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
2017-03-09
腊月二十三(四):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我国北方民间俗称的“小年”,而在南方,小年则是腊月二十四。民俗学家解释,南北小年不同日与我国古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少数地方特别是鄱阳湖的沿湖居民,至今还有人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廿五。
腊月二十四 洒扫庭除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腊月二十七 洗浴赶集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市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八 贴桃符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马。
腊月二十九 祭祖过小除夕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早晨请祖。
腊月三十: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辞旧迎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是最隆重热闹的一天,人们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穿新衣、收压岁钱、吃年夜饭、晚上守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正月初一: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初二习俗:回娘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大年初三:不出門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六:开市铺
大年初六,旧时大多数商铺都开张了,取“六六大顺”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这一天也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