响,同时对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也非常不利。面对高中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倦怠化解方法,是广大师生以及家长都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于高中生学习倦怠的表现与危害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一特殊群体学习倦怠的具体成因,并围绕这些成因分析了具体的化解方法,以期帮助高中生减轻学习倦怠感,实现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 学习倦怠 成因 化解

毫无疑问,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面前,高中生是学习压力最大,同时也是学习倦怠感最为突出的一个群体,由此导致的很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生正在以其稚嫩的肩膀以及尚不坚强的心智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这种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也是难免的,但是学习倦怠作为一种负面心理情绪,处理不当则会给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学习倦怠的体会方面比较深刻,本文就结合自身的体会和理解,总结了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化解策略。

一、高中生学习倦怠表现与危害

正确的认识学习倦怠的表现以及危害,可以帮助高中生判定自己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并以一个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处理这一问题,减少学习倦怠带来的危害。

(一)高中生学习倦怠表现

学习倦怠是指由于学习压力或者心理因素导致的对于学业失去兴趣,但是又不得不学习,从而出现的身心俱疲状态。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倦怠的具体表现就是缺少学习兴趣、学习热忱消失,同时对待教师、朋友疏远冷漠,个人成就感缺失等等。学习倦怠作为高中生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负面心理情绪,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化解,避免学习倦怠危害的不断放大。

(二)高中生学习倦怠危害

学习倦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学习层面、身体层面、心理层面,具体阐述如下:学习层面,学习倦怠会导致高中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下降,学习成就感、自信不足,直接后果就是学习成绩滑坡;身体层面,学习倦怠会导致高中生出现失眠、头疼、体质下降、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学生身体健康亮红灯;心理层面,学习倦怠会让高中生焦躁不安、情绪消极、心情低落等等,负面情绪不断积累。

二、高中生学习倦怠成因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同时也有来自于学习的压力,还有自身调节的不力,本文将主要的成因归纳如下:

(一)来自家庭的压力大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主要成因就是来自于家庭的过大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期望,在这种期望的驱使下,家长给高中生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天天叮嘱好好学习,学习成绩一旦下降就会受到很多的苛责。家長给高中生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生没有一点娱乐时间,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枯燥的日复一日的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学习倦怠。

(二)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学习任务的繁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作业多、练习多、考试多,高中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学习任务,需要熬夜写作业,正常的休息时间被侵占;另一方面则是学习任务难度大为了能够让高中生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学校对学习任务的难度会有一个拔高,从而让不少的高中生都感到学习吃力,学不会成为了很多学生的感慨。从上述分析可知,繁重的学习任务带来了学生心理压力的加大,身体精力的透支,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学习倦怠。

(三)没有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出现与其在学习中没有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也有很大的关系,任何一个人的精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一定的休闲娱乐来恢复。很多高中生在家庭、老师、高考的压力下,一刻都不敢放松,精神始终高度紧张,这种长时间的精神高度紧张,学生没有娱乐休闲来放松一下,极有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倦怠。

三、高中生学习倦怠化解方法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化解方法需要做到多管齐下,针对学习倦怠不同的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策略,本文对学习倦怠的化解方法具体论述如下:

(一)家庭给予支持

家庭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愿望可以理解,希望孩子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上一个好大学是所有家长的期望,但是家庭不能够施加过大的压力给孩子,而是要合理界定期望。家庭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压力以及任务,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二)学校减轻学习负担

学校也需要尽量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在保证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减少作业、考试和辅导,多给高中生一些自由的空间。学校要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完善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依靠大量练习、考试来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成绩。

(三)注重自我调节,做到劳逸结合

对于高中生自己来说,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能够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在繁重的学习中努力做到张弛有度,该学习的时候努力学习,学习累了之后也要适度娱乐,这样才能够放松自己一直紧张的精神状态,才能够通过娱乐积极地排解学习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实践证明,这种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学习倦怠带来的危害。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目前学习倦怠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的学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在学习倦怠表现方面有所差异,这也意味着学习倦怠的解决和疏导,需要根据高中生个体的不同来制定差异化方案。同时考虑到高中生学习倦怠成因的复杂性,需要家庭、学校以及高中生自己在学习倦怠的解决方面共同发挥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帮助高中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维,赵守盈.高中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02).

[2]李颖.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01).

[3]郭少琛.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4,(22).

(作者单位: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高2017级5班)

猜你喜欢

化解学习倦怠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班主任如何化解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