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09钟梓玮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钟梓玮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观念的转变,对于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也在不断的改变。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主要以吉林省为例,探究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生态文明 土地资源

生态文明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并不是单纯的实现经济增长,他的主要职责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向集约、多元、同步、和谐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21世纪初,第十个五年计划就已经提出把城镇化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必要途径,这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响应这一目标的同时,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城镇化发展理念相对滞后、土地资源未能有效利用、中小城镇同质化发展等,这些问题都在阻碍着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着手研究的。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意义

城镇化是指农村发展为城镇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发展及调整,从单一的农村生活模式发展成为多方面、深层次的城镇小康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只是单方面的扩大城镇面积、规模,聚集大量的人口,进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但这单方面的发展严重的打破了发展的平衡,文化、软物质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滞后问题,造成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城镇化发展的不足,发展新型产业,在文明生态的前提下促进新型经济体系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理念不突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不突出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新型城镇化进程严重受传统城镇化的影响,一些城镇盲目追求利益,不惜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完全不考虑环境的承受底线,所以导致了环境急速的恶化。其次,在一些城市中建设形象工程的现象层出不穷,各种产业园、工业城一再成为建设热点,过多楼房的建立造成了诸多楼房闲置的现象。最后,城镇缺乏科学的规划,对于某些人多地少的城镇来说,缺乏规划往往会造成耕地和城镇用地矛盾的激化,所以科学的规划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土地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最基础的生存资源,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载体。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变得愈加突出。一些大型广场的修建、马路的拓宽、新城区的开发都将占用大量的土地,不可避免的将会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费。据统计,自21世纪以来,全国建设用地再以年均724万亩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仅依赖当地土地资源,如甘肃省玉门市,一幢幢高楼大厦随着玉门油田的开发而迅速建立,但等到油田开采尽时,那一幢幢的楼房早已人去楼空,成为了废弃的空城。

(三)中小城镇同质化发展。吉林省还存在着较多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经济基础较差、公共服务不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等,这样的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缺乏吸引力,不能引导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传统的农业服务型乡镇。就吉林省的城镇化进程来说,近几年出现了发展缓慢的现象,各地区生态环保意识不明确,缺乏发展的明确思路,不能抓住小城镇特有的优点进行发展,在资源配置低下的小乡镇,产业结构趋于相同,再加上小乡镇之间缺乏合作交流,这使得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滞后。在改革开放时期,吉林省是资源丰富的大省,煤炭、钢铁等资源储量丰富,但现在这些资源被严重过度开采,依靠这些资源生存的小城镇也出现了发展滞后甚至倒退的现象,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

三、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所出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想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就必须切实将生态环境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在城镇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孰轻孰重的问题。对此,习总书记曾在十八大中指出,对于发展,我们“既要绿山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著名的“两山论”。生态就是青山绿水长存,金山银山就是经济发展,习总书记在这段话中充分表明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态度,在不破坏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要想贯彻落实城镇化发展理念,就必须要以生态文明的思维为指导来进行城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

(二)节约合理用地,促进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对于土地浪费问题,进行土地改革是推进新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十八大曾明确提出,实施改革征地制度,积极的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使用权,这为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据。想要优化城乡土地的配置问题,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土地数量和空间分布,将两者融合起来思考,正如我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要积极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工作,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工作,坚决避免城中村的出现,要大力提高城镇开发土里利用率,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推进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

(三)协调大中小型城镇发展 。面对吉林省小城镇发展缓慢的现状,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城镇规划的设计水平,城镇规划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下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给城镇以科学型、生态型、绿色节约型的特点。而后政府要积极促进小型城镇的生态化建设,小城镇数量众多,并且缺乏系统管理,存在着城镇化与资源开发保护的诸多矛盾,对于小城镇,应该尽力维护城镇的自然资源,把城镇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突出吉林省的生态特色,优化产业模式,使生态环保产业跟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四、结語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覆盖率逐年上升,城镇化进程一步步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生态经济一体化、协调化、大中小城市统筹发展,可以说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现存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改革,来推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喜平,杨艺.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1).

[2]蔡玉程,刘阳.吉林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14,(05).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